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XX动员大会,目的就是要牢牢把握当今世界蓬勃兴起的低碳潮流,研究部署XX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动员全市上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加快掀起低碳发展的新热潮,打造率先发展的新优势,争创科学发展的新特色,为XXX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下面,我结合会议主题,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审时度势,更加坚定“低碳XXX”建设的信心决心
“低碳城市”,是指生产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和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我们提出建设“低碳XXX”,就是要积极探索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城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施政方式的低碳化,把XXX打造成为产业低碳节能、生活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低碳城市。全市上下一定要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准确把握“低碳XXX”建设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建设“低碳XXX”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1、建设“低碳XXX”,是顺应时代潮流、抢抓发展主动的现实之需。当前,全球范围正掀起一股史无前例的“低碳风暴”。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的世界气候大会,再到上海的世博会,“低碳”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规则;从来势凶猛的“碳关税”,到日益成熟的“碳市场”,再到积极推广的“碳标签”,“低碳”已成为引领全球生产生活的新航向;从丹麦的低碳社市建设,到日本的低碳社会行动,从英国的低碳城市规划,到美国的低碳行动计划,“低碳”已成为发达国家争相确立的新战略。可以说,当今世界对低碳发展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对低碳发展的探索力度前所未有,对低碳发展的投入强度前所未有。我国也将“低碳”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二五”规划鲜明指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从高碳向低碳的重大转变。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以上”的减排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面对扑面而来的低碳大潮,我们必须积极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加快建设低碳城市,大力实施低碳新政,真正以“低碳XXX”的快建设,来促进发展优势的快打造、城市品位的快提升和综合实力的快增强,实现新一轮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新目标。
2、建设“低碳XXX”,是培育新兴产业、推进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据国家信息中心研究表明,2010年中国低碳经济总规模近1万亿元,预计未来5年将以25%的年均增幅高速增长,到2015年,全国低碳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3万亿左右,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在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今天,全国各地纷纷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方向标”、培育新兴产业的“助推器”和实现跨越赶超的“杀手锏”,积极抢占低碳发展制高点。上海提出要大力发展崇明生态市、临港产业市、虹桥商务市等“三大低碳示范市”;杭州提出要全力建设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等“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广州提出要全面推进低碳产业发展、能源高效利用、低碳技术开发应用、绿色建筑推广、低碳园市示范等低碳“十大”工程。昆山、无锡等地也先声夺人,积极构建以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平台建设为重点的低碳经济发展体系,纷纷吹响了集约发展、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低碳集结号”。近年来,XXX虽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的新兴产业才刚刚起步,传统产业的比重仍然较大,许多产业仍处在“微笑曲线”底部,还未能彻底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我们必须牢固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低碳”为创新动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建设“低碳XXX”,全面推动转型升级,在全国县市中积极争当低碳发展的排头兵。
3、建设“低碳XXX”,是优化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的有力之举。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一再告诫我们,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如今,暴雨、飓风、海啸、雪灾等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一次次提醒我们:“高碳发展”引发的生态危机,决不是危言耸听、决不是杞人忧天,应对气候危机、践行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共同责任和共同期盼。近年来,虽然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宜居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获得了一系列国际国内荣誉,并创造了以统筹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发展“XXX模式”,但我们的整体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与全国生态文明市的要求、与现代宜居城市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环境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节能减排的压力仍然很大、生态环保的风险仍然存在。低碳城市,既涉及经济发展,又涉及社会生活;既涉及生态文明,又涉及城市建设;既涉及发展方式,又涉及施政方式,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革命。建设“低碳XXX”,有利于发展新兴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品质;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创造更优的宜居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生活品质;有利于培育绿色理念,创造更佳的人文环境,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品质。我们必须嘹亮地吹响“低碳革命”的冲锋号,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勇争先的干劲,加快推进“低碳XXX”建设,力争早日把XXX建设成为更加生态、更加宜居、更加幸福的现代低碳城。
二、要高瞻远瞩,科学绘就“低碳XXX”建设的美好蓝图
“低碳XXX”建设既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开创性强的全新课题,必须以科学、务实、长远的规划作指导。“十二五”时期,我们建设“低碳XXX”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以建设低碳导向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方向,以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根本,紧紧围绕低碳生产方式、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施政方式三大领域,牢牢紧盯低碳产业和低碳建筑两大重点,始终坚持控制碳源和增加碳汇两手齐抓,持之以恒建设生态文明,与时俱进推动低碳发展,大力提升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着力把XXX打造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低碳城市,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强劲支撑。
总体目标是XXXX
在建设“低碳XXX”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切实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先。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通过建设低碳XXX,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真正做到“建设为了人民、建设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建设成效让人民检验”。二是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要精心编制“低碳XXX”建设规划,科学谋划“低碳XXX”建设路径,统筹安排“低碳XXX”建设步伐,既长远谋划、统一部署,又立足当前、突破重点,全面提高建设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严谨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大胆探索,创新发展。要始终把创新的理念贯穿到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以理念创新带动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引导人们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堵住生产经营、生活消费中存在的能耗漏洞,努力使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四是坚持资源整合,合力推进。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制订、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发展低碳产业、开发低碳技术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的强大合力。五是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要以XXX高新市成为江苏省首个低碳示范市为契机,全力加快推进低碳示范市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在“点”上大胆探索、率先突破,在“面”上加速普及、全面推广,有效形成“以示范出经验、以应用促生产、以重点带全局”的推进模式。
三、要突出重点,积极探索“低碳XXX”建设的特色新路
建设“低碳XXX”,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十二五”新起点、争创发展新优势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一项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发展全局、事关XXX未来的重要决策部署,必须立足市情、找准方向、突破重点,积极探索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切合发展实际、具有XXX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要大力打造低碳产业,切实发挥“低碳XXX”建设对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实现争先跨越的战略支撑作用;大力发展低碳建筑,让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一高三低”型建筑成为引领XXX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大力构建低碳交通,着力打造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现代化、智能化、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大力营造低碳环境,全面展现低碳XXX“宜居、宜业、宜商、宜养、宜游”的迷人魅力;大力倡导低碳生活,让低碳成为每一个XXX人一以贯之的自觉追求、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终身保持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行低碳行政,切实以政府部门的率先行动来推动低碳社会的加快构建。全市上下要突出围绕这“六大重点”,积极行动、大胆探索、凝心聚力、狠抓落实,确保“低碳XXX”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得到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市“低碳XXX”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各项建设工作的协调指导,积极推进《关于低碳XXX建设的实施意见》、《低碳XXX建设三年行动纲要(2011-2013年)》的贯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把“低碳XXX”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建班子全力抓,严格按照“实施意见”和“行动纲要”的部署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全力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真正做到组织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有效形成“上下同心、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
2、加强机制创新。要坚持把机制创新作为“低碳XXX”建设的坚强保障,不断加大政策扶持、要素支持、学习交流、管理考核等方面的创新力度,加快建立健全政策激励、绩效考核、交流合作、工作问责等工作推进机制,努力做到以优质的要素资源支撑“低碳XXX”建设、以优惠的政策措施扶持“低碳XXX”建设、以优越的发展环境服务“低碳XXX”建设,真正使“低碳XXX”建设成为全市上下“目光聚焦、资源聚集、政策聚合”的战略重点,切实以科学的机制保障“低碳XXX”的又好又快建设。
3、加强典型示范。低碳示范市要按照“全省率先、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要求,全力打造低碳制造业集聚市、低碳现代服务业集聚市、低碳示范应用集聚市等“三位一体”的低碳示范市,为“低碳XXX”建设积累经验、树立标杆、提供示范;中心城市要精心建设一批低碳建筑、低碳社市、低碳道路、低碳场馆等示范项目,加快展示低碳城市新形象,让全市人民切身感受到低碳城市的强劲活力、巨大潜力和迷人魅力;各镇、各重点板块和各条战线都要积极行动起来,精心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条件、有特色的低碳示范项目,着力打造一批低碳建设新亮点,加快形成“各方联动、精彩纷呈、特色彰显”的生动局面。
4、加强氛围营造。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各类学校的教育阵地作用和各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开展低碳知识普及和低碳城市宣传等工作,切实让每一个学生从小就牢固树立低碳的理念,让每一个XXX人都积极践行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低碳XXX”建设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与国内外低碳领域先进地市、国际相关组织、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战略合作,大力开展低碳方面的理论学习和技术研究,为“低碳XXX”建设提供经验、理论和技术支持。要加快建立企业、政府、公众三方联动的低碳信息共享平台,积极组织低碳公益活动,充分激发各方力量参与“低碳XXX”建设的积极性,有效形成“人人学习低碳知识、人人树立低碳理念、人人参与低碳建设、人人支持低碳发展”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重任已经在肩,让我们牢记历史使命、不负时代重托、紧遵人民期盼,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全力建设低碳XXX,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