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作风建设金句50条(五)
201.官僚主义者执行政策或是以不变应万变,新瓶装旧酒,工作生拉硬扯、改头换面一下就成了“紧跟中央”;或是“剑走偏锋”、断章取义,执行起来无限放大,让政策显得偏激而难以落地。
202.口口声声“中央精神”“政策依据”,让有心批评者忌惮触碰了“原则立场”,让心存疑虑者担心唐突了“大好形势”。
203.虽然明晃晃的“红灯”不敢闯了,但“闯黄灯”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204.万里长征不怕人困马乏,就怕原地绕圈。
205.形式主义者和官僚主义者是“眼睛朝上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群众看得非常清楚。
206.要把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树立一种导向——谁搞形象工程,就让谁“吃不了兜着走”;形成一条铁规——谁搞政绩工程,就让谁“赔了夫人又折兵”。
207.“四风”具有极强反复性和顽固性,抓一抓就会好转,松一松就会反弹,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从“不敢”到“不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意志,要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劲头,持之以恒、善作善成,才能一点一点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植大地。
208.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不牢,地动山摇。作风建设抓长效,防治思想上的“病毒”至关重要。
209.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始终把刀刃对准“四风”,直击七寸、直捣病灶,做到稳、准、狠,反弹回潮必将永远无期。
210.抓作风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团和气、一马平川,越是深入,面临的矛盾就越尖锐,个个都是硬骨头。
211.作风建设不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的样子工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必须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把一个一个的硬骨头啃碎、嚼烂,才能让好的风气劲拂大地。
212.以上率下,一级带着一级干,带动所有党员干部都动起来。切忌踢“半场球”,搞“半拉子工程”,示范完了就完事儿,认为只要自己不越线就阿弥陀佛。
213.力戒形式主义,要剔除“单靠数字说话”“表面文章”“外表美丽”等考核方式,用整体效果、群众意见、长远目标等综合指标来考核绩效。
214.力戒官僚主义,要剔除“靠下级汇报决策”“靠办公室决策”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的优良传统。
215.不做高大上的“清谈馆”,要做接地气的“推土机”。
216.“责任状”不能成为“免责单”。面对任务,事先不做调研、不分轻重缓急,统统以签订责任状的方式“打包”分解下去,久而久之,不仅会让责任状成为“墙上风景”“柜中责任”,还会导致工作中的习惯性怠惰。
217.改进作风没有间歇期、没有休止符。力戒责任书上“空”而“假”的形式主义,把真正属于下级的责任交转下级,把下级无权无责的内容还给责任主体,才能焕发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
218.基层不敢“素面”迎检,背后往往是各种形式主义,根本经不起检验。有的没认真想办法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而是通过“巧算账”实现“脱贫”;有的发展产业不调研,拍脑袋决策,今年养鸡,明年养羊,后年种药材;有的“垒大户”“堆盆景”,只想尽快见到“扶贫效果”。
219.迎检的姿态,是一面折射扶贫工作作风的镜子。脱贫攻坚要较真精准,不能玩数字游戏,搞虚假脱贫。同时,检查考核也要更加科学合理,不可过多过密,更不能机械教条、流于形式。
220.开设“纪律门诊”,当好“保健医生”,对党员干部定期进行“廉政体检”,善“治未病”。
221.个别同志善于搞那种图虚名、装门面、掺水分的“假”“大”“虚”“空”,看着轰轰烈烈,实质上流于表面。有的干起工作来总爱搞些“花架子”忽悠组织,摆些“假样子”糊弄群众;有的论起政绩来不是端些“盆景”虚晃一下,就是亮出“样板”炫耀几下,其实质就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
222.如果忙忙碌碌搞的是“马奇诺防线”,辛辛苦苦准备的是昨天的战争,要想战胜强敌、赢得战争,无异于一句空话。
223.事事随人,毫无主见,只能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224.为好好先生画的标准像。这些人,无一不是头戴安全帽,脚踩西瓜皮,美恶皆言好,遇事和稀泥,做人擅长浑和圆通,处事讲求得过且过。
225.如果还是带着材料班子,处处让人捉刀,说轻点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思想懒惰;说严重点就是做表面文章。
226.“孔雀开屏”,欲以一美遮百丑,属于典型的作风不实。
227.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松一篙则退千寻。只有保持坚如磐石的决心,日日为继、久久为功,成风化俗、形成自觉,方见成效。
228.谈起成绩来浓墨重彩,说到问题则遮遮掩掩,述职评议成了成绩的“大展厅”、干部的“邀功会”。
229.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找改不掉。晒成绩时言简意赅,说问题时毫不回避,党建述职评议才能述出责任和压力,评出动力和实效。
230.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
231.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群众幸福生活的“绊脚石”,是全面从严治党征程上的“大路障”。
232.工作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凡事把责任往上推,个人却来了个“金蝉脱壳”;抑或层层签订“责任状”,将担子向下压,把责任往下卸,“履责”“尽责”变成“卸责”“推责”。
233.“兵马”未动,“材料”先行,一门心思搞“材料政绩”,成了典型的形式主义。
234.“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不落实,千条万条都是白条。
235.眉毛胡子一把抓,像“撒胡椒面”一样这里抓一下、那里敲一点,最后一事无成。陷入“事务主义”的事无巨细,或仅忙于“命令主义”的上传下达。
236.无论集“千般宠爱于一身”的真项目,还是集“层层智慧于表格”的假数字,“注意力”政绩,只图树立自身形象、只为自己升迁铺路,往往不顾发展实际、不讲客观规律,最终留下一堆“烂摊子”。
237.老问题”往往以“新表现”往复振荡,“新表现”的背后是“老问题”的实质。
238.“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形象描绘了大干快上者的价值取向。“奖状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精准指出了这种形式主义的本质缺陷。
239.不让群众“雾里看花”,不给群众开“空头支票”,不断增加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240.坚决避免“换人换思想”“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不能你方唱罢我登场,坚决不搞“重新洗牌”“另起炉灶”。
241.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搞“好听好看”的花把式,不搞“只说不干”的假把式。
242.如果一肚子小九九、满脑袋小算盘,干事创业就难免因小失大、因私废公。
243.工作汇报材料都是“领导定框框,秀才列条条”,读起来枯燥无味、平淡无奇,听起来乏善可陈、毫无新意。
244.有的只想浮在上面不想沉到一线,有的只想拜码头不想到地头,有的只关注上级眼色不想看群众脸色,有的热衷纸上谈兵不屑问计于民。
245.脸热心冷的“新衙门作风”,把“臭脸”换成“笑脸”,“冷漠”换成“热情”,看似热情周到、靠前服务、耐心解答,实则玩起了“打太极”“踢皮球”等伎俩,将“硬钉子”变成“软钉子”。
246.“机械式”落实、“走秀式”调研、“软钉子”接待、“选择性”检查。
247.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248.坚决捍卫来之不易的作风建设成果,一刻不能松、半步不能退,绝不让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卷土重来,绝不让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盛行。
249.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以会议落实会议,检查评比走马灯”;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大搞“材料政绩”;热衷责任下移,“履责”变“推责”;“知情不报、听之任之,态度漠然”;“说一套做一套、台上台下两个样”。
250.“说得多、做得少”“道理多、办法少”“填表多、计策少”“应承多、兑现少”。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