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4年党课讲稿:新时代共同体话语及其统战价值研究
2024-11-01 | 阅读:126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党课讲稿:新时代共同体话语及其统战价值研究

一、新时代共同体话语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新时代共同体话语,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针对国内国际相关领域以及相关问题所提出的蕴涵了“共同体”理念的话语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使用和阐述“共同体”相关话语和理念时,主要聚焦于民族、国家、人类社会等三个领域。其中,共同体话语中所蕴含的共同体意识等构成了新时代共同体话语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形成的大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在了重要的历史节点上,迎来了极为关键的战略机遇期。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都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进行部署和展开。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1]58。另一方面,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线;但是境内外一些分裂势力、恐怖势力、极端势力频频苟合发难,对我国民族团结造成了巨大伤害。党针对民族领域面临的种种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积极探索,产生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代表的共同体话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主要是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发生和演变的。其历史脉络大致如下:2014年5月28日,A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这是进入新时代以来,A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A总书记又先后提出了要“积极培养”[1]285“大力培育”[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随之“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越来越多地见诸A总书记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和文章。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A总书记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33的要求。此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成为固定表述。从“树立”到“培养”“培育”再到“铸牢”,表述变化的过程反映了党中央对此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深入,重视程度在不断加深。党的十九大修改党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进总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遵循。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主要内容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话语内容。A总书记在“中华民族”后面添加“共同体”的称谓,明确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既突显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属性,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又将民族话语、“中华民族”等引入到共同体的话语结构中,着手构建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的核心内容。并且,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成为新时代共同体话语中的强音。

(二)中国国家共同体话语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中国国家共同体话语形成的大背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成为新时代最强音。为加快推进实现“中国梦”,需要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1]32。当人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团结奋斗时,在社会上却充斥着一些杂音。这些杂音给民族团结、国家形象、祖国统一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在香港发生了“占中”事件和“修例风波”等重大事件。因此,进一步增强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增强国家意识,就成为新时代加快推进实现“中国梦”的当务之急。由此,关于中国国家共同体的话语群逐步形成。

中国国家共同体话语,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国家统一等等。其中,增强国家意识是新时代共同体话语在国家层面的核心内容。所谓国家意识,就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是社会个体基于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国家意识既是政治意识,又是文化意识。将国家意识纳入新时代共同体话语中考察,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国家意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着重强调的。他多次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A总书记强调,要“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A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4]46,这里虽然强调的是港澳同胞,但是对所有国人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和要求。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A总书记再次提及“国家意识”[4]508概念。另一方面,国家是集主权、领土、政权、民族、国民等要素于一体的集合体,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特殊的共同体。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缔造中,中国所有民族、地区和人民已经不可抗拒地结成了共荣共生、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从这层意义上讲,国家意识也是一种共同体意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与中国国家意识的觉悟几乎是同步的,二者紧密关联、相互作用,在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持久、强大的合力。鉴于这种特殊联系,我们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新时代共同体话语进行讨论的同时,必不可少地也需要把国家意识纳入到这样一个体系之中。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