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优惠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刚才我们听取了市发展改革局关于2022年XX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督办推进困难任务及省评落后指标任务。总的来看,全市各级各部门能够严格按照工作要求,紧盯目标任务、主动担当作为,有效解决了一批企业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问题。但市也要清醒认识到,对标全国先进标杆,对照上级要求、发展所需和企业、群众期盼,我市营商环境还存在不少短板不足,部分领域问题还比较严重,有的甚至是久治不愈、久拖未决。特别是我市作为边远地区,发展不充分、基础不牢固,再加上疫情影响,要想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企业的活力、市场的潜力、创新的动力,来消化经济运行面临的各种困难,以优化“软环境”、铸就“硬实力”。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加快完成工作任务
各牵头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动,务必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对推进困难的任务,牵头单位要尽快与配合单位、各县(市、区)协作推进,争取在2022
年11月17日前实现目标任务。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牵头单位分别就“一照通行”改革的系统升级、开展区域评估、设立企业破产费用保障资金、开发合同履约管理功能、招标投标信用评价功能模块开发等需财政支持事项尽快与市财政局衔接,研究解决。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协调各县(市、区)落实经费,确保按时完成增设4台不动产自助打证终端设备目标。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与市委编办、市司法局沟通协商建立破产管理行政部门。《2022年XX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工作任务台账》中未解决事项要抓紧梳理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尽快按程序报市政府组织专题研究。
二、推动评价报告问题整改
现在我们的营商环境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一些只能部门“门好进、脸好看、事依然难办”,遇到问题绕着走、躲着走,能办的拖着办,可办可不办的不给办。再比如,涉企政策发布数量少、解读力度小、落实不到位,需要企业“到处找”、“自己猜”“慢慢等”等等。这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深刻反思、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梳理在营商环境领域存在的各类问题,制定整改清单。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排名退步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开办企业”“政府采购”“市场监管”“劳动力市场监管”和“政务服务”指标的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具体整改措施,于2022年10月24日前书面报市发展改革局。市发展改革局汇总各单位情况,总结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报告报市政府。二是市中级人民法院要尽快排查、摸清我市失信政府机构情况,报市政府专题研究。三是得分较低的三级指标的牵头单位XX供电局、市自然资源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商务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落实主体责任,实施精准攻坚,确保在2023年省评中不再失分。同一考核事项在省评中连续两年失分的,将视情况对造成失分的有关责任单位按程序启动问责。
三、加大目标任务督办力度
一是市发展改革局会同市审计局,加大督办力度,推进困难任务,督促相关单位对三级指标得分较低事项和审计报告提出问题进行整改。二是市政府督查室按照时间节点,对会议明确的事项进行跟踪督办。
四、完善营商环境工作机制
一是各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牵头单位既要做好本单位工作,也要积极督促配合单位、各县(市、区)行业主管部门抓好落实。二是各县(市、区)要参照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方案设置县(市、区)领导小组,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系统性工程开展,定期研究、抓紧推进。三是各单位要以刀刃内向的自我革命精神,倒逼工作体系流程再造,不断推动我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