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所谓空心村,是指在农民新建住宅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外实内空的村庄布局,外加长期以来,迫于生计,农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空心村”越来越多,这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也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存在“想发展却发展难”的尴尬局面。对此,你怎么看?
“空心村”在我们农村普遍存在,很多农民都想实现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但是“拆旧建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破除“想发展却发展难”的尴尬局面还得久久为功,稳扎稳打。
首先,土地流转不畅是根本原因。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之后,集体的土地大多分到分散的农户家中,很少有集体土地。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没有经济能力从农户手中有偿收回村内闲散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困难。
其次,缺乏科学规划是间接原因。部分农村的规划建设,往往是想怎么建就怎么建,缺乏规划指导,农户较少有全局观,随意圈地建造、批少建多等情况时有发生,村庄布局杂乱无章,在这个基础上新建或者再建的难度很大。
再次,拆除老屋困难是人文原因。部分农村群众观念守旧,想要守着主业农户不愿意主动拆除老屋,一部分愿意拆除的,对于补偿标准又不满意,久而久之,老屋不拆,新房难建,重建的成本非常大,慢慢地这些村落,就被时代淘汰和抛弃了。
然后,农村人口迁移是时代原因。随着城镇化发展脚步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以及政府鼓励引导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为子女城里上学及改善居住环境,许多村民离开农村,“空心村”也就陆续出现了。
最后,加强“空心村”的治理需要持之以恒。在安置区积极组织开展党史教育活动,引导搬迁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知党恩。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通过制定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干部管理服务能力,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帮助群众尽快融入新生活。
第二题:新冠肺炎疫情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疫情防控期间有很多家庭生活困难。你所在街道打算了解辖区内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并在后续给予一定的帮助。假如领导安排你负责调研,你打算怎么组织?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群众的利益开展。现在领导安排我去调查辖区内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正是将人民的冷暖安危,放在日常工作重要位置的体现,我打算这样来调研;
第一,下发通知。我会以街道的名义向各社区下发工作通知,请社区配合做好困难群众人员名册,包括低保、五保、三无、孤儿、建档立卡户等。配合街道做好调查和走访,把问题查清楚、摸透彻、报准确。
第二,摸排情况。通过查看资料,了解辖区困难群众的分布、人数,所处的网格区域。与社区负责人了解,是否有组织失业人员技能培训,推荐适当的工作岗位;是否存在成员罹患重大疾病的家庭;有没有家中网络设施设备较差,但有孩子需要在线学习的情况;是否组织了“走基层、送温暖”慰问活动,文化演出活动等。
第三,实地走访。组织各社区负责人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实地走访和了解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包括疫情防控期间家庭的劳动力,经济收入受到的影响有多大,是否罹患重大疾病,家中网络设备是否跟得上在线教育,是否有人探望,是否失业等。
第四,跟踪反馈。将收集的困难群众信息进行统计,按照就业、医疗、教育精神、物质等进行分类,将调研信息形成报告提交领导,未来持续跟踪困难群众的反馈意见。
第三题:你是新进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不足,领导给你安排了一项工作任务,你发现你从来没有接触过,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你会怎么办?
作为新进人员能得到领导的信任,给我安排了一份工作任务,我不应该感到为难,而应该积极承担,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我打算这样做:
首先,工作梳理。我会对领导安排的工作进行梳理,查看哪些部分是自己完全陌生的,哪些部分自己能够有一些思路和想法。翻看以前的工作总结和档案,看看能否找到类似的信息,参考借鉴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积极请教。在梳理完工作后,我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请他能够指导我开展工作,帮我分析一下思路是否正确,会不会出现较大偏差,解决问题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如果同事比较忙,没有办法指导,我会请他给我一些匹配资料,我自己认真学习,尽快提升工作能力。
再次,主动学习。由于我是一个新员工,对工作不熟悉,所以我会主动查阅单位的书籍、资料、文件,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在领导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最后,主动汇报。在我完成工作之后,我会积极向领导汇报,并且说明此次工作顺利开展,是同事给予我很大帮助,并且向领导保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以更优秀的状态完成各项任务。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