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
2022-08-04 | 阅读:1292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

同志们: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坚持一卷、二卷、三卷人民至上的主线,以我们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的使命之誓,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的动力之源,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价值之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初心之诺,展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胸怀人民、为民担当的人民至上立场,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坚强党性。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人民至上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必须一以贯之的最大党性。

一、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的最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政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活动的本性和特性。人民至上即人民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属性。《共产党宣言》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和维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其党性与人民性是统一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二、人民至上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党性集中反映了人民至上,党性与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强调的党性,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人民至上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宣布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党以来,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建国后历次整风整党、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全党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再到党史学习教育;从两个务必”“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从作风建设抓起,从中央政治局做起,压实两个责任,开展政治巡视工作,打虎灭蝇,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由此看出,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至上。

(二)党的初心是人民至上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顺应历史潮流,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充分体现了党的人民情怀和历史担当。从革命时期的《井冈山土地法》、减租减息政策、到建国后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民群众的生活从吃得饱吃得好,到吃得健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抓精准脱贫,56个民族共圆复兴梦想。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统筹各方面力量,科学部署最严格、最彻底的管控和救治措施,精准有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扎实开展六保”“六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聚焦民生,首次网络征求意见,首次把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作为奋斗目标,首次专篇阐述民生,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可以说,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人民性是党性的外在表现。

(三)人民至上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高低的标准。邓小平同志说: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党章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不得谋求个人任何私利和特权。战争年代我是党员我先上,带动更多人跟我上,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党员向前一步”“此战用我,用我必胜,无数共产党员用鲜血和身躯铸就中华民族丰碑。习近平总书记郑重表示,自己做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监督,庄严承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州等地工作时,坚持深入群众开门问政。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参加各代表团讨论,到山西、湖北、新疆、海南考察,调查研究,问计于民,展现了爱民为民的深刻情怀,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不负人民是共产党员永恒的价值追求,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坚持党性。

三、在中国梦的实践中践行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它们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都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

(一)坚定四个自信,在淬炼思想初心中践行人民至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耀着人民至上的光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每个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学习,在学思践悟中树牢人民至上的理念,自觉增强四个自信,补钙强气,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自觉加强政治历练,任何时候不能忘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党的初心和使命铭刻于心,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奋斗的思想起点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笃定四个意识,在对党忠诚中践行人民至上。忠于党和忠于人民具有一致性。对党忠诚是党性锻炼的核心要求,也是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品格。党员干部必须系统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工作中,积极及时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觉执行党组织的重大工作部署;行动中,坚决执行党组织的决定,服从工作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面对困难、问题和矛盾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挺身而出,稳扎稳打地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加持久。

(三)站稳人民立场,在担当实干中践行人民至上。我们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需要党员干部起而行之,勇挑重担。我们要淬炼思想初心,坚定四个自信,带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密切联系群众,接地气、通下情,切实增强八种本领七种能力,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勇于担当,善作善为。要深入群众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时刻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放在心上,善于把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融入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坚持创新思维,尊重群众首创,坚持问计于民,科学决策,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增强系统性、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群众利益,相得益彰;准确识变、善谋善断,理清路子、开对方子,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全心全意、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温暖送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正当时。

(四)发挥头雁效应,在为民务实清廉中践行人民至上。廉者,政之本也。为民务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追求和根本指向。党员干部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要密切联系群众,用新媒体技术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及时回应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忧。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加强党务政务公开,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虚心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加强自律,要常温《党章》,怀德自重,自觉对照《党章》《准则》和《条例》检查自己言行,管好身边人,慎独慎微。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常怀敬畏之心,坚持底线,不打擦边球,不碰高压线,以律己修身的品格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赢得群众的良好口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笃定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对党忠诚,站稳人民立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践行新时代党性要求。

 

收藏:
点赞:
下载:4626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