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共40道题,40分)
考察内容主要涉及行测逻辑判断、逻辑推理、数量运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史教育、本地时政、文学,地理、经济等。
文学作品(汉宫秋,西厢记,牡丹亭,还有一个,王昭君,李湘君,崔莺莺,还有一个);考了三道左右的生物题。
1.发生在西双版纳州的第一次战役和最后一次战役是哪个?西双版纳州全部解放。解放云南的最后一仗,发生在今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镇(时称南峤县),时间是1950年2月16日,农历的大年三十。此战,国民党26军93师278团1000多人在南峤机场被歼,至此,云南境内国民党军团以上建制部队全部被消灭。
2.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划时代的浪漫主义杰作是( )。
A.《汉宫秋》 B.《牡丹亭》
C.《窦娥冤》 D.《西厢记》
答案:B。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牡丹亭》。
拓展:元代纪君祥的剧本是( )。
A.《牡丹亭》 B.《汉宫秋》
C.《西厢记》 D.《赵氏孤儿》
答案:D。
3.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丽娘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下列品与上述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西厢记》一《汉宫秋》一《桃花扇》一《牡丹亭》
B.《西厢记》一《桃花扇》一《汉宫秋》一《牡丹亭》
C.《汉宫秋》一《桃花扇》一《牡丹亭》一《西厢记》
D.《汉宫秋》一《牡丹亭》一《桃花扇》一《西厢记》
答案:C。王昭君是马致远《汉宫秋》中的人物,李香君是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人物,崔莺莺是王实甫《西厢记》的人物,而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的女主人公。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共20道题,30分)
考察内容主要涉及乡村振兴、好干部标准、党章党规、三会一课、宪法、问责、中国共产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八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这个会议考了几个知识点;疫情防控对应的核算知识;党史;西双版纳州情考了好几个,比如西双版纳州五年目标等内容。
还考到行测逻辑判断推理、数学运算;地理知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好干部标准的是( )。
A.信念坚定 B.为民服务 C.勤政务实 D.清正廉洁
答案:ABCD。好干部“五条标准”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2.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目标,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大力推进边境小康村、抵边村镇和抵边农场生产队建设,不断夯实发展根基,厚植发展潜能,持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3.下列属于西双版纳州五年目标的有( )。
A.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达到新水平
B.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得到新提高
C.世界旅游名城建设取得新进展
D.高效率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答案:ABCD。“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后五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达到新水平。边疆治理效能更加提升,各级各类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各民族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更加巩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牢靠,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在践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体现担当、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得到新提高。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绿色经济占比明显提高,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成为普遍形态。
--对外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云南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进一步提速,口岸(通道)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与周边国家地区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机制不断健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重大战略的能力显著增强。
--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成效更加明显,全州经济总量有较大增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显著提升,富有西双版纳特色的特色生物、旅游文化、健康养生、商贸物流产业兴旺发达,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明显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品,资源优势更加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全面提升。
--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快速化、多通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健全,能源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优化,油电气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现代水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5G网络覆盖所有县市,物流网体系更加便捷高效,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世界旅游名城建设取得新进展。“文、旅、边、城”战略支撑更加坚实,构建文化旅游融合、传统旅游创新、边境旅游发展、城市旅游服务平台取得新成效,世界遗产泼水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高A级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系列品牌创建取得新突破,高标准打造全域旅游样板、高水平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取得新进展。
--高效率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更加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走向共同富裕迈出更大步伐。
第三题:论述题(共1题,30分)
材料1: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疫情。
材料2:习近平总书记说:“干部政治上过不过得硬,就要看关键时刻靠不靠得住。总体看,在抗疫斗争中我们的干部队伍是好的,是经受住考验的,但也有少数干部表现不佳甚至很差。有的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畏首畏尾,什么都等上面部署,不推就不动;有的疲疲沓沓、拖拖拉拉,情况弄不清、工作没思路”。
材料3:西双版纳州委十届八次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和恢复发展经济。
问题:结合材料,围绕“弘扬抗疫精神,展现使命担当”,谈谈你的看法,不拘泥于材料,600字,30分。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展现基层使命担当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使命担当。”全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孕育出了催人奋进的“实干尽责、团结奉献、勇于敢当、敢于斗争”的伟大抗疫精神。这一“精神灯塔”,为广大干部展现使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要实干为先、守土尽责,大力弘扬实干尽责精神。“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要强化大局意识,走到群众中去,全面掌握情况,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强化实干担当,把抗疫这堂“大课”的思想精粹内化于心,做新时代的搏击者。要万众一心、无私奉献,大力弘扬团结奉献精神。“左右齐心者强,上下同欲者胜。”要服从指挥调度,与党和人民一条心,闻令而动、义无反顾、冲锋在前。要不计小我,无私奉献,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着力解决好群众的现实困难,将无私奉献精神染成党员干部的人生底色。
要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大力弘扬斗争担当精神。“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底气要足,不断凝聚和增强执政为民的底气,发扬斗争和担当精神。腰杆要硬,要秉公而断、不徇私情,守住做人、处事、用权的底线。作风要实,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精神引领航向,使命呼唤担当”。基层干部要切实把抗疫斗争焕发出来的担当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斗争精神,转化为建设新时代富裕美丽开放幸福西双版纳的强大动力,在实现百年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战中放飞梦想!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