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判断题(10道题,每题0.5分,共5分)
···
第二题:单选题(50道题,每题1分,共50分)
1.“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A.袁隆平 B.吴孟超 C.张钦 D.黄超
答案:A。
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下列哪项行为属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
①某街道党工委书记孙某为了迎接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的督导检查,带领工作人员连夜突击更换上级单位早已要求更换的扫黑除恶宣传海报。
②某县住建局干部吴某为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报送某项工作整治方案,在互联网上搜索到外省某市相关工作方案,略加改动作为本县整治方案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③某社区党支部书记毕某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安排他人代写个人剖析等相关材料。
④某区脱贫办副主任李某为迎接市里脱贫攻坚工作检查,要求各乡镇驻村第一书记按照提前制定的工作清单拟定“标准答案”,入户辅导贫困户如何回答上级检查提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拓展:以下属于形式主义表现的是( )。
A.文山会海、花拳绣腿 B.高高在上、漠视现实
C.贪图虚名、弄虚作假 D.知行不一、不求实效
答案:ACD。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
3.机关领导人在公文落款处签写姓名或加盖签名章的环节叫做( )。
A.签发 B.签署 C.复核 D.批办
答案:A。
4.从所给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A B.B C.C D.D
答案:C。题干每个图形都含有封闭区域,考虑封闭区域数。从每行来看,封闭区域数构成等差数列,应选择封闭区域数为7的图形。
5.路长1000米,甲乙一天修5米,工作三天休息一天,后面又增加了工人,每天修2米,一共要多少天才能修完
6.选项中包含4个图形,其中有3个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有1个例外,请将它找出来。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答案:C。位置类的旋转问题,题干中的4个图形中选项A/B/D均为同一图形旋转而来,C是另外一个图形。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的是( )。
A.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B.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C.彩票公益金 D.住房公积金
答案:D。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不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
······
第三题:多选题(5道题,每题1分,共5分)
1.“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三保障”是保障( )。
A.饮水安全 B.义务教育 C.基本医疗 D.住房安全
答案:BCD。
···
第四题:大作文(40分)
材料:彭德怀同志曾说:“我彭德怀参加共产党,党给我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问题:请你以“不怕苦能吃苦”为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政论文。
从党史中学习“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
红军长征时期,常常要面对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温饱问题。在找不到任何食物的情况下,任弼时和警卫员李少清将皮带切成若干段,放到锅里煮后用以充饥。虽然味道难闻、难以下咽,但他们却风趣地称之为吃“煮牛肉”。长征胜利后,吃剩下的半条皮带被保存下来,成为红军将士不畏艰险、笑对困难的历史见证。
回望百年党史,不怕苦、能吃苦、能战胜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这样描述红军艰难困苦的生活:“现在全军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支撑红军不仅战胜了艰苦自然环境,也一步一步从艰难形势中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今天,尽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各方面条件都改善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苦干实干的作风,依然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
苦是对环境、形势、局面的一种描述,也是对人意志品质的一种检验。在吃苦中可以涵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吃苦中可以磨炼坚强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在吃苦中可以锤砺能力、增强毅力。彭德怀同志曾说:“我彭德怀参加共产党,党给我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焦裕禄同志在河南兰考工作期间,风沙最大的时候就是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暴雨最大的时候就是冒雨涉水、防止灾害的时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成就了共产党人的光辉风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是伟大事业的砥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遇到了种种艰难险阻,我们的事业成功都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取得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可谓一穷二白、条件艰苦,广大党员不怕苦、甘吃苦、能吃苦,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快速兴建起工业体系,还研制成功了“两弹一星”等国之重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经济发展连续多年稳中有进到民生事业再上新台阶,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无一不是党和人民披肝沥胆艰苦奋斗的结果。
如何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还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艰苦、战胜艰苦、驾驭艰苦的决心和本领。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实践启示我们,越是面对艰难困苦,越不能退缩让步,越需要激发非凡定力和必胜勇气。不畏艰苦、不避艰苦,适应艰苦、战胜艰苦,通过吃苦锤炼党性、砥砺初心、提高能力、建立功业,才能不辜负新时代,创造新辉煌。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党员干部不仅要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更要艰苦奋斗在前、奉献担当在前。砥砺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新的更大的奇迹靠奋斗者来书写。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