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研讨——4
2019-08-21 | 阅读:44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研讨

 

适应新形势  把握新机遇

推进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9年7月19日)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人民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多个方面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实践中锻炼成长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近期质量检验与环保监测中心党委组织的集中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意义重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坚持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迫切需要,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力量的迫切需要,是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优秀炼化企业的迫切需要。

一、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经济思想指引下,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体系、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了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更通俗的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发展全局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也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我国要重视量的增长,但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体系更加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竟争力不断增强,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需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关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没有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衡,不出现大的起落,逐步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

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容易,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实现。一方面,必须跨越非常规的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要着重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个关口特别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口过不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失去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必须跨越常规性的长期性的关口,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特别是要净化市场环境,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增强国家治理能力,这个关口过不去,提前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就会落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要增强跨越关口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统筹做好跨越关口的顶层设计,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尽管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可谓是“换挡不失势”。要把握这些大势,彻底抛弃用旧的思维逻辑和方式方法再求高增长的想法,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二〇一三年,党中央作出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二〇一四年,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性,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三、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质量尤为关键,当前炼化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巨大,大庆炼化公司的人工成本较高,企业负担较重,要使企业生存下去,除了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转型外,就要提高产品的质量,以质量优势与同行业进行竞争,谋求公司的发展。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公司的每一名员工都应齐心协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履好职尽好责,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潜力,创新工作思路、埋头苦干,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作为公司入厂、中间产品和出厂产品化验分析的质量把关单位,我们需要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因为我们不经意的一个疏忽,就可能造成不合格的产品出厂。不合格产品流向社会大众,会对公司造成一定的质量损失,重要的是会影响公司在社会大众中的质量信誉和形象,严重时或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会影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的任务很艰巨责任也更重大。

为了提高质量检验与环保监测中心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中心重点要对入厂及专业厂的产品从取样、做样、结果报出等各环节流程理顺后,做好全过程的监管工作。中心通过对原料入厂、中间产品、出厂产品取样的签字确认、样品分析的三级确认,站和中心两级管理技术人员对样品留样进行随机抽检、对员工分析执行标准的技术巡检、中心定期进行内部样品比对、定期进行同行业化验室数据比对等措施加大了对分析全过程的监管。同时为了规范员工的操作,提高数据准确性,中心组织基层站制作标准操作视频对员工进行培训;为了强化员工的质量和责任意识,中心每年组织一次围绕提高数据准确性的劳动竞赛。

中心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强化了员工的质量风险和质量风险防控意识,提高了全员的质量和责任意识。同时也使员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作为质检人有责任有义务去维护公司的质量形象,作为炼化公司的一员,我们更有义务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尽职尽责。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