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XXX第XX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确保问题全面清零、整改见底见效,根据《XXXX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细则》和《督察报告》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认识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严重性和整改落实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以赴抓好问题整改,确保所有问题整改清零,不断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一领导。各县(区)、各相关部门把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建立县(区)、部门主要领导担主责、亲自抓和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重点抓的整改工作责任体系。严格执行分级负责制,市级承担本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的同时,统筹推进全市整改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对各整改责任单位自查初验结论进行核查验收;县级承担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和自查初验工作。
(二)坚持以上率下。实行市级领导包抓督办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制度,开展专题督导,对整改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不定期召集整改责任单位、督导单位进行会商,研究对策措施,确保问题整改和验收销号等工作落实到位。
(三)坚持分类施策。通过整治突出问题治标,建立长效机制治本,深挖细查县(区)、行业、领域生态环境问题,补齐短板弱项,堵塞监管漏洞,做到整改一个、触及一片、解决一类、整体提升。严禁“一律拆迁、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杜绝集中停工停业停产、“一刀切”等简单粗暴行为,做到每项整改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四)坚持点面结合。正确处理点上与面上、个性与共性、形式与内容、当前与长远关系,把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政策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与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职责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综合整治,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反馈问题,深挖问题根源,找准症结所在,强化精准施策,持续跟踪问效,依法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专人负责、全程盯办、重点推进,坚决杜绝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假装整改,对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到位、履行管理职责不力的,依法依纪依规严肃追究问责,切实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三、总体目标
全市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和功能性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持续提升。
(一)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紧盯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5类18方面53项问题,细化、量化、实化整改目标任务与具体措施,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督导单位和整改时限,采取过硬务实举措,确保督察反馈问题解决到位,督察移交的责任追究问题线索处理到位,群众信访举报问题办理到位。
(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空气质量持续稳定改善,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等空气质量指标达到省上下达的年度目标;全市地表水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无劣V类水体;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考核达标比例达到100%;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巩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农村污水治理率稳步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污染防治重点任务落实。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
四、整改措施
(一)全面压实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认真落实河湖长制责任,持续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诿扯皮、任务严重滞后等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依纪依法依规严肃问责、终身追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全覆盖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为导向,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固废、农业面源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有效巩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集中整治地下水超采、建筑工地沉降水违规排放等问题,依法依规关闭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水源井;强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保障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加大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擅自停运、超标排放等问题;健全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长效机制,确保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深入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依法开展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违法行动,加快建设建筑垃圾填埋场,优化生活垃圾填埋场布局和纳污容量,严格规范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置处理,严厉打击非法倾倒渗滤液违法行为。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完善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回收处理体系,合理布设回收站(点),建立健全回收处置激励机制;加强病死畜禽填埋场所规范化建设,强化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督促落实“三防”措施,杜绝畜禽粪污露天堆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垃圾污染、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环境违法问题查处力度,加强执法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效能,有效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三)开展重点领域问题整改。聚焦全市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排查整治,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防风险、除隐患。强化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加大矿山、历史遗留尾矿堆渣场、危废产生企业、饮用水水源地、危化品道路运输等环境风险易发频发区域和领域日常监管检查,常态化开展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处置,有效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隐患。统筹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持续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力度,严格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要求,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边开采边治理,注重恢复治理成效。强化矿山开采监督管理,注重开采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无序开采和超规模开采等行为,对破坏生态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进一步优化砂石资源开发布局,统筹整合集中开采区,加快推动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促进砂石绿色开采,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整改落实工作,组织审议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和阶段性工作报告,统筹协调和会商解决整改工作重大问题,建立整改工作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整改、协调调度、推进落实等日常工作。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整改责任体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的整改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效果明显。
(二)狠抓整改落实。各县(区)、各部门认真研究制定本县(区)、本部门整改方案,逐项列出任务清单,细化整改措施,靠实整改责任,确保政策、责任、资金、技术对应落实到位。定期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部署推进整改任务。市整改办严格落实调度预警通报制度,对整改进展情况定期进行调度,调度情况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定期通报整改进展,对重点问题挂牌督办,确保各项整改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相关问题如期高质量整改到位。
(三)严肃责任追究。各责任单位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深入调查、厘清责任、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市纪委监委对问题整改工作全过程执纪监督,市整改办会同有关部门,对整改工作不力、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的相关问题线索移交纪委监委,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倒逼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