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存在四大因素导致电信诈骗难以遏制亟待重视并解决
2022-05-26 | 阅读:1301

基层反映: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存在四大因素导致电信诈骗难以遏制亟待重视并解决

近年来电信诈骗愈演愈烈遏制难,几乎所有人都接到过各种贷款、荐股、卖房、发票、家教等骚扰短信和电话,不断翻新的“诈骗剧本”十分猖獗,由此造成的财产损失甚至家破人亡的悲剧也越来越多。据统计,2015年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共发生59.9万起,造成经济损失约200亿元;2016年,仅上半年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就达28.7万起,造成损失80余亿元。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主要有四大因素导致电信诈骗难以遏制亟待引起重视并解决

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电信诈骗类犯罪环节多、取证难。电信诈骗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犯罪效率高、成本低。每一起电信诈骗中,产业链上下游附着了多个分工明确、设计周密的专业团伙,既包括专门收集、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信息链”,也包括专门买卖银行卡、帮诈骗分子迅速转移骗款的“资金链”等。而且近年来电信诈骗的手段、媒介逐渐互联网+化,犯罪方式和手段也是不断翻新,呈现出“虚拟化、精准化、智能化、集团化、国际化”特点,再加上电信、网络技术的复杂性,导致在适用法律、调查取证、侦查协作以及追赃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客观上给电信诈骗的监管和防范造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二是商业银行部门疏于监管当前电信诈骗主要通过网上银行或银行转账方式将受害人的钱提走,但是银行出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一方面不断争取更多的开户数量造成信用卡泛滥,而另一方面对资金的多级转账分解又疏于监管。目前,电信诈骗案件暴露出涉案的个人结算账户基本都是代理或者冒名开户,银行工作人员难以鉴别。而且,当前银行大力拓展中间业务范围,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没有数量和地狱限制,存在较大隐患。同时,出于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存款人的合法权益等因素,对涉案账户不能及时进行冻结,间接为电信诈骗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三是通信运营企业落实不力。电信诈骗之所以久难治愈,既有手机号实名制落实不力的因素,也与通信运营商监管态度暧昧息息相关。当前各类骚扰电话、诈骗电话经常使用以52/53、82/83等开头的固话号段和170、171号段,而通信运营商对这些公然存在已久的“骗子专用号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对一系列管理、监督等后续问题缺乏作为和规范,并且对这种管理漏洞缺乏严厉的责任追究机制,从而导致电信诈骗多发、频发。尽管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文件,要求从严落实对入网用户实名登记工作。但是工信部网安局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仍有不少运营商仍旧虚以应付,为了开拓市场,在贯彻执行政策实名制时存在违规行为,这一定程度上为骚扰信息、垃圾信息、诈骗信息泛滥提供了土壤,也增加了公安部门追查案件的难度。

四是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在信息越来越发达的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价值显而易见,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要,当前,巨大的信息监管漏洞、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信息类犯罪惩罚力度的不足、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淡薄等等乱象丛生,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在微信、互联网、商店等场合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使公民逐渐变成一个“透明人”,个人信息和数据基本处于“裸奔”状态,这也给电信诈骗带来了可乘之机。个人信息买卖已形成半公开的产业链,在数据黑产中,学生、婴儿、电商、银行、股市、车辆交易等数据应有尽有,如,徐玉玉头天刚办了助学金手续,第二天便有诈骗电话上门精准行骗。说明信息泄露促成犯罪分子掌握真实信息,从而才能实施精准诈骗。

对策建议:一设立电信诈骗罪,完善电信诈骗类犯罪的法律规范。目前电信诈骗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专门罪名,仅仅作为诈骗罪的一个量刑幅度标准加以原则性的规定,导致对电信诈骗持不同态度,打击力度强弱不一,严重影响打击电信诈骗的实际效果。因此,建议针对电信诈骗行为单独设立“电信诈骗罪”,对其犯罪构成、行为类型、量刑标准、处罚方式作出更加具体、全面的规定。

构建电信诈骗防治体制,形成防治电信诈骗的合力。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形成打击治理合力。可以通过工作指引或章程指南,分配各主体的权力(利)义务,明晰各自的责任,并规定设置各种有利于该体制高效运作的机制和平台,如各主体间的联席会议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信息共享平台、警企(银)合作机制等等。搭建“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实时录入各种接警信息、涉案账号、侦办进程、处理结果等等相关数据。设立涉嫌电信诈骗和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举报平台。

三是严格落实实名制,加强电信运营商监管责任。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要从严落实对入网用户实名登记工作,及时解决运营、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在后台进行严格监控,尤其对集中发送海量信息的号码予以重点监控,对公众标记的诈骗号码进行拦截。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应建章立制,对唯利是图、拒不履行监管义务的运营商追责,甚至对犯罪行为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四是规范银行开户和多级转账业务,建立快速冻结绿色通道。一方面,加强银行开户实名制和资金的多级转账分解的监管和审核。另一方面,建立银行账户网上快速冻结绿色通道。针对电信诈骗犯罪特点,通过立法简化冻结手续,与警方联手建立“快速止付”系统,实施网上快速临时冻结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受害群众的财产损失。

五是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健全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模式、基本原则、保护主体、对象、各主体的义务和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对整个信息的全流程进行相应的规范。企业也有保护个人信息的责任,作为数据库的持有者,企业、机构也必须提高防范程度。此外,加大防诈骗教育和宣传力度,培育法律意识、法律信仰、法律权威,也将有利于电信诈骗案件的防治。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963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