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隐患
徐汇区政协委员、区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席蓓莉,以及陈程、杨天涯、邓燕勤[1]反映,目前,在上海仍有不少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住宅,基于历史成因,建筑布局不够合理、消防耐火等级低、消防设施不完善,存在严重消防隐患,可能成为火灾事故的高发区域。
一、占用消防通道现象频频出现。一方面,老旧小区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消防通道难以保障。老旧小区在建时没有规划停车位,现户主大多将车辆停放在小区道路两旁,使原本就不宽敞的道路更加狭窄,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通道难以保障,影响救援,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执法部门监管处罚难。小区内车辆违规占用消防通道的处罚须由消防部门承担,基层消防大队具备执法资格的消防指挥员屈指可数。一线执法人员的紧缺和处罚流程的繁琐,增加了对占用消防通道违法行为的监管处罚难度。
二、老旧小区管线铺设和私改违建存在安全隐患。一是管线铺设未能达标。老旧小区内架设的如天然气(煤气)、电力、通讯等管道复杂,管线都是明线,且布设在楼道内,管线集成因为建设顺序原因难以完全满足安全规范。二是私改违建缺乏消防配套设施。一些老旧小区业主私自改变住宅用途,变身为经营商家,私自改造房屋结构,或群租或作他用,既缺乏相应的消防配套设施,又没有安全的消防意识。
三、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缺失消防安全规范。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有国家的设计规范,但是《上海市消防条例(2010修订)》未涉及相关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及充电桩的问题,住宅小区没有相应配套的消防规范。多数小区设计之初都没有规划过电网对充电桩的负载能力,相关安装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为此,建议:
一、集中清理整治,加强处罚力度。发动街镇、公安派出所、居委会、网格员等力量,摸清辖区内老旧小区的底数,录入消防安全监督系统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系统,规范工作流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老旧小区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对小区内消防通道设置可拆卸的护栏,或设有专门的防护门、道阀等。如发现堵塞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情况,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处罚,加大力度。
二、设置具有专业资质的社区专职安全(消防)工作岗位。各级街镇设置其辖区内驻各社区、村居的专职安全工作岗位,面向社会招聘,要求持证(如消防工程师等专业资质证书)上岗,具体在各社区、村居场所内定点办公,所需经费由当地各级政府专项列支。专职安全(消防)工作人员由应急管理局(涵盖消防救援部门)统一管理与培训,主要负责对社区村居进行日常社区消防通道、社区消防水源、日常防火等安全巡查与维护,进行应急安全培训与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等日常工作和紧急应急处理等应急管理部门协同联动工作,将社区村居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三、适当加大各社区应急安全管理经费专项投入。加大对社区公共安全设施和消防设施基础建设的投入,认真落实国家应急安全规范管理要求。如在旧区改造中,主干道预埋供水管道,火灾时消防车不需驶入也能喷水灭火;新建小区道路隔离桩、社区消防通道、社区消防站(微型)、消防栓等公共消防设施与小区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维护更新社区消防设施、消防给水、消防器材等基础设施。
四、尽快出台住宅小区安装充电桩的消防规范。目前充电桩有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模式,建议对两种模式的充电桩在消防安全上出台不同的细则和办法。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