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景区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2022-11-15 | 阅读:1269

XX景区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XX景区管理委员会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河湖长制”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各项工作,现将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XX景区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情况及成效

在XX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管委会以生态保护为基调,打造国际度假旅游景区为目标,坚持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抓稳定、保生态、促发展,实现了景区社会大局稳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恢复最原始的生态,推行最科学的发展的发展原则和保护优于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发展让步保护的生态保护原则,突出XX景区生态保护的核心地位,全力推进社会稳定、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共促共赢。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管委会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工作原则,将环保工作纳入管委会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环保工作与经济建设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以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的XX景区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在环境保护中坚持三个不变,即:严格保护环境的方向不能变、力度不能变、决心不能变。

 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环境保护底线。编制完成了《XX景区总体规划》,明确了区内游,区外住保护性发展原则,在景区外围东侧选址规划XX平方公里的XX综合服务基地,以保护景区内的生态环境。先后编制了《XX综合服务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XX综合服务基地近期修建性详细规划》等景区主要规划文件,均在规划上体现了环保优先的理念。为加快景区湿地公园建设,完成了《XX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修编工作,为全面推进景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法定依据。景区内的所有建设项目、选址和建设方案须通过XX市城乡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后报省住建厅进行审批,景区外的项目严格按照已经审批的详细规划进行选址和规划控制,使景区规划得到有效落实。

 加大XX景区流域内环境保护力度,严守环境保护红线一是多措并举强化环境保护。2016年至今XX景区已累计实施禁牧XX万亩,坚持轮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加强禁牧区管护工作,多年来的禁牧措施有效改善了草原生态,湖畔周边草坪生长恢复良好,有效减少了畜禽养殖带来的湖水污染。加大生态固岸工程建设力度,累计完成生态固岸XX公里,固岸效果明显,有效的防止了湖水冲蚀造成湖岸坍塌泥沙入湖。加快景区综合服务基地绿化工程、环湖道路两侧植被恢复工程,绿化累积完成X万亩,有效提升了XX景区景观的观赏性。二是加大环保项目实施力度。2016年至今已实施XX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XX项(包括生态修复与保护、污染源治理、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实际完工项目XX项,累计完成投资XX亿元。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及生态环境效益监测显示,湖泊和入湖河流的水质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湖体整体水质保持Ⅱ类标准,处于贫营养状态,污染负荷削减指标达到了目标要求。

 严格项目管理,突出环境保护高压线。始终把环境保护工作融入景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强力把控,一是确保在项目设计中,将环境保护、绿化等同步进行设计;二是确保在项目建设中、建成后配套的环保方案落实有效;三是确保项目建设的风格与景区环境相适,建筑选材环保安全,严把项目建设过程环境保护工作关,全面实现精品化、低碳化、环保化建设理念。为了保护景区草场,实施了环湖绿道和停车场建设项目,在游客聚集区建设木栈道;为减少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以地埋方式实施环湖电力和充电桩建设工程,引进电动区间观光车、电动力帆船,综合服务基地全部采用电采暖;为恢复生态,按照适地适树、宽幅密植、立体绿化、四季有景的原则,重点实施服务基地、道路两侧、东门及停车场绿化工程,累积完成XX万亩环湖裸露地块植被恢复和草地改良,并在综合服务基地绿化种树XX万余棵。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改善了xx景区的生态环境。

 坚持源头防治,加强XX景区流域内污染源治理工作。

一是加强污水收集处理。总投资X万元修建的X座污水处理厂在2018年已全面稳定投入运行,实现了对全流域餐饮及生活污水的统一处理,使流域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处理达标后的水经蓄水库蓄集用于草场灌溉,实现污水处理零排放。修建的X座300㎡环卫厕所、X座水冲式厕所、XX座环保厕所、X座挂拖式环保厕所、X座40立方米防渗污水池、X座100立方米化粪池、X座三格式80立方米化粪池均已投入运行,并配备吸污车X辆、吸粪车X辆。环湖景点及生活区域污水经化粪池收集,每天由吸污车抽取运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二是加强垃圾收集处理。修建的X万立方米防渗漏垃圾填埋场,处理规模为X吨/天,配备填埋机械X辆、垃圾清运车X辆、垃圾压缩车X辆,道路清扫车X辆,累计增设垃圾桶XXX组,垃圾清理设备XX套,垃圾转运桶XX个。环湖景点及生活区域垃圾每天经XX多名环卫工作人员统一收集,由垃圾清运车运到垃圾场进行填埋处理,垃圾收集填埋工作运行稳定。

三是稳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保护饮用水水源地,防止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目前景区饮用水源地X处,均为地下水源地,深水井水质达标。按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要求建设管理,划定保护区,设立标志牌,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并由管委会服务中心主任直接负责,派专职人员24小时轮流巡查监控。办公室和住宿区域均配置了饮水净化装置,进一步确保了饮水安全。

四是提升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了环湖环境监控、环境违法行为监控监管系统,完善了移动执法信息系统,强化了对景区内环境安全的实时把控。自动水质监测站和气象站的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已与市环境监测站连网,对景区的水质、空气进行实时监测。水质和空气监测由市环保局监测站具体实施,气象监测信息由市气象局监测预警,2019年环境监测数据均达到相关标准,稳中趋好。

 强化环境管护,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综合执法局对违规搭建帐包、车辆辗压草场、牲畜进入禁牧区草场以及违规开展餐饮、经营马队等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格执法管理,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规范了旅游经营秩序。不断推进“清洁家园”行动,倡导“人人都是执法者”“人人都是环保员”理念,确保景区干净、整洁;全面开展“XX景区精灵保护”行动,为XX景区动物营造一个安宁、祥和的生活环境;强化对山体的保护,严禁各类采矿探矿活动;加强对冰川和雪线的保护,禁止游人进入冰川和雪线活动,从源头上确保了冰川、雪线的天然纯净;对景区环境承载力进行调研,确保旅游产业的发展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管委会干部职工不断提升环保意识,带动游客树立环保意识,减少和防范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稳步推进。为促进XX市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景区水质良好,建立健全河湖保护治理体制机制,管委会高度重视,把推行湖长制、保护河湖健康作为当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积极配合制定本区域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施方案。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XX景区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必须守住守好的底线,突出问题导向,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确保XX景区生态环境有更大改善,为实现生态千年XX景区目标而努力。

㈠强化生态环保理念,坚持全民共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保护优于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发展让步保护”工作理念,确保XX景区天蓝地绿水清,生态环境安全。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培养全民环保意识,倡导全民保护环境,积极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㈡加快生态项目建设,培养环境保护专业型人才。针对景区实际,完善一批生态项目建设,加大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强化环境保护力度。明年要加快实施XX景区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招募、培养一批真正懂技术会操作的环境保护专业型人才,为XX景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确保XX景区的自然环境得到科学保护,科学开发,永续利用。

㈢严守生态底线,推进整治工作。严把国家产业政策关口,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强化规划引领,不符合环境保护的项目一律挡在景区之外,始终保持在经济高速发展,诱惑面前坚守生态底线的政治定力。加强源头防治工作,确保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让可能产生的污染消灭在源头,让源头产生的污染不扩散不外流,控制在源头,在源头得到有效治理。

㈣加大环保监管、执法问责力度,严格落实湖长制试点工作。加快完善XX景区保护治理体制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明确责任目标,强化部门联动,严格责任落实,形成环境执法合力,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破坏环境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并对监管不力、执法不到位等予以严肃问责。

今后,我们将切实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树牢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营造宁静、和谐、美丽的醉美空中湖泊。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3976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