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客货邮融合发展调研报告2020年6月,XX县“城乡公交+物流电商+共同配送”服务品牌入选全国首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名单。2021年列为省交通运输厅试点单位,2022年列为市30个重点改革项目之一,通过收集资料、座谈、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了调研。
一、主要做法
(一)整合县域资源,实现降本增效。2020年XX县投资250余万元在XX县华翔公交物流园新建了3600余平米的分拣中心,2021年又投资150余万元将分拣中心扩建到7200平米。并通过协调组织,将XX地区圆通、中通、韵达、申通、百世、顺丰、极兔等7家快递企业资源、7家商贸零担物流公司整合为XX通一达物流有限公司,并融合县邮政公司,完成统一入驻华翔公交物流园,实行共仓共配。通过下乡业务的整合、分拣场地的整合、配送车辆的整合以及派送人员的整合,大大提升农村物流投递时效,提升了电子商务包裹和农产品上行速度,规范了市场秩序,提升了竞争力,降低了配送成本、用工风险和意外风险。
(二)建立物流体系,实现网格化服务。为保证配送时效,依托华翔公交物流园作为县级分拨中心,通过遍布各小区、乡镇、村服务网点,完成快递的末端配送及揽收。目前在城区街道设立了51个社区服网点,在乡镇建成了10家综合服务站,在107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快递揽投点,编织出一张能够覆盖全县85%快递业务量的服务网,建立起支撑农村物流服务的县乡村三级配送体系。
(三)推动运力融合,实现提质增效。统筹融合客、货、邮三种运力资源,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农村客运班线与快递物流服务设施,按照“大件走物流,小件、高频走公交客运”的方式,大件物品以物流车为主,小件、快递、高频次以公交客运车辆为运力工具,实现全县运力资源互用互补,解决农村物流数量少、分布散、批次多等问题。通过统一分拨、统一运输、统一投递、统一收件、统一分摊成本五统一的服务流程,实现快件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快速流通,实现配送提质增效。
(四)推动校企合作,培育龙头企业。扶持重点龙头企业江西慧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联合XX学院博士团队,紧盯物流发展前沿,充分利用自有公交与物流快递优势,全面完成XX县、乡、村三级物流快递商贸资源系统性整合。为进一步提高技术支撑,促进可持续发展,江西慧驰与XX学院合作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慧驰速运”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全呈佳”商贸平台,利用城乡公交客运车辆作为小件运力为载体,遍布各小区及乡、镇、村的快递驿站+便民商超+电商为终端,通过线上线下网格化管理,成功实现了“客货邮”融合高质量发展服务模式,其先进快捷的服务模式、温暖贴心的服务理念已深入人心,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由江西慧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XX学院及江西省邮政管理局三方联合实施,采用线上加线下方式开展客货邮融合发展人才培训,培训包括信息技术操作、业务操作及安全管理教育,此举为XX县农村物流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取得的成效
(一)资源共享,节约物流成本。整合了全县大部分的物流快递市场,建成了覆盖县城、乡镇、村落的三级同城配送服务网络,并共享服务网点资源,实现物流网络互联互通,通过“四通一达”快递整合,城乡公交、同城物流有益结合,优势互补,合作共享等模式,大大降低了物流、快递的运行成本,提高了时效和服务质量。有效减少物流各方在资产、运输、仓储、人员等方面投入,将物流运输企业、邮政快递、镇村客运、商贸企业、供销系统等的站点网络、运输网络,实现节点共建共享,直接降低各项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经济效益明显。通过整合公交,物流、快递在同一场站作业,确保了安全、减去了短倒的物流成本。实现了同城商品交易物流收费散户5公斤以内4元/件续重0.5元/公斤、大客户1-
1.5元/件的强势亲民物流服务,可让全县所有农产品变成商品,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利用电动物流车、公交车做运输工具,可实现一天多频次城乡往返运输,在保证客运及货运的同时,更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排放,物流费用节约超过50%以上,既保障了时效,又做到了节能减排。目前,XX县每日快递约5万件,进乡村快递约5000件,农产品进城约400件。
(二)增加就业,提高群众收入。XX县如同其他普通县一样,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失业及隐性失业现象严重。XX县物流的发展在制造商机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就业人员和岗位的需求,为XX县增加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有利于农村新的社会分工形成,有利于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如配送、维修、仓储管理等职业是新的就业增长点,这对于XX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助力传统农业的开发利用,使大批农村人利用传统的耕种劳作,增加了经济收入。服务网点的成立,以及后期维护发展,公交配送体系的维护发展,都离不开大量人员投入,而其中包括简单物流配送、服务网点日常维护运营等工作完全可以由当地剩余劳动力承担,因此将创造出多种工作岗位,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目前,XX物流快递运营平稳,配送车辆保有量约100台,物流快递服务网点约180家,从业人员约1000余人。配送人员收入约4500-8000元/月,增加收入40%左右。
(三)完善体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结合“客货邮融合”项目,将加快完善农村物流网络,加快完善物流节点体系,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中、需求匹配的配送节点网络,实现各级配送节点间的紧密衔接,利用公交车实现快件下乡、物资进城双向流通,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同城配送网络,打通XX与周边县市的物流瓶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及系统,XX县农村公交配送体系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直播电商物流盛行的大背景下,XX客货邮融合发展,吸取了各平台的优势与经验,努力打造做好末端的物流配送与农村电商的交易渠道事项,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乡村振兴、农村产业经济的服务商。
(四)高度融合,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XX县农村快递物流在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形成全县邮件快件物流全方位的融合发展配送网络,已达到以社区、乡、村无盲点的全覆盖自主物流服务体系,依托XX学院的人才科技化优势建成了完整实用的电商物流管理和交易系统,实现了同城商品交易商贸物流的知名服务品牌。最终让农村农产品物流的快速通达性更强,城市消费品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更快的速度进入农村市场,有效解决物流快递、生活快消品、农资等产品进城出村、入村到户的“最初和最后100米”难题,极大方便农村居民生活,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2020年6月,交通运输部公布首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2021年XX县被省交通运输部推荐为全国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单位,但是各级政府没有有关的扶助政策。
(二)成本高,企业难于承受。
一是物流进村成本高。根据初步测算,按XX模式快递至村的成本约为
1.4元-
1.8元/票,而承接的价格约为
1.2元/票,目前每日进村的快件约2000件,日均亏损约800元。目前企业市场化发展未能形成良性循环,在没有政府补贴情况下,企业承担压力较大。
二是网点建设成本高。农村物流“最后、最初一公里”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最大难题,村级快递站点是打通农村物流的最后一站也是
第一站的重要节点,在三级物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各网点前期建设投资大,依靠企业自主投资,资金压力较大。目前乡镇网点没有进行标准化改造,设施较为简陋,功能不完善,承接功能有限。据统计,要实现乡村物流节点服务标准化,需要布点村级驿站134个,乡镇网点10个,按照现有驿站的投入结构,每个乡镇驿站需投入约20万元,村级站点投入约3-5万元/个,所有驿站网点投入金额约1000万元,再加上县级分拔中心扩容建设、更改自动化分拔设备资金约2000万,需要资金总额约3000万元。
(三)县级场站面积偏小,满足不了当前的需要。目前所依托的县级分拨中心--华翔公交物流园因原设计不合理,现有场地面积偏小(占地面积50亩),无法融合全县物流、快递、电商、仓储、客运等“客货邮商贸仓储”的多功能需求,场站出入口在同一通道,场站物业管理无序,存在脏乱差情况,需全面提升。
四、几点建议
(一)完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建立以交通、商务、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供销、相关乡镇、邮政、物流快递企业、客运企业为主体的客货邮融合发展联席机制,针对客货邮发展与商务、供销、邮政快递等站场资源共享、运力资源共用、信息资源融合、市场主体协同运营等方面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定阶段工作计划,合理制定各阶段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统筹推进。
(二)制定扶助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农村物流具备明显的公益属性,县区交通运输部门要积极争取同级财政部门支持,制定专门奖补政策,在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建设上给与资金支持。对企业自主建设的物流设施节点,给与一定比例资金支持,或采取“政府建设、企业运营”模式,由政府出资建设基础设施、产权归政府,企业采取有偿或无偿形式取得经营使用权。加快推进XX县客货邮融合发展中心建设,解决县级场站面积偏小,功能不全的问题。
(三)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物流行业发展。建议市政府设立物流业发展专项奖励资金。参照上饶市(1000万)、九江市(3000万)等城市的作法设立物流业发展专项奖励资金,奖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企业A级等级评估等方面,推动全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四)持续推进合作,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新业态的发展离不开理论及技术的支撑,XX学院技术团队在XX县设立农村物流研究中心,开展产学研融合,持续助力XX县农村物流发展,为培养物流人才进行了尝试,效果很好,建议进一步深入加强与XX学院的合作,深化合作领域,可由江西慧驰供应链公司,XX学院以及市省邮政管理局三方联合实施,采用线上加线下方式开展客货邮融合发展人才培训,为“XX经验”在全省推广探索总结可复制经验。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