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关于进一步做好整改落实工作“回头看”的情况
***XX市委(X年X月X日)
今年以来,根据中央、省委的统一安排,我市有127个单位8.3万名党员,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两型建设见实效”的总要求,扎实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现已顺利完成了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市委常委会领导班子的学习实践活动,得到了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盛茂林等联点领导有力的指导支持,先后专程出席常委民主生活会,亲自审阅分析检查报告和整改落实方案,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已发10期简报推介我市的工作。中央、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已发210多条稿件进行宣传报道。全市党员群众对我市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满意率达到99.8%。目前,全市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已经全面启动,进展顺利。
一、努力抓好整改落实,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在抓整改落实工作上,我们主要突出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集中群众智慧,找准了突出问题。严格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按照“四明确一承诺”的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整改方案》提出了76个整改问题,包括近期整改的39个问题和中长期解决的37个问题。整改措施具体落实到整改项目、目标和时限要求、具体举措以及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整改方案》形成初稿后,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先后召开了3次专门座谈会听取意见,市委常委会专门审议研究,并在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上进行讨论。之后,将《整改方案》发到全体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各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手中征求意见,还分片召开了500名评议员座谈会听取意见。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落实了整改责任。依据市委常委会分析检查报告,对照民主生活会收集的意见,结合整改落实方案中提出的39个近期整改任务,确定了45个重点热点问题,作为市委常委会领导班子整改落实阶段重点交办、督办和评议的问题,向23个部门单位进行了交办,并在《XX日报》等媒体上予以公布,向群众公开承诺。市委实施了领导挂帅制、挂牌交办制、公开承诺制、评议督办制、整改销号制等“五项机制”来加以督促、重点推进。开展“以评促改”活动,选择60名评议代表,组成12支评议小组,进行评议和重点督办。经群众评议满意、整改到位才能销号。9月中旬,市委又从《整改方案》提出的近期要整改的39个问题中,选择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应对金融危机、改善民生、加强党的建设等密切相关的15个重点问题,作为市委常委会领导班子进一步整改落实的重点,在第二批工作推进会上再次进行交办,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三是理清发展思路,创新了体制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市级领导分工负责,认真做好学习实践活动创新体制机制“1+X”文件的起草工作。形成了1+12的政策性文件,即以《***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学赶超发展加快富民强市的决定》为主体,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快四大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基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XX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关于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决定》等12个文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完善了XX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共识。提出力争十年左右努力,确保四个“基本实现”、四个“率先”,即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基本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全省率先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体制,率先探索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新路径,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努力走出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具有XX特色的科学赶超发展道路,把XX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型的现代工业新城和文化旅游名城。
二、努力化危为机,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科学决策,积极应对,努力化危为机。尤其是通过大力实施“百千工程”,成功避免了经济增速的过度下滑,总体形势企稳向好。1-9月,全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89.47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40.71亿元,同比增长11.3%。
一是着力于保企业生产,工业经济平稳发展。我们明确提出保企业就是保增长,切实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落脚到保企业的正常生产、调整产品结构和促进园区发展上来,工业经济逐步好转。1-9月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25.43亿元,同比增长17.1%。园区工业增势强劲,全市园区工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79.69亿元,同比增长32%。
二是着力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育中心及一桥南端改造工程、火车站提质改造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抓紧实施,双拥路、韶山路等城市主次干道完成了提质改造,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加速推进,城市形象不断改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