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企业
2020-08-26 | 阅读:9155

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企业

企业是社会肌体的细胞,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物质载体、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就业载体、职工及其家属安居乐业的基本生活载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最能烛照和谐社会景象的,当属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企业应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改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企业。本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公司建设和谐企业的发展经验,做好“安全、发展、稳定”三篇文章,以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为着力点,营造企业和谐发展的制度环境、人文环境、人才环境、安全环境、精神环境,从而推动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实现企业和职工发展的共赢。 

一、完善薪酬与考核机制,构建和谐的制度环境。第一,健全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指标完成情况与员工收入挂钩,真正做到业绩降、薪酬降,业绩升、薪酬升。同时通过考核发现不足、查找问题、补足短板、缩小差距,有助于职工个人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的更好契合。分公司积极探索新的考核办法,对获得奖项和荣誉、做出突出贡献的行为通过量化指标给予考核加分奖励,拉开收入差距,极大调动了员工的进取心和责任心。第二,把完善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合法有序的劳动合同关系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制度,员工劳动合同签约率100%。认真落实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第三,建立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和定期排查、及时疏导、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工会工作的基础管理和工作行为,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为维护企业的稳定和谐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第一,坚持企业重大事项必须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定期召开党政工联席会,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保证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第二,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对涉及工厂的重大决策和职工利益相关大事,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集体协商。对职代会代表的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和吸纳,并给予及时答复和解决。第三,认真抓好厂务公开“三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制度到位、措施到位,使广大职工的知情权、管理权、参与权得到具体体现。第四,完善工会与企业的沟通制度,设立“员工意见箱”,在门户网站开设“职工之家”栏目,通过企业经济分析会、厂(站)务公开等形式,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实现企业和员工权益的“双赢”。第五,积极参加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干部员工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让员工充分表达意愿,释放压力,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地位。

三、重视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的人才环境。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就是坚持努力实现职工的自身价值,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第一,坚持“企业树人,人才兴企”的人才理念,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实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制订企业中长期教育培训规划,落实职工培训教育经费,实施一系列激励职工学习提高的办法和措施,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二,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激励职工岗位成才。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大力开展贴近岗位实际的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对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工授予“技术能手”、“技术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设立奖励基金,对已获上级奖励的项目实行对等奖励。第三,创新用人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分公司坚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为每一个技能好、素质高的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处、科职干部的培养任用工作中坚持选拔过程公开、公平、公正,给想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今年初,有7名同志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从22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走上副科职领导岗位。此外,分公司还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断拓宽职业发展渠道,持续营造“鼓励先进、争先创优”的学习环境。目前分公司已初步建立了一支拥有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129人、初级68人。第四,广泛开展青年创新创效、“五小”及合理化建议活动。创新是永葆企业活力的源泉,也是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分公司团队创新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既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激发了员工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职工劳动保护,构建和谐的安全环境。坚持“社会、企业、员工和谐统一”的企业核心价值观,遵循以人为本和从严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建设,狠抓责任落实,努力构建本质安全企业。一是着力创建安全文化,形成“保安全是全体职工的首要职责,抓安全是全部工作的关键环节”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积极组织“安康杯”竞赛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并对所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取证,加大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力度。二是落实责任强化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通过签订安全合同、实施风险抵押金制度、业绩考核扣分等办法,明确安全责任制,强化安全奖惩与考核。三是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生产环境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每年投资专项资金完成影响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的重大设备技术改造和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改造。按照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加大配发劳动保护用品和防护用具,定期为职工进行体检和职业病健康专项检查,对女职工每年免费组织妇科体检,确保职工的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落实“关爱工程”建设,构建和谐的精神环境。第一,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调节、导向、控制、凝聚”五大功能,结合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职工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做好职工信访和调研工作,并发挥工会优势,关注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员工的困惑、烦恼和压力状况,并与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第二,出资建设改善职工食堂、职工浴室、职工宿舍、职工文化室、阅览室、健身房等场所和设施,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员工外出参观旅游,满足职工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不断提高的需求。重视站容站貌,改善一线班组办公环境,为员工提供整洁、舒适、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使员工的安全感、自豪感、归属感倍增,以站为家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日益增长,使企业和谐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第三、建立企业帮扶机制,适时开展送温暖活动,切实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做到“五必访、五必谈”,关心离退休职工和遗属,对困难职工群众的帮扶从以往的生活救助向政策帮扶、就业帮扶、助学帮扶、医疗帮扶等综合帮扶拓展,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积极帮助困难员工家庭择业。积极创造条件让困难员工家庭子女择业。二是维护好困难员工群众的生存权。加大送温暖资金的筹集力度,建立健全困难员工档案,推动“送温暖”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三是保障困难职工子女受教育权。建立完善困难员工子女救助基金,形成帮扶困难员工子女就学的长效机制,让更多的困难员工子女在组织的帮助下完成学业。

营造健康和谐稳定发展的内部环境是企业的一项长期的、持续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在推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还将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去研判、分析,通过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努力探索推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员工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为建设安全高效和谐管道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7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