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4年合肥教育年鉴年卷
2024-06-18 | 阅读:1266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合肥教育年鉴(年卷)

 

综述

【概况】2022年,合肥市有高等学校58所,在校生895976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738765人,非全日制157211,教职工45294人,专任教师33565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级各类普通学校2269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49所、普通高中100所,初中217所,小学470所,幼儿园1563所,在校生1510643人,教职工127458人,专任教师98733人。

2022年,全市财政用于教育支出236.3亿元,比2021年增长12.42%。全市建成中小学、幼儿园105所,新增学位7.7万个;市属学校24个市级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顺利实施,一中瑶海校区、六中菱湖校区、五中和平校区改扩建项目等如期建成,理工学院(筹)、八中运河新城校区、一中淝河校区等重大教育项目相继开工。

【疫情防控】2022年,面对点多面广的新冠感染疫情,全市教育系统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压实“四方责任”,按照“四早”要求,成立工作专班,召开4次校园疫情防控专班工作会商会,下发工作提示229次,编写“以事说防”31次,组成14个督查组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及在肥高校明察暗访,实地督查2103次所学校,视频巡查4120所学校,下发通报122次,指导督促各地各校落实校园疫情防控要求,动态优化调整校园疫情防控措施,从严从紧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严防校内发生聚集性疫情。设立校园疫情防控投诉平台,强力整治层层打折、层层加码等问题,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督导工作,尽最大努力防止校园发生聚集性疫情,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健康。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不惜一切努力,严防60天、辛苦60天、奉献60天,千方百计保障学生如常学习、正常考试、力争超常发挥。下半年举全市之力如期举行自学考试、教师资格考试、成考、研究生考试等4场考试。在全市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没有因疫情而停考,书写了教育人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战“疫”壮歌。

【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2022年,出台《合肥市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施方案》,顺利入选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被省政府评定为全省首批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验区。

德育铸魂行动。“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参与合肥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积极争创儿童友好型学校100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家校共育工作的通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线上“清明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主题活动。举办全市第七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全市第十二届中学生辩论赛。紧扣寒暑假、“学雷锋月”、节假日等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广十八岁成人礼教育活动。

智育提质行动。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建立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校。我市高质量完成471节课2022年安徽省义务教育线上教学资源录制;我市在全省基础教育精品课比赛中选送166节课,其中131节课被评为精品课,获奖率82%;我市在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推荐44项成果,其中41项获奖,获奖率93.2%。

体教融合行动。印发《合肥市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创建47所省级以上体育特色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举行17项市级赛事活动,近1.5万名学生参与。我市中小学生在省十五运会上获得金牌243枚、银牌149枚、铜牌148枚,包揽2022年全省高中足球传统项目学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比赛前三名。合肥市满天星U15女足荣获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第十名,U17男足挺进全国总决赛。

美育熏陶行动。开展合肥市第十三届中小学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戏曲进校园”活动,6所学校被评为“教育部第三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校”,10所学校被评为“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校”,20所学校被认定为“市第二批戏曲传承基地”。支持合肥二中与安徽艺术学院合作加强艺术教育。12项艺术展演、2件艺术作品、1个艺术实践工作坊获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获全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63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54项。市教育局分别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全省优秀组织奖。

劳动促进行动。市政府出台《合肥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制定《合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清单》,首次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活动普遍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蔚然成风。2家基地被遴选为长三角劳动教育实践基地,5家基地被评为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立项(培育)建设单位,遴选10家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立项(培育)建设单位。

【落实“双减”政策】2022年,继续落实“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并作为全市教育工作的“一号工程”深入推进,积极构建健康良好的教育生态。

学校主阵地作用发挥明显。强化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减负工作,出台“初中减负15条”,采取监测点学校和随机学校相结合的方式,紧扣作业管理、考试管理、课程管理等开展常态化检查,印发10期“减负”通报。同时,切实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做好“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上水平、强保障”。完善课后服务平台建设与升级。选取1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暑期托管服务。

整治校培机构推进有力。组织参与多次非学科类机构审批调度会,牵头做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摸排,督促非学科类行业主管部门规范各类培训机构服务合同签订,聘任市级校外培训机构特约监督员46名,聘任“校外培训材料审核专家库”市级专家66名,整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责任区督学、学区协管员、社区网格员、社会监督员、第三方公益机构志愿者力量开展监督监管,层层传导压力,跟踪督办非正常关停校外培训机构。接受教育部“监管护苗”调研组、预收费监管调研组,省政协、市人大等围绕校培机构治理的调研,均获好评。

违规校外机构严肃重处。持续开展学科类机构“回头看”、“隐形变异”机构排查、“监管护苗”、资金监管、培训材料等专项执法活动。市县两级多部门联动,全年共检查校外培训、托管等机构4480个、查处违规办学机构454个、关停取缔无证开展学科类培训机构285个、清除违规校外培训广告9040条、配合公安部门约谈机构3个、依法行政拘留5人。

【教育数字化】2022年,编制合肥市互联网+教育发展实施方案,做好全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会各项筹备工作,遴选9所观摩校展示合肥教育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成效。完成合肥市教育数据应用一期等10个信息化项目竣工验收,累计完成支付8151万元。建成45间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验室,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中,我市193支队伍报名参加人工智能项目,获全国一等奖23个,二、三等奖39个。积极推进校园一卡通系统与社保卡对接工作,全面完成省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应用评估验收工作。依托合肥教育云平台搭建市级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活动专区,合肥市报送作品90%获省级奖项。开展合肥市“我与教育信息化”数字故事评比、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校长)专题研修等系列活动。开展省、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申报,经过评审,省级立项39项(全省共135项),市级立项86项。组织开展2022年合肥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青少年信息学科普日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比赛。

【教师队伍建设】2022年,开展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年活动。开展师德传统教育、师德榜样教育、师德警示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选树宣传师德先进典型,评选表扬30名首届“庐州好校(园)长”、10名首届“十佳”班主任、20名第五届“庐州最美教师”、20名“合肥市师德楷模”、98名“合肥市师德先进个人”及49家“合肥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同时,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督查,加大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严肃查处违反师德师风教师,首次集中查询全市中小学教职员工违法犯罪记录。

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完成2022年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补充教师5471人。实施“银龄”讲课计划,聘请“银龄”讲课教师105人。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全市交流轮岗校长151人、教师2577人,校长教师实际交流人数占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13.96%,其中,校长及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名师和特级教师等交流1031人,占交流总人数的33.79%。

教育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组织135个教育名师工作室运作,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开展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练兵暨“教坛新星”遴选工作,遴选第四届市级“教坛新星”984人、推荐省级“教坛新星”119人。认定第五批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771人。遴选省、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专家库人选44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