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面对法院工作压力较大,你将怎么办?
各位考官,由于法治土壤的贫瘠,司法还缺乏应有的公信,不断增长的案件数量,也使法官面临的办案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一些暂时无法克服的因素,法官的职业保障还远远不够。事实上,我对法官这份职业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沉淀的过程,最初只是单纯地认为法学院毕业理所当然应该选择到法院工作,但一路走来,当初所选择的谋生饭碗早已注定成为一生的职业,岁月的积累也让我不断思考法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众所周知,扎实的法学知识、丰富的审判经验、良好的职业操守是一个合格法官的基本素质。放眼身边,具备这些素质的同仁比比皆是,但我始终觉得与社会的需要相比,我们还缺少点当今时代渴望和呼唤的一种情怀, 这就是法官面对压力时的责任、良知和勇气。
1、饱含情怀,释然压力。“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要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多考虑当事人,少考虑自己,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情怀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坚守这份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就能将继续珍惜有限的工作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中,释然面临的各种压力。
2、积极工作,减轻包袱。审理案件、处理社会的矛盾纠纷,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法官的光荣为神圣的职责。面对日益增多的案件,面对新的审判工作形势,我们要积极应对。而为自己减轻压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将自己手中的案件,在审理期限内审理完毕。如果老的案件没有审结,新的案件又源源不断地分来,压力只会越来越大,长期以往就会将自己压垮。因此唯有积极工作,将自己的工作任务一一解决,才不会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的骆驼。
3、善于计划,乐于总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 天之计在于晨。作为即将步入法院的新人,对所在审判庭的工作要善于安排,年中的工作要点是什么,上半年重点抓计划部署,下半年重点抓推进落实。对开庭、调解、写判决书、送达等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4、虚心学习,勤于思考。法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审判工作形势,才能在审判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智力支持,.达到以智取胜,事半功倍的效果。法官只有勤于思考,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司法能力,面对困难才不会无所适从惶恐不安,面对难题才能够游刃有余,面对压力才能坦然面对。
5、避实就虚,以柔克刚。在处理案件过程中遇到当事人的情绪特别激动,有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要善于做工作,要耐心细致。在处理棘手问题过程中,要讲究战术,避实就,以柔克刚,出奇制胜。
6、及时汇报,争取支持。在工作遇到压力,要及时向领导汇报,这不是将矛盾。上交,而是寻求领导的智力支持。领导站的高度、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深度都与普通工作人员不一-样,许多棘手:的问题都能够在领导的关心下迎刃而解。
第二题:请你谈一谈如何做好法院文字综合工作?
在工作的8年里,我一直与文字在打交道,上到每年的法院工作要点、各类汇报材料,下到一般的审判信息、法院宣传稿件,常常在写,天天在改,不是正在写,就是在写的路上,加班写更是家常便饭。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我认为写好文稿写作需要做到四个方面:
1、强化政治学习,提高写作觉悟
作为一名文字综合工作人员,我将始终坚持学习政治理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学习优秀法官的先进事迹,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通过实实在在的学习积累写作素材。
2、强化业务学习,提升写作水平
知识就是力量,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作为法院研究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有扎实的写作基础至关重要,而司法统计分析等专业文章的写作又离不开业务知识。我将学习高法网站,领导讲话稿,案例指导等内容,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通过学习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汲取精神食粮,丰富自我,提高自己立足法院干好工作的本领。此外,我通过经常读报纸、看其他法院的信息来揣摩写作的技巧,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司法统计等的写作能力。这一年来,通过我的努力,我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程度地提升。
3、强化工作态度,立足本职工作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每--位文字工作人员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自己份内的工作主动干好、上级机关 安排的工作必须做好、领导交办的事情想法办好、同事求助的事情尽力办好。
4、强化规章制度,严谨工作作风
在今年,我严格遵守政法机关教育整顿活动的要求。能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在思想上保持警钟长鸣,不做任何违法违纪的事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法院清正廉洁的形象。并且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较好地处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
各位考官,每个人都在探求生命的意义,个人认为最大的意义在于认真做事、真诚待人、乐于奉献。我用文字在心田上耕耘,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工作上的多多少少、游历间的种种感受。此生惟愿与文字为伴,与法治进程为伍,带着公平正义和文字不断走向远方!
第三题:你为领导草拟学习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精神的重要讲话,你将如何谋篇布局?
为领导写好学习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精神的重要讲话,我打算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历史演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这三个方面写作。
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历史演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发展。我将写到:坚持和强化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既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全面依法治国”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征程。从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 “实行依法治国”,到党的十八大之后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党坚定不移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也由此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征程。“ 建设法治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跨越。从建设法治国家到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转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现了新跨越。“ 建设法治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领域新拓展。从改革开放初期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历史性转变,都充分
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一方面,要把善治放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把握,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加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另一方面,要把善治置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大格局中来推进,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2、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我将从十个坚持方面解读这个内涵: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处理好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3、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对于这点,我准备以下几个方面向全体干警提出要求:准确把握人民法院的政治属性,毫不动摇把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最首要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最根本的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与法治的关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最重要的是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人民法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不折不扣落实。要深刻理解人民法院的人民属性,毫不动摇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强化司法公开、司法公信、司法高效、司法权威,实现看得见的公正、信得过的公正、等得起的公正、能实现的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通过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化诉讼制度改革、统筹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进一步创新提升诉讼服务功能水平,大力推进诉讼服务中心现代化建设,加强智慧法院和信息化建设应用,完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切实转变和改进司法作风,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要深刻理解人民法院的法治属性,毫不动摇把法治方式作为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基本方式,做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统一, 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相统一, 个案公正与整体公正相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要深刻理解人民法院的社会属性,亳不动摇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职责,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服务保障吉林振兴发展,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加强法治人才培养。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