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用文明筑城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024-01-26 | 阅读:1274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用文明筑城 向幸福出发

——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将积分“激励”与群众“利益”挂钩,将“典型培树”与“乡风文明”对接,不断丰富“积分超市”运行模式,实现“小积分”兑换“大文明”,用“小鼓励”汇聚“大动力”。

文明,一个城市的精气神,一个时代的价值观。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背街小巷华丽蝶变、道路交通井然有序、街坊邻里文明礼让、志愿服务随处可见……如今的武威,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文明风尚浸润人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武威市始终坚持高位推动抓创建,把坚持人民至上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高规格布局、高起点谋划、高层次推进、高频次督查、高标准要求。今年以来,武威市认真学习贯彻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凝心铸魂、道德培育、爱心建设、新风塑造、文化浸润、文明创建“六大工程”,建设文明武威,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提升行动”“城市环境风貌十大整治行动”以及“六聚焦、六解决”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公民教育和公共管理,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市民文明意识不断增强、城乡环境面貌全面改善、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触手可及的美好,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富活力、更具魅力,文明新风在武威大地扑面而来。

城市功能提档升级

创城工作开展以来,武威市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城市治理全过程,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补齐短板、提升品质,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

漫步城区大街小巷、楼宇之间,公园绿地随处可见,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干净整洁、面貌一新。每一处变化都让凉州城区老旧小区重新焕发出“精气神”。

“我们小区建成已有20多年了,基础设施老化,下水管道经常出问题。改造后再也不用为这些问题操心了。”今年夏天,凉州区西大街东小井社区居民周明看到小区管网改造成果后高兴地说。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武威市聚焦民生实事,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通过推行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居民参与的“红色物业”治理模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采取飞线整治、排污治理、路面硬化、打通“断头路”等一系列措施,累计改造提升老旧小区635个,打通“断头路”58条,新增盘活停车设施437处、停车泊位4.03万个,治理背街小巷130条,硬化道路57.5万平方米,清理陈年垃圾2.36万吨,拆除各类围墙9.67万米,规整改造架空线缆3.27万米。规范提升城区便民市场16个,建成城市公园14个、小游园88个、公共厕所142座,在公园、广场设置便民衣帽架69个,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