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单项选择题(30道)
1.2021年,我们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 )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
A.十三五 B.十四五 C.七五 D.八五
答案:D。2020年是“七五”普法的收官之年和“八五”普法的启动之年。“七五普法”是指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
2.开创“贞观之治”的是( )。
A.唐太宗 B.唐高祖 C.唐玄宗 D.唐肃宗
答案:A。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3.某单位向上级机关的拨款申请,应当使用( )文种。
A.请求 B.申请 C.报告 D.请示
答案:D。“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不需要批准答复。而“请示”则需要上级批准答复。这里,需要上级机关做出批准答复,所以应该用“请示”。
A.报告 B.批复 C.申请 D.议案
答案:A。请示的的行文方向是上行,批复属于下行文,报告属于上行文,议案一般认为是平行文。申请不是法定的公文文种。
5.公文落款中成文日期的正确写法是( )。
A.二0二一年一月一日 B.2021年01月01日
C.2021年1月1日 D.2021.1.1
答案:C。《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6.批复的特点不包括( )。
A.被动性 B.针对性 C.权威性 D.主动性
答案:D。一、行文具有被动性:批复的写作以下级的请示为前提,腔缓森它是专门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先有上报的请示,后有下发的批复,一来一往,被动行文,这一点与其他公文有所不同;
二、内容具有针对性:批复要针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同意或是否可行的态度,批复事项必须针对请示内容来答复,而不能另找与请示内容不相关的话题。因此批复的内容必须明确、简洁,以利下级机关贯彻执行;
三、效用的权威性:批复表示的是上级机关的结论性哪宴意见,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答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得违背,批复的效用在这方面类似命令、决定,带有很强的权威性;
四、态度的明确性:批复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不能有模棱两可的语言,使得请示单位不知道如何处理。
7.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
C.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
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
答案:D。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故A错误;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且自身能够电离出离子,故B错误;氧化钠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氧离子,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故氧化钠是电解质,故C错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形容( )的诗句。
A.泰山 B.庐山 C.黄山 D.华山
答案: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形容泰山的诗句。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为五岳之首。
9.策划武昌起义的革命党领导人是( )。
A.黄兴 B.黎元洪 C.蒋翊武 D.孙武
答案:D。
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和这句话相关的节日是( )。
A.端午节 B.重阳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答案: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作。“婵娟”这里指月亮,说的是我国的“中秋节”。
11.18世纪欧洲文化的中心是( )。
A.罗马 B.巴黎 C.印度 D.希腊
答案:B。在启蒙思想的发源地,法国有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一大批思想家,这也使得法国成了十八世纪欧洲的文化中心。
12.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是( )。
A.《茶叶加工》 B.《物种起源》
C.《茶经》 D.《神农本草经》
答案:C。唐朝陆羽所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前后经历了近30年时间,全面系统总结了至唐朝中期的茶文化民展经验,全书共7000余字。分上、中、下三卷共10章,内容涉及茶叶的起源、生产品饮、茶具、产地等各方面,是一部划时代的茶业专著,陆羽被后世尊称为“茶圣”。因为《茶经》、世界公认中国是茶叶的发祥地。
13.2020年12月8日公布的珠穆朗玛峰最新“身高”是( )。
A.8844.43米 B.8848.86米 C.8848.13米 D.8848.48米
答案:B。
14.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大剂量服用后,尿液可能呈黄色的药物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答案:B。口服维生素类药物可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促进病损愈合,在溃疡发作时给予维生素C,0.1~0.2g,一日3次,复合维生素B,每次1片,一日3次。
复合维生素B……不良反应:大剂量服用可出现烦躁、疲倦……尿液可能呈黄色。
15.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氧化的物质是氧化剂
B.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还原剂对应的产物一定是还原产物
D.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答案:B。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即被还原的物质是氧化剂,故A错误;置换反应中一定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还原剂对应的产物式是氧化产物,故C错误;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时,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该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故D错误。
16.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政治近代化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
A.发展了资本主义 B.促进了“西学东渐”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封建制度
答案:C。
17.党的( )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A.思想建设 B.政治建设 C.纪律建设 D.组织建设
答案:B。
18.其余还涉及哲学类题目,比如:对人工智能有人认为好,但也有人说不好,这反映了什么?还有地震反应等题目。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共5道题)
1.“上海精神”包括( )。
A.互信互利 B.平等协商
C.维护地区和平 D.尊重多样文明
答案:ABD。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它不仅是上海五国机制的基础,也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灵魂。
2.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包括( )。
A.锻炼了我军现代化的作战能力,提高了我军的军事指挥水平
B.为我国此后60余年来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和平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国防建设,推动了军队的现代化
D.树立了新中国的形象,打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信邪、不怕鬼的强大威势
答案:ACD。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给予朝鲜人民以有力的支援,对于保卫新中国的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场战争继抗日战争之后,再次结束了外敌深入国土肆虐恣行进而导致我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历史,而且树立了新中国的形象,打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信邪、不怕鬼的强大威势,锻炼了我军现代化的作战能力,提高了我军的军事指挥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国防建设,进而为我国此后70年来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和平良好的周边和国际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新中国真正站立起来的时候,这至今都对保障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3.下列属于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的是( )。
A.《哈姆雷特》 B.《奥赛罗》
C.《李尔王》 D.《罗密欧与朱丽叶》
答案:ABC。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一般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正剧。他的代表作有喜剧《威尼斯商人》,悲剧《哈姆雷特》,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仲夏夜之梦》。
4.恩格斯宣言“历史也是由当时的情况决定的”,体现了理论的( )
A.客体性 B.绝对性 C.条件性 D.固定性
答案:AC。
5以下( )体现了我国深化改革扩大改革开放的举措。
A.持续扩大新一轮改革开放
B.推行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C.推行“一带一路”建设 D.参与经济全球化建设
答案:ABCD。倡导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捍卫经济全球化,表达出改革开放毫不动摇的坚定意志。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为适应国际经济新格局的新变化,中央总书记提出这个战略构想,不仅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同时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三题:判断题(15道)
1.电磁波的传播需要特定介质。答案:错误。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是以变化场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的,这样就说明了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只要存在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就可以了。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光的传播也不需要介质的。
2.三个代表是立党之基。答案:错误。“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已不适用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答案:错误。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所以,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上看,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二、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三、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四题:论述题
1.就业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因素,请论述如何保障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10分。
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就业扶贫作出重要论述,强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一、明确就业扶贫工作方向。确定就业扶贫要坚持鼓励就地就近就业和推动劳务输出并重的总思路,形成发展扶贫车间吸纳、支持返乡创业带动、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的促进贫困劳动力增收的四条渠道。
二、建立就业扶贫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精准帮扶机制,开发建设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开展精准识别、精准服务。二是建立工作调度机制,按月统计就业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开展通报。三是建立专项服务机制,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中将贫困劳动力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在全国助残日、全国扶贫日组织开展专项活动,集中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
三、完善就业扶贫政策体系。研究专门针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精准帮扶政策,对发展扶贫车间吸纳、支持返乡创业带动、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设置专门的支持政策措施。
四、创新就业扶贫措施做法。在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方面,创新设立扶贫车间、就业驿站、社区工厂、卫星工厂等就业创业新载体;在引导外出就业方面,探索省内劳务协作、重大项目与贫困县结对子等劳务协作新渠道;在托底安置方面,开发助残员、护理员、护林员等各类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在就业服务方面,探索开展远程招聘、定向共享岗位信息等多种服务手段。
2.谈谈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10分。
《***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明确,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面对社会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的新变化,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新情况,面对世界范围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的新挑战,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五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1: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壮大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意见》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我国信息消费快速发展,正从以线上为主加快向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形态转变,网络提速降费深入推进,消费主体不断增加、边界逐渐拓展、模式深刻调整,带动其他领域消费快速增长,已成为当前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领域之一,对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和引领产业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
《意见》指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信息消费环境,进一步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加速激发市场活力,积极拓展信息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扩大信息消费覆盖面,加强和改进监管,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打造信息消费升级版,不断释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2: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演进升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更加深入,消费从“信息的消费”扩展到”信息+消费”,实现从线上为主的消费向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形态转变,消费主体不断增加、边界逐步拓展、模式深刻调整。
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我国信息消费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一是3G时代下,以“纯线上、信息的消费”为主要特征的1.0发展阶段,信息服务和产品本身的消费占主导。二是4G时代下,以“线上+线下、信息+消费”单向融合渗透为主要特征的2.0发展阶段,融合消费处于多场景的培育成长期。三是5G及新基建时代下,信息消费逐步迈向以“线上与线下、信息与消费”双向融合渗透为主要特征的3.0发展阶段,融合消费迎来全场景的深度拓展期,消费模式将持续衍生发展。
问题1:结合材料和实际概括新时代信息消费的新特征。8分。
新时代信息消费的新特征:一、信息消费群体持续扩张;二、信息消费边界不断拓展;三、信息消费场景实现全覆盖;四、信息消费理念加速变革。
问题2:结合材料和实际就如何促进和扩大信息消费提出建议。12分。
要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和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激发消费活力和潜力,持续壮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夯实信息消费基础。推动出台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制定发布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加快建设一批信息消费示范城市,鼓励地方加大工作力度,激发信息消费发展动力,实现特色化发展。推动建立完善信息消费监测评价机制,动态监测信息消费发展态势,及时反映信息消费各领域的变化情况。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遴选出一批发展前景好、示范效应强的项目,形成各类新型信息消费应用,丰富数字内容和服务,改进提升用户体验。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大力推动开展企业上云,支持企业利用云计算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云计算在各行业的应用深入与普及,积极打造数字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新优势。加快关键急需标准制定,推进完善ITSS标准体系框架,引导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快打造“互联网+”环境下的综合集成服务能力,发展“平台+生态”、“线上+线下”、“产品+应用”的服务模式,增加中高端信息产品服务供给。加强对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产业前沿研究,促进技术产品走向成熟。
三、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持续优化消费环境。组织开展信息消费城市行、体验周等各类活动,提高消费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扩大信息消费覆盖范围和影响力。面向重点人群开展信息技能培训,广泛普及信息应用、网络支付、风险甄别等相关知识,提升消费者信息技能。筹划开展信息消费创业创新系列大赛,进一步激发信息消费领域“双创”活力,推动内容创新、受众创新、产品创新和传播创新。依托中国信息消费推进联盟,整合产学研用各界资源,促进业界交流协作,编写发布信息消费白皮书、年度发展报告、信息发展指数等系列研究成果,持续优化信息消费发展环境。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