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作风建设金句50条(四)
151.鱼不忍饥钩上死,鸟因贪食网中亡。”如果领导干部面对诱惑,沉迷于物质利益、舒适生活,就会打自己的“小算盘”,就会为“小团体”和“小帮派”谋私利,就会把职权当特权,将私利、私欲凌驾于公利之上,犯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错误。
152.把指挥岗位搬到工作一线、搬到工作难以打开局面的地方,抓住推动发展的“短板”问题、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服务发展的“软肋”问题。
153.每名党员都是党的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把“手术刀”剔除“腐肉”“毒瘤”的义务。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当作“空气和水”,当作一种常态和“内需”,作为解决党内矛盾的“金钥匙”、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纯洁党风的“净化器”,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就会越来越强。
154.要坚持干事导向,不能怕出错就不干事、怕麻烦就不抓事、怕吃亏就不揽事,不能遇到好事就“抢篮球”,遇到难事就“踢皮球”,遇到琐事就打“擦边球”。
155.只有想干事、勤干事,才能干成事、干好事。困难面前,最能考验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千难万难,畏难才真难;这难那难,克难就不难。
156.有的党员干部只重显绩不重隐绩,只练唱功不练做功,只作秀不做事,抓工作只要“短平快”不要“长远实”,更有甚者还弄虚作假,搞“数字政绩”“虚假政绩”,蒙蔽群众、欺骗上级。
157.表态本身没问题,该表态必须表态。问题出在下一半,有表态没有下文,调子飙得高不见落地,形成强烈反差。
158.有的领导干部时时把上级精神挂嘴上,表态比谁都早,会议传达不过夜、一开到半夜,但抓落实干劲韧劲不足;有的把喊口号、表表态、开开会当作“忠诚”,但行动起来轻飘飘,不爱找差距、不愿触矛盾、不敢碰具体问题;有的追求轰动效应,哗众取宠,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一掂二看三摇”。
159.在工作中,有一类领导干部美其名曰“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实则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派,出工不出力、做事不担责,仅仅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被群众讥讽地唤作“二传手”干部。
160.责任意识不强,抱着“击鼓传花”的心理,患得患失、怕担风险,试图当甩手掌柜、跷脚老板,出了问题,也由下级替自己背书161.领导干部自身的作风不过关、不过硬,就会脱离群众,也难徙木立信,推动党风社风进一步向好。
162.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只有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解决问题才能势如破竹。
163.领导干部要练就过硬作风,就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生活经验实际的水平,在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
164.要力戒“拿来主义”,东拼西凑,随意Ctrl+C,下级单位抄上级单位,改头换面“套”发文件。
165.不讲实话,再漂亮的言辞也是哗众取宠;不干实事,再美好的蓝图也是画饼充饥。
166.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推动者,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示灯。
167.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
168.补足短板、完善不足,避免制度成为“稻草人”“泥菩萨”。
169.“蝼蚁之穴,溃堤千里”。抓作风建设必须从细处着手,从小事抓起,始终不分神、不松劲。
170.不走新路,难有“活路”;复制“昨天的我”,塑造不出“明天的他”。
171.如果一心想着出政绩,这边“一把火”,那边“一把火”,项目上得很多,摊子铺得很大,只顾烧火不去添柴,“火”点得很多但烧得不旺,有的甚至半道熄火,留下半截子工程,就会与初衷相违背,甚至会“烧”出问题。
172.摒弃“花架子”、告别“练为看”、多些“实打实”,才能无往而不胜。
173.防止调研“被安排”就应“临时点菜”,见招拆招,随机抽取调研督查地点。
174.“身边案”变“一本书”。“微短信”变“一剂药”。“一张纸”变“一堂课”。
175.无论是“调研成作秀”,还是“材料出政绩”,无论是“依葫芦画瓢”,还是搞“可视工程”,都是未被斩断的“四风”思想根子上开出的新的虚花。
176.多一些大局意识、少一些个人计较,多一些奋力开拓、少一些自我满足,感恩组织培养,珍惜工作岗位,牢记嘱托期待。
177.沉不下心态、蹲不下屁股、守不住岗位,就不可能让群众有心理上的亲近感,自然也得不到群众的衷心拥护。
178.部分官员言行不一,台上台下、人前人后,存在“两面人”的现象,只能被理解是“为什么人”的宗旨和目标发生了偏转,“利益”之天平倒向了自身,动机之“矢”方向迷失。
179.“踢皮球、打太极、拖字诀还是不少。”“小鬼难缠,办事难只是换了个马甲。”“脸不失微笑,门始终敞开,可事就是不办。”翻看我们刊发过的干部群众反映“四风”问题的投稿,“新衙门作风”占了不少篇幅。
180.好比如芒在背的硬钉子,是如鲠在喉的软钉子。
181.脸好看容易,是面子工程;事好办相对比较难,也是里子工程。
182.服务作风不严不实,实际难题不管不问,政策执行就会出现“两种温度”:上级温度高、决心大、力度大,到了基层温度层层递减、力度绵软无力;政策效果便会产生“两种感受”:政府部门自我感觉良好,老百姓的实际获得感却寥寥可数。
183.“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口号喊得响亮不如把事办得敞亮。
184.反“四风”既要改面子,更需换里子,作风改到深处是在思想和灵魂上动手术。
185.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186.往思想教育的熔炉中持续添火,拧紧刚性约束的螺丝扣,清除思想中的微生物,才能实现从“不敢”“不能”到“不想”的深层次转变。
187.脚入三尺泥土,方知民心温度。
188.把规定当“摆设”,视标准为“橡皮”。
189.在正风肃纪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如果稍微松一松、退一退,就会出现大的“回头浪”。
190.就该有绣花一样的精神,只有一针一针走线,针脚才能更密,里子才能更实。
191.缺乏责任担当,拈轻怕重,就如同人没有了脊梁,建筑没有了骨架,不仅会贻误党和国家的事业,而且个人事业也出不了高度、形不成“高峰”,甚至出现“坍塌”也是迟早的事。
192.一要防止有“时差”,即不及时、“慢一拍”的问题;二要防止有“温差”,即热一阵、冷一阵的问题;三要防止有“误差”,即失真不纯、跑偏走样的问题;四要防止有“压差”,即压力大则干劲足、压力小则落空的问题,从而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不断“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193.为捞取一时“政绩”,把预期当现期、拿估计当统计,终究是纸包不住火,到头来误人误己。
194.热衷于全程陪同“防岔子”、欺心诳上“造盆景”。
195.“干打雷不下雨”,不足以撼动有些人心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也无法矫正一些人对“形式大于内容”的情有独钟。对于那些仍然“装睡”的人,只有一种办法让他们清醒:认准了,就毫不留情地把板子打下去!
196.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主体责任在各级党组织,关键在一把手,要把共产党人最讲认真的劲儿拿出来,不以“不好定性”当借口,不拿“危害不大”骗自己。
197.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习惯了伸手,至今仍不肯收手、不愿停手。有的人遇事先打利益算盘、计较个人得失,干事讲条件、干成要“报酬”;有的人把升迁看得比什么都重,为了要职务,不惜找门路、改年龄、改档案;有的人看到自己一个章、一支笔能使别人发财,就心里不平衡,不吃点拿点卡点要点就不舒坦。
198.贪欲如海水,愈喝愈口渴。“做减法比做加法更能让灵魂成长”,敢对名利“断舍离”,反而能让自己更从容淡定,更能保持人生的活力和张力。
199.人们有时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可奈何,就在于它们总有一副“义正词严”的面孔。
200.形式主义者常把中央的精神挂在嘴边,用高调学习回避实质要求,轰轰烈烈地摆“政治排场”。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