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政府全体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6-13 | 阅读:126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政府全体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县级)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分管及代管工作,讲3个方面的意见。

一、突出重点,全力攻坚,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20XX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至关重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发展形势与县委政府决策部署,今年重点要做好七大提升行动。

(一)以产业振兴为引领,实施农牧业质量提升行动

一是抓好结构调整,种植业按照“稳粮优经增饲草”思路,持续推进种植业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在调优玉米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鼓励种植谷子、大豆、饲草等作物,发展谷子10万亩、大豆10万亩、粮改饲10万亩。养殖业按照“稳羊增牛扩猪禽”思路,持续推进养殖业效益倍增行动计划,加大品种改良和繁育体系建设,肉羊存栏稳定在100万只、生猪存栏15万口、肉牛存栏10万头、奶牛存栏2万头,出栏肉鸡4000万只。

二是抓好主导产业。玉米产业突出产量抓转化。要以耕地质量提升为抓手,加大基础农田项目的争取力度,力争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19万亩,玉米种植面积优化至160万亩,为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足量原料。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玉米深加工企业,鼓励发展玉米加工转化,通过过腹增值、发展清洁能源等方式,实现玉米种植提产增效。肉牛产业突出改良抓基地。一方面,发展安格斯肉牛高端养殖。组建牛业联盟,大力推进“放母收犊”养殖模式,打造“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发展村级集体安格斯牛舍20处,安格斯牛养殖规模达2万头。另一方面,发展基础肉牛扩繁改良,大力推进“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贴息贷款额度适当放宽,发展肉牛养殖户15000户,西门塔尔、鲁西黄牛等品种肉牛养殖规模达6万头。加强改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哈拉沁肉牛养殖服务平台、家畜诊疗改良120服务中心功能,与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在改良、实训等方面形成合作,提升改良服务能力。奶牛产业要突出品质抓奶源。鼓励天兴奶牛和巨兴、东信等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重点扶持发展荷斯坦等优质奶牛标准化养殖,推进绿色奶源基地建设。要引导现有奶牛小区通过股份制改造、托管、寄养等方式向牧场模式转型升级,探索实施“企乳户繁、户繁企育”养殖模式,着力破解养殖瓶颈限制,奶牛存栏达2万头。要加快乳制品加工企业入驻突泉步伐,瞄准“国字号”企业精准发力,提高奶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年产鲜奶总量达150吨。

三是抓好品牌建设。要整合同类品牌资源,集中力量打造“拳头”产品,重点推动突泉小米、绿豆、东泉香瓜、雪花肉牛、芦花鸡等产品品牌创建工作。要在源头管控上下功夫,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推行有机谷子、水稻等作物种植,推进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膜提效、控水降耗“四控”工程,严厉打击转基因种子生产经营,促进农业由生产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在加强监管上下功夫,大力推进自治区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农畜产品标准化和质量监管体系,压实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责任,确保农畜产品安全。要在加强宣传推介上下功夫,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进行宣传,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农畜产品展销活动,不断提高品牌美誉度和市场认知度。

四是抓好园区建设。曙光园区要重点做好企业的孵化与培育,加快光伏项目落地,推进骏驰马业、绿丰泉二期、安达牧业三期项目建设,盘活永润肉鸡、牤牛海农科、柴玉祥种植合作社等僵尸企业,争创国家级特色小镇。赛银花园区要重点做好提档升级工作,完善供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一棚三改”工程建设,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护,并探索推广火龙果、大樱桃等特色种植,打造全盟生态农业园区典范。

(二)以制度改革为引领,实施集体经济提升行动

一是巩固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落实土地延包政策,鼓励通过土地流转、资产收益等多种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年内土地流转规模达50万亩以上。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示范家庭农场,鼓励依法组建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的合作社。年内培育盟级规范合作社50家。

二是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坚持试点先行,由点及面,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压实责任、倒排工期、强化措施,3月底前完成改革试点任务,10月底前完成整县推进任务,年底前完成清产核资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并通过自治区验收。要丰富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形式,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探索完善农村牧区集体产权权能,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三是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形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业”。鼓励临近县城村屯发挥区位优势,发展休闲农业,打造功能服务型集体经济。扶持山水秀美村屯挖掘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打造自然资源型集体经济。帮助企业入驻村屯发挥龙头优势,优化农企利益联结,推进产业合作型集体经济。推动传统种养村屯发挥基础条件优势,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打造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引导空心村屯发挥资产富集优势,盘活闲置资金资产,打造资产入股型集体经济。逐步推动村集体经济由单纯土地发包向多种经营模式转变。

(三)以治理有效为引领,实施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