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跟踪记录
2022-09-26 | 阅读:1265

幼儿跟踪记录

 

时间:2008年9月~12月

姓名:周其欢

班级:中(2)班

情况介绍:周其欢是一个比较聪明,接受能力与自理能力较强、乖巧、听话的幼儿。家庭经济条件相当优越,家庭成员中母亲对他非常溺爱,百依百顺,对他的任何过错从不训斥责骂,对其行为不分好坏,一味欣赏、赞扬,放弃要求。在幼儿园中,该幼儿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他们常常成为教师的小帮手,如:当小组长、做值日生等,受表扬成了家常事。但是,过多的表扬与奖励,也使得他容易产生盲目自傲,虚荣自负,惟我独尊,敏感脆弱等情感障碍,这对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是及其不利的。

实录:每周的周五,我们班都要举行“闪亮之星”评比,让孩子们通过对本周内发生在班上的事进行讨论,谈一谈每位小朋友进步或不足之处,评选出当周的“闪亮之星”。而周其欢,他的学习能力、自理能力都较强,可到现在也没上过“闪亮之星”榜,他自己也挺不服气的。有一次,有的小朋友推荐他,但很快被其他小朋友指出许多不足,有的说:“周其欢,有时候来幼儿园时,还要哭鼻子。”有的说:“周其欢老师、小朋友批评你的时候,经常嘟嘴、跺脚,不服气。”还有的说……周其欢听到这么多小朋友对他的批评后,情绪非常低落。

情况分析与措施:

现在很多人对“表扬比批评好”的教育深信不疑,怕批评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对孩子的缺点有放纵、疏于管教的倾向。对幼儿的鼓励固然是重要的,但并非表扬越多越好。情况表明,在没有批评的环境中成长的幼儿,自尊心强而自律性差,自私自利。

实录:有一次分组合作活动时,因为同组的另外一个小朋友动作比较慢。周其欢就朝她大喊大叫,并提出不让她参加,我决定抓住这件事来做文章。在班上的讨论中,孩子们各抒己见:“我觉得周其欢不应该对别的小朋友大喊大叫,这是不礼貌的。”“你总是不让大家参加,如果哪天别人也不让你参加,你高兴吗?”“周其欢总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常常不和大家一起玩。”……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周其欢似乎意识到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只顾自己是不对的,就主动向那位小朋友道歉。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继续把此项内容深入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让周其欢的这种换位思考意识不断强化,进而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慢慢地,班上的小朋友都爱和他玩了,并说他开始懂礼貌了,会体谅别人了。

情况分析与措施:周其欢能初步形成体谅他人,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的习惯。一方面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比较关注自己的优势和优点,另一方面对同伴和环境的要求和期望也比较高,比较关注同伴的消极方面,当同伴的言行不符合其要求时,就会对同伴进行指责。这时,我们常常引导幼儿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我这样做,别人会怎么想?利用换位思考,使周其欢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所认识。

总结: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在幼儿园的活动中,能与同伴进行协商和合作。当别人指出他的缺点时,也能接受,并改正。现在,小朋友都喜欢和周其欢交朋友,爸爸妈妈也说,周其欢比以前懂事了。

 

 

 

 

 

幼儿跟踪记录

时间:2008年9月~12月

姓名:李佳丽

班级:中(2)班

情况介绍:李佳丽,5周岁,家庭经济条件相当优越,家庭成员中母亲对非常溺爱。该幼儿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该幼儿自我优越感、自尊心强,十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活动中争强好胜,喜欢听赞美的话,不容易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不会和同伴友好合作,在集体活动中喜欢处领导地位,常常比较霸道,随心所欲。

实录: 一次在绘画课上,老师要求孩子各自找朋友合作完成一幅绘画作品,李佳丽找到了三位朋友和一起画太空世界。一开始,大家各画各的,相安无事。可是到了后来,李佳丽不想再画下去,就要求大家重画,并且都得听的指挥。其他三位幼儿不同意,李佳丽就耍赖地嚷道:“不听我的,我就不和你们画了!”

情况分析与措施:上诉行为表明李佳丽存在着惟我独尊的情绪障碍。活动结束后,我们组织幼儿讨论:李佳丽的这种行为,对不对?不对在哪里?通过讨论使李佳丽自己认识到同伴间只有互相谦让、协商,才能玩得更好,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实录:李佳丽的妈妈送来幼儿园,还没到门口,就听到李佳丽大吵大闹的声音。老师跑出来一看,竟然看到李佳丽在用力地捶打妈妈。上前劝阻后,李佳丽还是情绪很激动,询问原因:原来是妈妈不让穿刚买来的衬衣,他就不肯上幼儿园。教师问:“妈妈为什么不让你穿刚买来的衬衣?”李佳丽回答:“天气太冷了。”教师说:“对呀,妈妈怕你穿了会感冒的。等天气暖和了,妈妈肯定会让你穿的。”可李佳丽还是不依不饶,继续发脾气。

情况分析与措施: 费某的这种行为是任性个性的一种表现。在教师及其母亲对他进行说理教育他仍无理取闹的情况下,这时教师采用了冷却消退法,待情绪平静后,再对讲道理,让认识到毫无道理的任性行为是无效的。

总结:让孩子通过参加各种主体活动、集体讨论、同伴合作等方式,让在实践中体会,知对错,以强化意识,内化素质。教师家长要正确对待,教师一定要按照“积极诱导,顺其自然”的原则,掌握和参与活动的速率。要让幼儿有适应的时间,但是对他的要求不能妥协和迁就,使其的行为在逐步的巩固中进行强化。通过纠正,现在李佳丽在来园离园时,向爸爸妈妈使性子,发脾气的现象已经没有了。懂得和其他同伴协作完成小组任务了。

 

 

 

 

 

 

 

 

 

 

 

 

 

 

幼儿跟踪记录

时间:2009年2月~6月

姓名:陈浩雨

班级:中(2)班

情况介绍:他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常常能临危不乱。轮到上公开课时,很多平时大胆爱发言的孩子常常怯场,但他能镇定自若地应对。每每还能回有一些惊人之举。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平时他爱插嘴,如果不一直请他回答问题,他总是不高兴,然后就自顾自地玩了起来。在游戏的时候,爱扮演警察、哪咤等一些舞刀弄枪的角色。常常以武力解决问题。

实录:今天是家长半日活动,第一次活动是王老师组织的。在活动中,我看到陈浩雨频繁举手。王老师问:“你知道小蚂蚁怎样才能过河吗?”“我知道,我知道……。”这样抢着发言了好几次。王老师没有对他的行为加以关注,只是对他的回答进行表扬。他非常得意,慢慢地开始坐不住椅子了,有时甚至故意摔倒在地上。妈妈过来提醒了一下,他依旧如此。

第二个活动是我组织的,他依旧如此。在我提问题后,他高高地举着手等着我来叫他。我第一次故意忽略了他,越过他叫了他旁边的孩子。他见我没有叫他,发出大声的叹息:唉——。第二次我走过他身边,故意对全体孩子说:“很多小朋友都举手了,老师真想多叫几个小朋友。不急,我们一个一个来。”陈浩雨你说是不是。陈浩雨说:好吧!接下来我又提了好几个孩子,每次回答完后,我会故意看看他。我看到他的眼睛里有失落,但是我总是笑嘻嘻地看着他。我在磨他的性子。希望他能够坚持住。五个小朋友回答过后,我喊了他,并表扬他能够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

情况分析与措施:陈浩雨是个外向型的孩子,外向型孩子的特点是热情、主动、喜欢交往、喜欢表现。上课插嘴是孩子愿意向老师表达自己理解的方式,从主动性、积极性方面来说,是好的;如果从规则上来说,插嘴过于频繁就过度了。如果孩子偶尔插嘴,不必在意。如果把插嘴作为刻意表现自己的方式,我们就要适当的提醒。

实录:今天发生了一件让人不开心的事,在下班的路上遇到元元妈妈。她说:刚才孩子回来不开心。于是就询问原因。可是孩子怎么也不肯讲,后来被逼急了。元元说:我不能说的,因为陈浩雨说如果我说了就会再打我,打得比今天更严重。元元妈妈感到事态的严重性。马上找到了我。我说:这样威胁人是不好!但是我还是需要调查一下前因后果的,明天我会处理这件事的。元元妈妈也比较满意地回家了。我打了个电话给竟成妈妈,让陈浩雨妈妈向陈浩雨了解一下情况再给我答复。第二天,一早上元元妈妈告诉我更严重的事情,昨天陈浩雨在元元肩膀上还咬了一口。是在帮孩子洗澡时才发现的。我很抱歉地向元元妈妈道歉,答应她等陈浩雨来后会妥善处理这件事的。陈浩雨奶奶来后,我给她看了元元肩膀上的牙印。她非常生气,狠狠地打了陈浩雨。被我劝住了,我想暂时不能处理,让老人家冷静下来再说。我仔细询问两个孩子情况后,我和陈浩雨妈妈通了电话。她叙述了她所了解的情况:陈浩雨在上课的时候把脚伸到元元那边,元元就打他了。元元打他他就还手了。从她的口气中我听出她还没有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我就把陈浩雨威胁的话和元元肩膀上的牙印告诉了她,她表示不相信这回事。我让她回去后再和孩子说一些道理,明天主动向元元及元元家长道个歉。第二天,陈浩雨奶奶告诉我们说昨天陈浩雨爸爸妈妈狠狠地打了一顿。并和陈浩雨一起等到了元元他们来,诚恳地向他们道歉。元元妈妈大度地说:孩子间打打闹闹本来挺平常,希望陈浩雨和我家元元还做好朋友。

情况分析与措施:有专家说:“说谎作为一种性格因素,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也许,很多家长都认为说谎不是件好事,但从心理学角度讲,撒谎的孩子在心智上比不会撒谎的孩子更高。孩子说谎,作为家长要正确理解并加以引导。”——事实证明,无论你如何教孩子,他们迟早会对你说谎。孩子愈大,谎话越多也越高明。像陈浩雨妈妈就是有点过于紧张了。

即使孩子有时会无意说谎,要教孩子成为一个真诚正直的人,家长应善待他的谎言,根据不同情况客观分析,对他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即使孩子有了错误,只要说了真话,就应肯定他的做人之道,并引导他不断地完善自己;不用打骂、惩罚、斥责等消极方式对待孩子,或避免他以谎言应付家长。教孩子认识、适应社会。在当今多元化的环境中,要学会适应多样化的人际关系。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技巧,但决非谎言。所以,虽然谎言的标准也会随时代而变化,但待人处事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做人标准。家长不要做出极端的反应。家长要向孩子说明,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错误。一旦发现孩子说谎,不要训斥,而是若无其事,可以在他面前有意识地表扬朋友的孩子做错了事,诚实地讲了出来就是好孩子,就能得到原谅,以此来诱导。一般情况下,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往往都会主动地讲出来。

总结:通过陈浩雨的事例,使我总结了在促进幼儿创造能力发展方面可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首先,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融入到有意识的环境创设、针对孩子的游戏需要所做的动态环境调整以及和幼儿有意义的互动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在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中,教师为了和幼儿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有时需要成为一个富有童心、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游戏的大孩子。

二、其次,教师对幼儿游戏中的创造性行为可以有所评价,孩子拥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因而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不尽相同。对孩子来说,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纠正这样一个错误认识,即与众不同的创造。实际上创造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与众不同的创造,另一种是自己没有做过的(但并不代表别人没有做过)、在自身原有基础上的创造。对幼儿来说,后者对幼儿个体的发展更具重要意义。

 

 

 

 

 

 

 

 

 

 

 

 

 

 

 

 

 

 

 

幼儿跟踪记录

时间:2009年2月~6月

姓名:徐玲

班级:中(2)班

情况介绍:徐玲是我班里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平时表现积极上课时不会积极举手发言,更不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同伴交往

实录:一天早上,来园谈话后,我正在请值日生,当问:“谁愿意做今天的值日生”时,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徐玲也畏畏缩缩地举起了小手,我连忙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请他来做今天的值日生,他显得很高兴。喝牛奶、午餐时他都忙着分牛奶、分小勺;…放学前,我在大家面前表扬了他,小朋友们也为他鼓起了掌,徐玲露出了羞怯的笑容。

情况分析与措施:从那以后,我发现徐玲能主动参加活动了,积极性也提高了。由此,我想到了集体活动对幼儿的心理素质的影响,在集体活动中应该更加注意让幼儿获得成功,有愉悦感。

实录:一段日子过去了,在一次表演活动中,王艺文居然举手好几次,而且每次的表现都很棒。大家都为徐玲的进步而高兴,徐玲也逐渐活泼开朗了,与同伴、老师间的交往也多了。

情况分析与措施:集体生活中的值日生工作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幼儿在集体中,往往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当他们完成某一项工作时获得了体验,也增强了其自信心,当他再度面临问题时,便能充满自信地克服困难。

总结:看着王艺文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看来,集体生活中的值日生工作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其自信心

幼儿跟踪记录

时间:2007年3月~6月

姓名:陈文宙

班级:大(3)班

情况介绍:陈文宙是一个聪明可爱、又调皮的孩子。平时的他脸上一直笑嘻嘻的,而在他感兴趣的活动中确一脸的专注。

实录:今天和往常一样我讲解好了关于围棋的内容试着让小朋友来进行比赛。我说游戏开始,陈文宙就飞快地跑到座位上,一边找朋友进行比赛,一边嘴里自言自语:“我一定能成功,我是勇敢的。如果我失败了,那我就重来。“声音抑扬顿挫的,然后就看见捧着围棋和小朋友进行比赛了。

情况分析与措施:使孩子从小正视胜利与失败,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真正含义。当赢了小对手时,教育孩子不要忘乎所以,欣喜若狂,要想到自己也有输的时候,并懂得如何安慰对手;当输了棋后,小棋手应当在复盘中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由此,孩子们在不断的输棋赢棋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实录:在今天的户外活动中,孩子们正在玩攀登架。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往上攀爬着,谁都想第一个攀到顶尖,取下独一无二的“王冠”。别看班的孩子年龄小,他们也知道竞争、也知道比赛。皓皓和大家一样,都在努力地向上攀爬着。突然,祺祺小朋友“啊哟”叫了一下,原来他一脚踩空,踏入了空格中。其他孩子见状,都象没看见似地,只有旁边的陈文宙伸出了援助之手,拉了祺祺一下,并关心地说:“把脚拉出来吧。”于是,费了好长一段时间,祺祺才在陈文宙的帮助下,把脚从网格中伸了出来。

情况分析与措施:“把脚拉出来吧。”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说明陈文宙已经会关心同伴了。特别是在比赛的过程中,他宁愿舍去王冠也要帮助祺祺,这是多么地不容易呀。我真为陈文宙能有这样的举动感到高兴。

总结:很高兴,陈文宙在本学期结束时,和刚来的时候简直判若两人。以前的陈文宙 在班中喜欢霸道,常常独占自己爱玩的、想玩的玩具;并且酷爱模仿动画片中的 暴力行为,对同伴时不时地又打、又抓、又拉、又咬。我们还努力营造了一个宽松、 民主的心理环境,让孩子能愉快地接受老师、同伴的建议,使孩子能形成积极情 绪和经验,善待他人。

 

 

 

 

 

 

 

 

 

 

 

 

 

 

 

 

 

幼儿跟踪记录

时间:2007年3月~6月

姓名:徐诗意

班级:大(3)班

情况介绍:徐诗意是我班一个聪明可爱、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平时的,脸上一直是笑嘻嘻的,而在他感兴趣的活动中却是一脸的专注,学习起来也很认真;有时很可爱,但有时也会很调皮;好奇心很强有点嫉妒心理

实录:自由活动时,毛毛哭着跑过来,“徐诗意咬我”,只见毛毛手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毛毛哭了,也都跑过来看热闹。这时陈悦也跑来告诉我“徐诗意打我,还抢积木”。但见小龙若无其事,正在玩刚才抢来的积木。看到这种若无其事的样子,真是又气又好笑。

情况分析与措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家访。经过家访,才知道他一直是由店里的阿姨领着,父母平时忙着经营生意,很少回家,对孩子的关心尤其不够。

实录:活动镜头一:在回教室的路上,有一位幼儿不小心滑倒了,徐诗意看见了,马上来了精神。不是去拉他,而是趁势也滑了下去,压在那位小朋友身上,其他幼儿也学的样,一起跟着压下去,使得最下面的小朋友哇哇大叫。
活动镜头二:午休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在看书,
徐诗意也很喜欢看书,他拿着书翻翻这儿翻翻那儿,哗啦、把书给撕坏了,有小朋友报告老师:“老师,徐诗意把新书给撕坏了”。 徐诗意一脸无辜的说:“不是啊,我翻翻它就坏了”。

情况分析与措施:1、好奇心很强。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看好玩的、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动物,对他的吸引力非常强,他会很认真地听讲故事,有的东西他们总想弄个明白,因此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图书也撕坏了。如午睡时听到响声就想弄明白是什么在响。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2、有点嫉妒心理。小朋友都有点羡慕和嫉妒的心理,比如看到别人有好看的好玩的东西时,希望自己也能有。当小朋友做好或睡好了的时候,只要看到有个别小朋友没做好时,就会问:“他怎么不睡好的?”

总结:经过一学期中徐诗意的自身努力,在各方面都有可喜的改变,特别是在自控能力、和同伴的关系及做错事能及时承认与改正方面,都有了令人欣慰的进步。基于徐诗意的转变,我决定结束对的跟踪观察记录。但是对的关心不会结束,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帮助向更和谐、更完美的人格方向发展,让这个可爱的孩子茁壮成长!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74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