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防溺水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1年5月28日)
作者:江东一禺
同志们:
这次防溺水专题会,是在我市即将全面进入“主汛期”,即将“迎战”新一轮强降雨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专项会议,这既是一次常规专题会,也是一次工作推进会,更是一次责任落实会。会议主要目的是根据我市安全生产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压实防溺水安全工作责任,坚决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发生,坚决守住生命安全底线,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安全屏障。刚才,市教育局、*县和*区分别作了汇报发言,目标明、思路清、措施实,讲得很好,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就进一步强化防溺水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深刻认识做好防溺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
师生安全和校园安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托底线,也是事关社会安全稳定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全市教育系统主动担当作为,努力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筑起了防溺水等生命安全的坚强防线,2020年我市学生溺亡人数较2019年减少*人,降幅为*%,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当前,伴随南方雨季来临,江河湖水不断上涨,全省、全市的溺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据今年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一次性2人以上溺水事故较去年有所增加,造成多名学生溺亡;近期,我市*县*镇发生1起放学后学生结伴到河边沙坑水潭戏水溺水事件,致*名学生溺亡,幸好另外*名学生被及时救起,没有酿成更大悲剧。这些教训非常深刻,令人十分痛心,给学生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警示我们必须警钟长鸣、打起精神、常抓不懈,采取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而又实的举措,坚决筑起牢不可破的生命防线。
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多次就我市安全生产和防溺水工作做出批示指示,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当前,气温在逐渐升高,学生溺水安全事故进入易发、多发期。我市水域面积广阔,河流、水库、山塘众多,学生外出游泳、戏水、捕鱼等现象将不断增多,防溺水工作压力陡增、面临严峻考验。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当前防溺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感,坚决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充分认清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安全稳定是并驾齐驱的两件大事,缺一不可,时刻绷紧防范安全风险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厌战情绪,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临战状态,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二、坚持全员动员、群防群控,织牢织密“五级”防溺水管控工作网络
全面贯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要求,压实责任,群防群控,多管齐下,全面健全完善“市——县(区)——镇(街)——村(居)——学校(家庭)”五级防溺水工作网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防溺水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坚决将各项防溺水管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具体。
第一,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立防溺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分析研判形势,切实做好防溺水工作的部署、检查和督导等工作,协调督促辖区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条块到位、责任包片,务求形成工作合力。要将防溺水工作纳入各级河长制工作重点内容,常态化开展河道安全和防溺水巡查工作。
第二,各职能部门和学校要认真履行主管主办和行业管辖的工作职责,建立“加强版”的防溺水工作网格,加强日常工作履职,做到责任清、任务明、措施实,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形成多方协同、分工合作、条块配合、无缝衔接的全方位防溺水管控格局。
一是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严格落实省教育厅部署的防溺水“十二项必须”要求,建立防溺水每日提醒警示和学生互助提醒制度,积极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教育引导学生坚决做到防溺水“六个不准”,确保防溺水安全知识入脑入心,有条件的县(区)、学校应将游泳技能纳入学生必修课,切实提升学生游泳技能和应急能力;要加强家校沟通联系,特别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家庭的沟通联系,督促学生家长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落实监护人法定责任,对学生周末与假期的外出活动,切实做到知去向、知内容、知同伴、知归时,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位青少年儿童都知晓防溺水基础知识,增强安全意识、生命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水务部门,要加强水库、水利设施的监督管理,采取人防和技防措施,在危险河段及水域设置醒目的“危险水域、禁止游泳”等安全警示标牌、安全隔离带和防护栏等。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险情、消除隐患。据了解,我市部分危险水域至今仍未设置警示牌和安全防护栏,有的虽有警示牌,但牌子小、内容不鲜明,警示效果差,希望会后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排查、及时完成整改。
三是住建部门,要加强因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而形成的水池、水坑的安全管理,及时回填危险水池水坑,无法及时回填的要设立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据调查,今年**学生溺水事故和去年**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地点,都是在采沙后没有及时回填的河流或沙坑水潭上。对这些隐患点,住建部门要全面排查整改,严防悲剧再次发生。
三是应急管理部门和公安派出所,要深入辖区、小区、校园,开展学生游泳安全和防溺水工作的宣传教育和督导检查,深入基层群众和校园师生中开展警示教育,切实提高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全社会防溺水自防自救能力。对发生的溺水事故要第一时间组织全力救援,尽最大努力挽救溺水者生命。
四是各级广播电视、报纸和各类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要广泛宣传防溺水安全常识,开辟防溺水知识专栏,加大播放公益广告和滚动字幕的频次,重点介绍和解读游泳、防溺水、智慧救援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急救援技巧,努力营造人人关爱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人人共护未成年人安全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气象部门,要加强高温天气、强降雨天气和其他极端自然灾害天气的预警预报工作,及时向社会和重点人群提前预告,通过天气短信息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科普教育。
第三,各镇(街)、村(居)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坚决落实好属地防溺水安全管理责任。据统计,2019年至今,我市累计有**起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地点,均为镇村的河流、水库等水域,事故发生时间均在放学后或周末与假期。为此,每年的5月份至10月份,各乡镇、村(居)要把预防学生溺水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镇村重要议事日程,安排专人专管,严格防溺水监管责任,紧盯双休日、暑假及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紧扣学生离开学校、留守儿童远离父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缺乏监管等薄弱环节,加大对辖区危险水域的治理力度,完善好重点水域警示防护设施,组织安全巡查队伍、动员辖区干部群众加强巡逻,制止无大人监管下的青少年儿童在水边玩耍、水中游泳等行为,发现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快速处置,最大程度的减少安全隐患,切实将防溺水工作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每一条河流、每一个山塘水库、每一所中小学、每一户家庭。
三、健全机构、压实责任抓落实,为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提供坚强领导保障
一要抓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依据《安全生产法》《**省学校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将学校安全管理机构通过机构整合等办法,编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三定”方案,确保机构、编制、人员三到位,配足配强安全管理干部,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技能培训,切实增强防溺水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学校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据了解,**等4县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构仍为临时机构,人员、编制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这些问题需切实加以解决。
二要抓应急值守。各地各有关部门、各学校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特别是要落实好周末和假期值班工作,遇有学生溺水事故发生,要快速响应、积极应对,并严格按“依法处置、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处置原则,妥善处置溺水事故,防止被恶意炒作,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和舆论舆情。
三要抓督导检查。市、县两级要健全完善防溺水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防溺水工作督导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学生防溺水教育开展情况、危险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防护措施落实情况、水域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督查情况要形成专报,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
四要抓责任追究。防溺水安全工作已经列入政府履职考核工作和安全生产考评体系。今年起,对发生学生溺水安全事故的涉事单位,要迅速启动责任倒查和问责工作机制。对未落实相关安全责任和工作措施的,要严格依据《安全生产法》《**省学校安全条例》等法规规定,严肃追责问责。
同志们,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防溺水工作、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安全发展的重要论述,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把关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把防溺水工作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活动内容,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最坚固的安全防线和守护屏障,努力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