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周荣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12月29日,根据录音整理)
等会,再勇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今年经济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把保总量、保速度、保进位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提质,呈现出运行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活力增强、环境改善、民生保障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稳”。经济运行平稳,保持在合理区间,风险总体可控。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8%,非税收入占比下降到28.7%;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和1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7%和9.9%;城镇新增就业9.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县域经济稳步发展,盘县继续保持在全国百强县和西部十强县,百强县排名上升到第74位。六枝特区、水城县、钟山区继续稳定在全省经济强县行列。二是“新”。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9.5∶50.3∶40.2;轻工业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新增工业新产品20种,智能终端企业从无到有,1—11月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20.71亿元、增长128.5%。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完成重点改革事项90个,“三变”改革成为全省农村改革示范样板,六盘水海关开关运行,新增外贸备案企业55户。争取支持实现新突破,我市获批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六枝特区获全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盘县获国家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水城县获批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钟山区获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市争取上级资金支持179.57亿元。三是“好”。发展基础条件持续向好,建成沪昆客专境内段、盘兴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月照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3万人,开工建设1座中型水库和7座小型水库。特色农业发展持续向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粮经比调整为32:68,一产增加值增速排全省第2位。山地旅游发展持续向好,打造了一批新业态,建成了一批新景区,4个县区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脱贫攻坚持续向好,预计减少贫困人口11.6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4.39个百分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52万人。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五大任务,主动坚决“去”,扎实有效“降”,精准发力“补”。以降成本为突破口,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用电、税费、融资、物流等成本。大力实施“百企改造”工程,实施改造工程项目167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户。坚决落实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压减粗钢150万吨,关闭煤矿16处、化解过剩产能589万吨。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完成“六化”矿井建设30个、机械化矿井建设10处,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69%。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80%,煤层气综合利用率达到43%。“3155工程”种植补植提标120万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建设,新增省级园区3个,分别新增省级、市级龙头企业18家和25家。旅游资源大普查新发现旅游资源1864处,完成10个省级重点景区投资38亿元,新增国家4A级景区2个;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成功举办全市第三届旅发大会,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52%、68%。
(二)狠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启动“216”开放式扶贫试验区创建,建成“扶贫云”“三变”数据库等平台,实现7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130个贫困村出列。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规划建设安置点44个,实施两批次易地扶贫搬迁6533户25274人。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在210个贫困村设立电商网店,6.61万贫困人口实现产业脱贫。完成3.2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继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大力实施医疗健康精准扶贫,贫困群众新农合住院基本医保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平均水平达到90%以上。创新“211”集团帮扶等社会帮扶模式。
(三)狠抓有效投资和融资保障。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25个,获得中央资金18.6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基金项目2批48个,获批基金31.78亿元。实施省市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549个、完成投资1058亿元,集中开工项目1466个、完成投资895亿元,亿元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1.9%。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交通投资110亿元、水利投资61.15亿元、电网建设投资6.58亿元、信息基础建设投资11.91亿元。大力实施PPP项目,录入财政部全国PPP项目综合信息平台项目256个、总投资1509亿元;实施PPP项目26个。设立400亿元规模的凉都“三变”扶贫产业基金。引入金融机构2家,设立产业基金3支、规模455亿元,发行企业债券4支、规模69亿元。
(四)狠抓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推进两个“三地同城化”。建成地下综合管廊21.5公里,在全国10个试点城市综合评价考核中名列第二。建成六枝至水城天然气支线管道,完成市中心城区天然气置换,告别“望气兴叹”的历史。深入推进“四创”,创卫工作通过国家爱卫办专家组暗访评估。成功承办第五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启动1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1+N”镇村联动工程21个,完成“8+X”项目57个,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六枝郎岱入选中国特色小镇。深入实施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完成投资46亿元。申报示范创建点20个。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24个,创建省级生态村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4个。
(五)狠抓改革开放创新。整市推进“三变”改革,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建成市级和3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6项,清理中介服务事项9项。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实施“五证合一、一证一码”,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完成交易项目726个、交易金额352.6亿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实施。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5.67个百分点。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峰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六盘水分论坛等重大活动。积极组织跨境招商、重点招商和专项招商,引进500强企业6家,完成省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374.08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790.13亿元),盘县、水城县招商引资工作在全省县域第一方阵中分别排名第1位和第2位。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亿元,市场主体户数增长18%。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提高到46.9%。
(六)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问责办法,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营造林150.6万亩,全省排名第1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56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56.52平方公里,预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77%。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区域455.43万亩。大力实施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环保“十二件实事”,开工建设10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污水管网61.4公里。淘汰黄标车8894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6%,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1.06%。截至11月底,全市AQI优良率达到97.95%,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