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当前大学生离职率高达46%,网络调查主要原因是薪资待遇不高和对工作不满意。有人说离职见人品,有人说公司格局不高,你怎么看?
当前,大学生离职率高是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主要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
主观原因:一是当前大学生多是“90后”或者“00”后,他们的成长环境优越,生活压力小,就业观念向“先就业,再择业”转变,渴望从中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二是很多“90后”或者“00”后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对职场和自身能力缺乏认知而不断尝试跳槽。
客观原因:一是部分企业没有如实介绍工作内容、工作强度等,员工入职后产生心理落差。二是部分企业用低工资聘用毕业生,没有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三是新兴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新兴职业,就业方式更灵活、工作形式更活泼,“90后”或者“00”后有更多选择机会。四是部分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学生迫于压力随便就业。
大学生跳槽是求职的选择,是其本身的自由。但是如果频繁跳槽,可能就会存在盲目性,对大学生本身以及企业而言,都不是最佳的选择。我之前也是一名大学生,我当时更倾向慎重择业,一旦做出选择,就为此努力奋斗。
对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培训和就业指导;大学生个人应当明确自身的求职意向和动机;家庭成员应当帮助刚毕业的大学生,给他们提出更多的建议。
我此次报考xx岗,是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的,我之前从事与xx相关的工作,经验和阅历都具备,在今后的的工作中,我将xxx。(表明自己的职业忠诚度)
第二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培育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指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将传统农民从土地里解脱出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直以来由于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务农收入较差、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当农民基本不会成为多数人的就业选择。不管是从确保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都应该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核心则在于人。只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才能真正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让农业成为体面的职业,吸引青壮年从事农业,乐当农民,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国家重视,政府扶持,通过专业的培训指导,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激发农民创造力,提高农业生产力。
但是当前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培训难度大、参训人数有限、规模化经营难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
立足当下,我们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吸引更多的新生力量回归农村;第二、加强产业扶持、土地流转、财政补贴、社会保障等政策支持;第三、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管理,探索新的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第四,重点面向农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宣传,引导更多年轻人投入新型职业农民的队伍。
第三题:单位新来的小王刚开始热情满满,后来逐渐感到工作单调乏味,心里认为与前期憧憬相去甚远,感觉落差很大,领导让你劝说他,你如何做?请现场模拟。
首先,对小王给予充分理解,刚到新的单位,不适应,与之前预想的状况不一样,薪资待遇不如以前,方方面面问题的存在,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换作任何人都会有这样想法,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为朋友也应该理解他的内心纠结,给予关心。
我会劝解小王,既然做了选择就不要轻易改变,不要焦虑过度,不然还会做出错误的选择,需要冷静对待。
我会给予小王几条建议,第一,暂时冷静客观进行分析考虑;第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熟悉工作,发现其中的乐趣;第三,注重和其他同事沟通交流工作方法和经验,扭转自身的片面认识;第四,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寻求建议,可以请求领导给指点迷津。我也希望他走好人生的道路,做出正确的决定。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