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有效解决医保服务中群众反映的标准掌握不清楚、办理不够便捷等堵点、难点和痛点问题,我县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创建服务新体系、搭建线上新平台、构建反馈新机制,推动便民化、信息化、制度化医保建设,以“心服务”塑造为民医保新生态,逐步实现让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标准、规范、便捷的医保经办服务。主要做法是:
一、创建服务新体系,打造便民化医保
二是规范提升镇村两级经办能力。分批打造村(社区)“医保服务驿站”,统一配备驿站标识,张贴“医保服务驿站”分布地图,成为政策宣讲、即时办理的主阵地。以“便民惠民”为原则,开展“六个一”服务,即:一杯水、一把椅子、一个急救箱、一套充电设备、一台身高体重秤、一个血压测量仪,为群众提供有温度的暖心服务。下放参保登记缴费、异地就医备案、零星(手工)报销初审等10项经办业务,让老百姓不出村就能办理。
二、搭建线上新平台,打造信息化医保
一是全面铺开“互联网+医保”。引导群众将各项政务服务事项在“临沂医保官网”、“临沂医保app”上自主办理完成,集成基本信息修改、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灵活就业参保登记等27项业务均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依托县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加强宣传引导,开展在线咨询、答疑,提高群众知晓率和使用率,让群众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即可完成事项办理。
三是梯次放开省内“一卡通行”。为方便省内异地职工门诊就医购药,对定点医药机构实现巡检自查,确保全县符合条件的协议定点医药机构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就医购药“一卡通行”,全年共完成202家,在省医保局组织的第三方巡检中100%通过。完成752家定点医药机构智能监控建设全覆盖,实现了医保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进一步保障了医保基金安全。
三、构建反馈新机制,打造制度化医保
一是善用“好差评”机制。在窗口设置“好差评”评价器和评价二维码,指导办事群众对窗口服务进行评价,使群众会用、善用“好差评”评价系统。对群众反馈的差评,通过处理整改后,及时跟踪回访,了解对差评办理和整改情况的满意度,打造核实、回访、整改、反馈的全流程评价处理机制。仍然整改不到位的,严肃问责,形成办理闭环,切实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质效。
二是落实专人负责机制。明确专人接受咨询、电话回访,归纳总结群众的意见建议。加强数据分析,综合运用“好差评”、12345热线等数据,整理群众办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及时做好梳理,拿出解决对策,为下步工作开展提供指南。
三是构建督导考核机制。出台了《关于建立月考核通报制度的通知》,明确镇村医保服务站点职责,压实工作责任。针对医药费用手工报销、转外就医备案、电话咨询查询、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等民生高频事项,采用电话体验办理、现场体验办理、报销材料初审复审、现场检查等不同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排名通报,并将月考核成绩纳入全年考核评定成绩。考核通报制度有效提升了各医保服务站点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改善了“院端”医保服务水平。2021年平邑县医疗保险事业中心收到群众锦旗13面,群众表扬信16封,窗口服务水平极大提升。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