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第二篇
2022-03-14 | 阅读:1364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第二篇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科学有序推进。”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深刻阐述了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考,为我们推进“双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实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内蒙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内蒙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做好绿色低碳发展这道“必答题”。

增强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碳排放量较大,固碳、碳汇潜力也很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件事,要按照全国布局来统筹考虑。‘双碳’目标是从全国来看的,哪里减,哪里清零,哪里还能保留,甚至哪里要作为保能源的措施还要增加,都要从全国角度来衡量。”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内蒙古必须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处理好国家战略和自治区需求的关系。既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也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

既要讲大局、担使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自觉把内蒙古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审视和推进,也要在全国一盘棋下,抢抓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难得机遇,设计好体现内蒙古优势和特色的“双碳”路线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畅通经济大循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内蒙古必须要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正确处理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科学把握碳达峰节奏,既不能不推不动、推了也不动,更不能急躁冒进、盲目向前冲,稳妥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正确处理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既要立足当下,突出工作重点,严守能耗“双控”底线,狠抓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补齐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短板;也要放眼长远,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抓紧出台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制度框架。把握先立后破的重要原则。在“双碳”背景下,内蒙古面临着巨大的绿色转型升级压力。如何转?怎么升?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内蒙古把脉定向,指出“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

他形象地说:“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既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要保证大家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立”和“破”是辩证的关系,“立”得住,才能“破”得好。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内蒙古必须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既要立足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这个实际,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新旧能源有序替代,优化煤炭和新能源组合,在做好能源保供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又要充分发挥内蒙古发展新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一体推进“风光资源”开发、产业链延伸配套和场景应用拓展,统筹布局调峰电源、电网设施、储能装置、氢能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运维服务业,不能再走“挖煤卖煤”“发电卖电”的老路。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扛起责任,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科学把握工作节奏,做实做足绿色低碳发展这篇文章,交出高质量发展的内蒙古答卷。

 

收藏:
点赞:
下载:2841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