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022-04-11 | 阅读:1264

城关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开展情况汇报

 

城关镇共2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分别为飞凤社区和南官营社区,社区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三位一体综合运行体系,全面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社区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目前,2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在建立社区居委会、监委会等自治机构基层上,结合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推行网格化管理,把社区划分为多个楼栋网格,由党员、能人群众担任网格员(楼栋长),实行楼栋长负责制,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管理,取得良好效果。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跟进管理方式。一是按照方便管理,便民服务的原则,以楼栋为单位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内由党员、能人群众担任网格员(楼栋长),实行楼栋长负责制,网格内还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和协管员,这些人员包括机关干部、社区“两委”成员,片区民警,居民小组长等,并将他们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公示,确保群众有需要时能随时联系到网格内工作人员。二是建立完善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制定居民自治管理规定、村规民约,设立调解委员会,设置“我为支部建言献策”宣传栏等,调动社区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提升居民自我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建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完善各项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理日常事务,同时到网格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让居民群众办小事不出网格、办大事不出社区,确保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热情周到的服务。

二、健全服务体系。以社区“两委”工作人员为服务党员群众的主力军,全面推进社区干部队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履行职责、解决问题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在全社区开展颂扬社工精神、服务困难群众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形成“服务社区、助人自助”的良好氛围。一是立足职能职责,完善社区服务大厅建设,将日常服务群众的项目纳入服务大厅集中办公,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办事流程、推行零投诉等措施,实行一站式接访,一条龙服务,让群众“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同时推行“贴心上门”服务,可以为行动不便的居民由志愿者帮忙预约办理、上门服务等;二是依托第四小学优质资源,开设“音乐小课堂”等,在每个工作日下午4:30分,由志愿者队伍在社区支部会议室,图书室等场所免费开设“四点半课堂”,带领社区学生读书、看书,辅导他们完成作业、解答疑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每个周六由志愿者在社区支部会议室、活动室等场所开设“音乐小课堂”,培养提升学生的心情爱好。通过这些志愿者服务以减轻家长的辅导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去抓经济收入,整体提升网格化管理质量;三是依托城关镇团支部,壮大青年志愿服务队,进楼入户开展“家访”,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大力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优化社区综合治理水平。

三、推行数字化管理服务体系。结合数字时代特点,在飞凤社区积极推进智慧社区系统试点建设,采取小区门禁+社区电视+智慧社区平台数组结构,通过对小区门禁数据的采集、加工和分析,提供相应的管理数据,提供面向服务对象的宣传渠道,提供基层治理的信息化手段。可实现各网格内信息填报、人口管理、智慧党建、网格管理、宣传功能、信息发布报道、政务公开等服务。目前,该项目已经正在实施阶段,不久将可以投入运行,届时,飞凤社区网格化管理将实现数字化,网格服务水平将实现大幅提高。

我镇社区在推行网格化管理与服务以来,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效果,社区干部作风和能力明显转变,社区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服务承诺工作扎实推进,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40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70余件。特别是在当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我们将继续抓好网格管理与服务工作并强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收藏:
点赞:
下载:1333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