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治理更深一层让服务更近一步——以XX区XX镇XX村为例的调研报告
2023-08-04 | 阅读:1284

 

让治理更深一层让服务更近一步——以XX区XX镇XX村为例的调研报告

一、实践探索XX村是XX镇东大门,与XX村交界,距XX80公里、XX55公里,是“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村落。全村共327户1272人,现有党员21人、村干部5人,群众以务工经济增收为主。解决乡村治理服务跟不上、管理存在疏漏等问题,我们扎实开展党建引领XX治理,全面提升服务群众和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一)延伸治理触角,重构治理体系。考虑居住院落、人口分布、易迁安置点等因素,划分4个XX。严实联系点工作制度,在领导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基础上,延伸XX治理触角。建立镇村干部包组包湾,XX长包湾到户的工作机制,不断延伸治理触角,建立全方位包安全稳定、包家长里短矛盾调解、包环境卫生等一包到底的工作评价奖励机制,对村干部考核变垂直考核为平面考核,搭建到底到边的治理“微单元”。(二)突出共同缔造,共建美丽乡村。组织15名在家党员干部和3名公益岗联户全覆盖,常态化示范带动村湾环境整治。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组建由村干部、XX长、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教师组成的工作专班,按照庭院净、厨房净、厕所净、院内摆放整齐的标准,循环开展卫生评比,评出整洁户41户、比较整洁户196户,不够整洁户24户。加强评比结果公示和荣誉激励,同中小学生劳动体验课和积分兑换结合,以小手拉大手,推动村庄环境大幅提升。(三)丰富XX活动,激发群众活力。积极响应文体示范乡镇创建,打造“健康”XX,分组分湾开展以跳“曳步舞”为主的健身运动,组建3支健身舞蹈党员干部志愿队,组织群众常态化进行健身运动,筹备参与全民健身舞大赛,通过运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变精神风貌。为全体党员集中挂牌,激发“挂一牌、亮一户、带一湾”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XX夜谈”议事、“运动XX”健身、“健康XX”义诊、“平安XX”守望相助等活动,促进XX群众共融互通,让村湾活起来。(四)强化数智赋能,提升治理效能。建设数智乡村,全方位搭建村组湾小天网。安装“平安乡村”微视频75部,安装关键点位监控5处,促使公共点位日常治安管理全时段无死角,实现风险点的源头治理和防范。高标建设智慧党建、村庄大数据、应急指挥、便民服务、数智农业、特殊群体关爱、乡村大喇叭等子模块,建立起一体化信息化XX治理模式,切实提升了管理服务的及时性、精准度。

二、存在的问题(一)管理服务队伍跟不上。因村庄发展变迁、城镇化等原因,“386199部队”是主体,治理中坚力量流失缺位,缺乏真正发挥作用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队伍。(二)干群互融互通有差距。乡村地广人稀,在家人群相对独立封闭,积极融入参与村组治理的意愿不强。增进“鱼水关系”,深化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有待加强。(三)激励保障机制未建立。村组多数财力支撑弱,整合、用好、激励现有村组干部、公益岗等有生力量参与XX共治的机制尚未建立。

三、下一步工作思考(一)在全域推进上发力。以点带面、逐村深化,细分XX“微网格”,构建灵活有效治理体系。用好村湾乡贤、退休人员、村医、公益性岗、护林护路员等乡村有生力量,配齐XX长,适当激励,实现日常管理服务有队伍、有抓手。盘活村级闲置资源,搭建议事交流平台。(二)在五治融合上发力。构建“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模式。建立提、议、决、办、评机制,促进“急事”特办、“难事”共办、“好事”快办。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扎实推进无访湾、无访组、无访村创建。加强群众性日常德治教化,挖掘弘扬XX正能量。科技赋能,推动从“传统管理型”向“数字服务型”转变。(三)在优化服务上发力。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健全“群众点单、平台派单、XX接单、干部跑单”服务机制。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力所能及帮困解难,做优“微服务”,引导群众走出“小家”融入XX“大家”。

收藏:
点赞:
下载:3854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