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党课讲稿: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基本认知、发生机理及实践进路
网络统战,即“以网络为载体、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传统与现代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超时空性和立体交叉性等特点的统战工作”[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统战工作,“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2],“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和探索开展网络统战工作,既要善于做好‘面对面’的工作,也要善于做好‘键对键’的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凝聚人心”[3]。在今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A总书记再次明确指出:“要做好网络统战工作,走好网络群众路线。”[4]为此,充分认识网络对统战工作的影响,并善于运用网络开展统战工作,“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5],是新时代统战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基本认知——网络统战的研究现状
“网络统战”(1)自2005年提出以来,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从多个视角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涉及其提出背景、发展历程、科学内涵、主要内容、机遇挑战、工作经验、创新路径等,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一是以阐述网络统战学理内涵和基本特征为核心的理论研究。这类研究旨在回答“什么是网络统战”这个根本问题。陈喜庆认为,网络统战是传统统战的“升级版”,是一个统战新平台、新领域、新理念,是统战工作的“互联网化”[6]。二是以梳理推进网络统战缘由为侧重的价值研究。这类研究旨在分析为什么要推进网络统战、推进网络统战的价值和意义。梁萍认为,网络统战扩展了统战成员的重要范围、丰富了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开创了参政议政的多元途径等[7]。三是以剖析推进网络统战面临的形势和环境为内容的现实研究。这类研究旨在弄清楚推进网络统战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孙强、毛瑞雪认为,当前推进网络统战面临政策支持、技术发展、理念契合等有利因素,同时也面临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资源整合不够全面、支持保障不够有力、平台建设不够丰富等挑战[8]。四是以探索推进网络统战对策建议为目的的路径研究。这类研究旨在提供进一步推进网络统战的路径方法、实践进路。吴慧心以南宁市开展网络统战工作的实践为例,探讨了二三线城市开展网络统战工作的有效途径[9]。余伟从善用网络思维凝聚共识、加强网络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构建网络统战工作主阵地、加大统战干部的培养力度以及构建网络化、社会化的大统战工作格局等方面分析了提升网络统战工作效能的对策建议[10]。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成果为后续该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学理基础。同时,也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从研究主体来看,多数是各级社会主义学院教研人员和各级统战部门工作人员,还有部分是关注统战工作的党政事务部门,如党委研究室等。二是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数采用社会调查法,即对网络统战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归纳和梳理。这类研究的优点非常明显,能看到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并能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较强的即时性和实效性。同时,这类研究也有着缺陷和不足,即关注重点多放在实践层面和个性方面,不能解决实践背后深层次理论问题以及当前网络统战工作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为此,研究网络统战,既要注重经验解读,也要注重学理归纳;既要注重微观探寻,也要注重宏大叙事。要以A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为依据,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多视角、多向度的挖掘、归纳和整理,力争将个性问题上升为共性问题、将实践问题上升为学术问题。通过研究,准确把握当前网络统战的战略定位、基本内涵等,在分析网络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资源禀赋、实然困境的基础上,努力建构新时代网络统战的工作机制,进而进一步提升网络统战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发生机理——网络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网络统战工作势在必行
一是网络空间已成为举足轻重的社会舆论场。近年来,凭借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生动、更新速度及时等优势,互联网日益成为大家获取资讯、分享信息的主要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各领域原有的层级结构,使整个社会结构日益扁平化,再加上网络的隐蔽性,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每个具备网络操作技能的人,所有操作都能“一键搞定”。这使得各种观点、各种想法在网络中交流交融交锋,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政治生态。二是网络统战大大提升了统战工作效率。网络的开放性实现了统战信息随时分享。传统统战工作主要通过会议、座谈、访谈、电话沟通等方式,对时间、空间要求很高。网络统战则突破了传统统战工作的诸多限制,使信息的传播和不同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快捷便利。网络统战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能有效解决统战工作对象生活居住地分散、日常工作忙等问题,并且网络沟通、交流的方式更为灵活、更加深入人心,拓展了统战工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三是网络统战是开展统战工作的现实需要。“现在,统一战线面临的时和势、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4]在统战形势方面,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手段也更加多样;在统战任务方面,统战对象变得更多,统战范围变得更广。网络统战能弥补传统统战之不足,有效延伸统战工作手臂,极大提升统战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