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的凝聚力是一个企业在价值观念、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经营目标以及广大职工认同的道德规范等方面高度一致所形成的亲和力和向心力。它是企业攻坚克难、走出困境,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企业改革的进程中,面临着许多新困难和新挑战,特别是业务转型、队伍结构调整改革带来的利益重新分配,使职工队伍的不稳定因素增多,职工的思想空前活跃。因而,振奋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关键
企业能否求得生存,赢得发展,人心的向背是决定因素。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是企业领导班子是否具有准确无误的决策能力,有总览全局的统筹艺术,与广大干部职工间是否具有牢不可破的亲和力。
一要有科学决策能力。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每一个企业都是一艘船,驾驭它的则是企业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决策决定着企业前行的方向。当今世界经济已趋于一体化,如果企业的经营领导者没有前瞻性,不知道对未来如何应对,那是非常危险的。所以,领导班子成员除了具有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意识、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干部职工办企业的公仆意识,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创新超前的工作思维和别具匠心的经营理念,与此同时,要善于思考并勤于思考,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这样即使身处困境之中,企业也能阔步前行。
二要有统筹工作艺术。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同时会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领导者必须善于按轻重缓急,从主要矛盾到次要矛盾,要一步一步、一项一项地加以解决,要有条不紊地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好各种问题。领导班子只有具备了总览全局的统筹艺术,才会创造出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会使企业在管理上出现新的质的变化,而且对占领企业的“人心市场”还会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神奇功效。
三要有群众亲和力。亲和力是融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粘合剂和润滑剂。一个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领导班子只能让职工群众敬而远之,产生隔膜甚至抵触情绪,而这种情绪会像计算机病毒一样,扼杀企业的凝聚力。因此,无论何时,企业的领导者都是职工群众的公仆这一点都是不容改变的。领导班子的每一名成员都要谦和有礼,平易近人,时时刻刻与职工群众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与他们交心交朋友,唯有如此,职工群众才会敞开心扉愿与之交流,进而推心置腹,产生同频共振的效果,并把职工群众紧紧地团结在领导班子的周围,实现同心协力闯市场谋发展。
二、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前提
开发人的智能,发掘人的潜能,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前提。没有优秀的人才,就不会有优秀的企业。
一是选“才”要宽。要不拘一格地发掘、激发员工潜能,让职工觉得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有机会,从而激发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组织人事部门善于发现群众公认、有政绩、有能力的人才,善于发现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干工作的人才。要关注员工岗位上的进步和变化,合理引导员工确立努力方向和目标,建立健全人才选拔、考核和评价机制,营造“见贤思齐,群贤毕至”的良好氛围。
二是用“才”要准。无论哪一种方式的培训,管理者都要对人才诸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做到知人善用。要依据企业发展要求,明确人才需求标准。要敢于选拔人才,善于使用人才,要解放思想,更新用才的观念,树立事业至上观念,讲台阶而不惟台阶,讲资历而不惟资历。大胆使用年轻干部,大胆破格重用敢担当、勤勉务实、廉洁公正的各类人才,要敢于授权,敢于压担子,充分信任,大力支持其开展工作。
三是储“才”要精。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人才库,在从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的同时予以委以重任,不仅留住他们的身,更能留住他们的心,以确保人才不流失,使他们在企业能够找到用武之地,从而把青春才智毫无保留地献给企业,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实现“人才兴企”的目标。
三、创新求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保障
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作为企业“生命线”和“灵魂工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重任。
一要注重一个“实”字。首先内容要贴近实际。要克服单纯追求形式的弊病,最大限度地贴近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针对职工思想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主动及时地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千方百计地为企业和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推陈出新。其次是形式要具体实在。要做到让职工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要通过报纸、电视、板报、橱窗等媒介,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选树正面典型,鞭挞反面典型。其三是要讲求实效。必须力戒空洞的说教,以有声的教育、有形的活动、有效的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做到求新求真求实。
二要注重一个“情”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开启对方的心扉,以情感人,搭建起信息双向交流的桥梁,主动为职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阐述的道理才能变成职工群众的思想和追求,进而增强与职工群众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实现“企业给职工一分情,职工给企业十分爱”的效果。
三要注重一个“活”字。企业重组改制和业务转型中,职工群众的思想空前活跃,突变性、复杂性、不确定性是这一时期职工群众思想活动的显著特点,企业领导者要善于抓住思想苗头,超前疏导,未雨绸缪,把各种矛盾和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以确保企业和谐稳定。
四要注重一个“广”字。要建立职工思想动态管理体系和网络,从机关到基层,从班组到职工,要环环相扣,做到人人都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链条中的一个点,从而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缝隙和死角,形成大党建、大政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四、创建优良的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根本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优良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功能,使职工群众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一是创建统一的形象文化。从企业文化上可以看出一个企业职工的精神风貌,反之,从职工的行为和形象上也可以窥见企业的现状。统一的企业标识,振奋人心的厂歌,整齐划一的驻地、矿区,能凸显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与自豪感。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对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建立共同思想基础,形成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确保生产指标稳定增长、经营效益稳定向好大有裨益。只有让企业的形象理念根植于广大员工的心中,做到入脑入心,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将形象动力转变为发展动力。
二要创建科学的制度文化。坚持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用发展的眼光,不断修订完善职工职业道德规范、职工管理制度,有计划地推进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休假疗养、体检政策等,使职工自觉把制度执行转化为习惯养成,清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达到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变成职工的共同追求,自觉履行与遵守的行为准则,形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要创建规范的行为文化。面对企业业务转型和不断深化的重组改革,要意识到企业的安全理念,质量理念等行为文化是全体员工的“命运共同体”,是人员素质的综合反映,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息息相关。要坚持以人为本,持续重视安全、改进质量,不断拓展行为文化的内容,使其成为一种文化活动,自觉自愿自节自律的行为和习惯,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进而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