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4年5
2024-09-18 | 阅读:126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俭以养廉

【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前言导读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两个责任”,进一步增强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提高认识、转变作风、遵章守纪、廉洁从业,提高拒腐防变意识,结合公司实际,特举办本次交流活动。

对我来说,也是一次自警自律的机会。在坐的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干部、反腐倡廉的排头兵,我今天借此平台与大家一起再学习,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能够对大家有所收益。如有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谅解!

目录:

认识新形势反腐败斗争的形势

腐败出现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学习廉洁法律法规,防范廉洁风险

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第一章认识新形势反腐败斗争的形势

一、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主导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前所未有的忧患和紧迫感,掀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层级最高、形势最复杂而成效也最显着的反腐败斗争。据初步统计,迄今有近160名党政军高官应声落马,薄熙来、周永康、令计划、徐才厚、郭伯雄、苏荣等“超级大老虎”被缚,不到四年查处省部级官员总数超过之前60余年的总和。此外,铁腕惩贪的同时,中央亦以雷厉风行的姿态革新吏治,痛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沉痾顽疾,并积极推进法治反腐、制度反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官场新生态正在逐渐形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习近平在2012年12月政治局会议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汇报时说:

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既要坚定果断刹风整纪,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又要树立长期作战思想,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不断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推进廉洁政治建设。

党中央对反腐提出的要求:

1、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2、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3、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5、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6、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

7、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

8、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

党中央对反腐提出的要求:

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反腐败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

态度方面

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央领导人密集发声反腐,态度坚决。

本质方面

消极腐败现象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水火不容的

国情方面

当前我国还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样一个历史时期

二、如何看待当前的反腐斗争新形势

中央坚持反腐败、打击腐败的决心没有变;

中央对腐败问题的零容忍的态度没有变;

中央对腐败的高压态势没有变;

结论1

反腐败斗争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结论2

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第二章腐败出现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一、反腐倡廉的涵义

权力:指特定主体将其意志强加于他物(即其他个体、群体、国家机构或社会),使之产生压力继而服从的能力。

腐败:所谓腐败原意是有机物的腐烂、变质。在社会生活领域里,腐败通常作为政治概念来使用。一般来说,凡是公共权力被滥用而使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就是腐败。

腐败具备三个条件:

腐败和腐败分子主体必须是国家公职人员,或者受委托行使公共权力的人;

行为方式是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

以权谋私的程度相当严重,到了触犯刑律,需要受到法律制裁的程度。

如果没到这个程度的以权谋私,一般叫不廉洁行为。

廉政:指国家政务活动洁净,国家公职人员公务活动行为规范端正,不被污染的政治状况。廉政是反腐败的重要内容。

反腐败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防范腐败;

二是揭露、追查和惩治腐败。

二、国企腐败的主要特点

国企腐败的四个特点:

1.部分企业主要领导涉案,形成系统性腐败案件

国企资本雄厚,掌握着稀缺市场资源,特别是企业的一把手权力集中,缺少监督制约,很容易产生腐败问题。

2.作案手法隐蔽,以貌似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行为

有的企业领导在收购重组、招投标等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利用管理漏洞、监督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钻空子打擦边球,以奖励激励、为职工谋福利借口,牟取个人违法利益。

3.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损失问题突出

对“三重一大”事项范围的,违反规定和管理程序,滥用职权、违规决策,甚至与外部人员私下交易出卖国家利益,造成国资严重流失,背后腐败问题极其严重。

4.利用职权,为新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有的企业领导利用职务的便利,为配偶、子女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条件,专门承接该企业相关的产业,还有高利润业务,私下进行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从中牟取非法利益。

三、国企腐败的原因分析

1.根本原因

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

2.基础条件

内部治理失衡导致国企高管权力集中

3.重要因素

监督体制失效是给国企高管提供了腐败的空间

四、遏制国企腐败的防范措施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保障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依法履行职权,努力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协调运转又有效制衡的治理结构。

完善国企监督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监督和整合外部监督资源强化对国企监管。在内部监督方面,引入专业人才作为企业的监事,并让监事会不再受制于被监督者。外部监督方面,整合纪委、司法部门、人大、群众等外部监督资源。

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通过建立对其工作绩效的考核体制来选拔人才,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干部“能上能下”的人才竞争机制。

第三章学习廉洁法律法规

一、2009年以来中央出台系列廉政法规

24个反腐倡廉文件(部分)

1.《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中办、国办2009.7.1)

2.《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办、国办2009.7.17)

3.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年12月)

4.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2013年3月)

5.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2013年9月)

6.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2013年9月)

7.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节选)(2013年10月)

8.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2013年11月)

9.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2013年12月)

10.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2013年12月)

11.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2014年1月)

12.严禁干部用公款互相宴请、赠送节礼、违规消费(2014年1月)

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2009年7月12日,中办、国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下称《若干规定》)。明确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廉洁从业行为规范,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侵害公共利益、职务消费和作风建设等五大方面,向领导人员明确提出了禁令。

《若干规定》,是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全会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为严肃惩处相关违纪行为提供了依据,对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从业行为,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若干规定》共五章三十条。分为总则、廉洁从业行为规范、实施与监督、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理、附则等具体内容。

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解读

立法目的:

规范国企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为

加强国企反腐倡廉建设

维护国家和出资人利益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