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8日重庆市北碚区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综合卷
2022-06-06 | 阅读:1394

 

2022年5月8日重庆市北碚区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综合卷)

9:00——10:30

 

第一题:论述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和必由之路。

请论述行政工作中如何做到全过程人民民主。不少于500字,30分。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征。它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一是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就是在行政决策前,要通过征求群众意见、群众听证等形式,保证广泛的人民参与,倾听意见并集中民智,要完善人民参与的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使行政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

二是提升民主管理水平。就是在行政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让人民作为政治主体积极参加国家事务和企事业的管理,行使宪法赋予的各项权利。尤其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要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当好行政决策的宣传者、工作部署的推动者、社会矛盾的调解者。

三是强化民主监督效能。就是要行政决策、行政实施的前中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作用,发挥人民群众对行政工作、行政人员的监督作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的作用,督促行政干部属责尽责。在社会评价、行政绩效考核中,要通过群众参与监督的方式,以人民评价为主要参考,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行政工作好坏得失的重要评判标准。

四是保障民主选举权力。要认真落实地方组织法和选举法有关规定,依法保障人民选举权利,按照法定形式,选定国家各级机关的代表和某些国家公职人员。

第二题:案例分析题

材料1:2021年7月,邵某在王女士开设的微店上购买了一批食品,其中包含粉蒸肉、扣肉、风豆豉回锅肉各50份,合计150份,每份折后单价30元,支付时使用了微店现金红包0.84元,共计实付4499.16元。

货到后,邵某将收货过程全程录像,指出上述货物包装均无产品名称、生产时间、生产经营者名称和地址、保质期等标识,是“三无产品”。

随后,其起诉至法院,要求王女士退还货款4499.16元并赔偿44991.6元。

一审法院认定,王女士售卖的土特产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的规定,因此,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支持邵某以上诉求。

一审后,王女士在其产品标识上进行了改进。因她觉得邵某此番明显有备而来,不是真正的消费者,怀疑其背后有利益驱使,便提起上诉。

材料2:周春梅,女,苗族,1976年1月出生,湘西自治州龙山人,***党员,湖南省审判业务专家,法学硕士。2003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先后在纪检组、民一庭工作, 2016年5月任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第一庭副庭长。 她曾多次被评为院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办案能手,多次获年度嘉奖,一次立三等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21年1月12日,周春梅同志因多次拒绝犯罪嫌疑人向某为案件打招呼的非法要求,被向某行凶报复,不幸遇害,年仅45岁。

周春梅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事业为最高追求,矢志不渝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勤勉工作、克己奉公,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是维护司法公正、推动法治进步的先进典型,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为民尽责的优秀代表。

问题1:根据150碗扣肉的材料,提出农特产品走出去的意见建议供领导参阅,不少于150字,20分。

一是要健全标准体系。作为政府部门,要通过“150碗扣肉”的案例教训,在食品安全法的框架下,对于土特产品的生产、包装、加工、销售健全相关标准体系,引导相关生产经营者完善产品信息,让土特产品名正言顺。

二是要加强品牌保护。对于一些传统作坊、传统工艺、传统产品的土特产品,要加强保护力度,通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传统手工艺传承等方式,确保土特产“土’的品质。

三是要做好产品宣传推广。建立营销推广体系,将本地土特产品纳入整体品牌宣传中,通过传统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

四是要完善销售网络。通过跟商超对接,让土特产品走入大市场。进一步完善电商销售网络,拓展销售渠道。

五是加强质量监督管理。认真做好土特产品尤其是传统自制食品的安全管理,让土特产品放心进入市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问题2:结合给定的材料,以“情、理、法”为主题,写一篇文章,1000字左右,50分。

在刚柔相济中实现情、理、法的统一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行政职能,管理国家事务,确保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事关国家安全稳定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人民福祉。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提高行政执法质量,考验着各级行政机关执法理念和执政能力,需要我们在刚柔相济中实现执法的情、理、法的统一,确保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刚柔相济,必须法治引领,彰显执法威严。依法行政是政府治理国家事务的生命线。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就必须坚持用法律的准绳衡量、规范、引导行政工作。周春梅的事迹告诉我们,司法公正的基因早已浸润她的灵魂血脉,她不惜用鲜血捍卫着执法的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行政者,必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使社会治理作始终沿着法治化轨道顺利前行。要切实增强法治观念,捍卫法律尊严,坚持依法行政,在人情面前、利益诱惑面前,保持定力,对于肆意破坏法律的行为,要严厉执法,公正执法,体现执法的力度。

刚柔相济,必须以人为本,体现执法人性。执法不是铁面无情的代名词,它也是温度的。“150份扣碗肉”被判定为“三无产品”,我相信法院是执法有据的,但从情理上看,似乎又有一些不公,甚至对王女士有些同情。也让我们想起多年前上海小摊贩案一样,不能一味地冷面无私,搞“一刀切”的执法。如何解决社会新问题、新矛盾,考验着行政工作者的智慧,需要我们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有效运用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坚决防止粗放式、选择性、“一刀切”执法;要认真贯彻落实“首违不罚”,教育引导社会公众遵守法律规定,运用说服教育、提示提醒、约谈警示等柔性执法方式,做到宽严相济。

刚柔相济,必须统筹兼顾,做到以理服人。行政执法是一项复杂、充满智慧与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执法者,兼有纠纷化解者的身份与职责。这就需要我们在依法育人的同时,坚持以理服人。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权衡不同的利益、斟酌不同的观点、兼容不同的思维,对各方当事人进行充分说理,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多角度思考问题,把道理讲清楚、说明白,确保于法有据、于理应当、于情相容,符合大人的普遍公平正义观念,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让行政执法结果获得当事人的理解,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真正实现“执行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不断提高人民满意度。

“不伤法意、不绝人情”。只要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刚柔相济,就一能够让行政工作在公平、透明、阳光下运行,既在规范执法之中显公正、有力度,也要在柔性执法之中显人性、有温度,实现“情、理、法”的高效统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157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