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2日重庆市南岸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解析2022021490
2022-02-14 | 阅读:1276

 

2022年1月22日重庆市南岸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解析

 

第一题:当前,疫情防控呈现常态化趋势,为降低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多地要求合理有序引导群众就地过年。而部分地方在执行返乡防疫政策时出现“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现象,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国家提倡返乡人员就地过年,对异地返乡的人员要做好跟踪把控,而部分地方在执行防疫政策时,却出现了“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的情况。这种做法不仅是“懒政”的表现,更是机械教条的现实写照。

“层层加码”表现在:国家本意是要求返乡人员从低风险地区返乡,持绿码即可,但是到了一些街道、乡镇,却变成了需要核酸阴性证明+集中隔离14天让很多想回家的异乡人望而却步。“一刀切”表现在:不管是否是从低风险地区回来的返乡人员,一律隔离14天。很多群众仔细算了算,春节假期加起来还没有14天,回乡被“嫌弃”,回岗被“丢弃”,使很多人放弃了返乡的计划。这样的做法看似“深入贯彻”、“严格落实”,实际是当“甩手掌柜”,轻松了自己,苦了群众。

为了让疫情工作稳抓稳控,让群众回家团聚,应该这样做:

一是认真研读文件。各地要学习卫健委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对于返乡人员执行的防控措施。尤其是对于高、中、低风险的人员进行区别对待,如果确实是从境外或者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员,要做好检测和隔离,并且解决说明政策要求。如果只是在中低风险生活的群众,可以引导他们外出佩戴好口罩,携带健康码,配合接受防疫检查。

二是严肃整治作风。针对在疫情防控期间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为要严肃打击,尤其是对“层层加码”和“一刀切”的行为进行曝光,通过警示教育让基层干部认识到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树立担当作为、科学防控的鲜明导向。

三是做好科学防控。可以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统计人员的信息。比如结合航空、铁路、公路、轮渡等交通出行登记系统,对返乡人员的信息进行详细把握,做到对流动人员的行程可控可追。

第二题:小李是你的同事,最近他感到工作不顺利,在基层工作压力大,每天朝九晚五地工作也没有目标,他感到情绪很低落。你会怎么劝说小李?请现场模拟。

李哥:

你刚刚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最近,新冠疫情又开始肆虐,我们基层人员必须做好防控监测工作,我看昨天和前天都是你在值班,确实比较辛苦。有些时候群众不太理解我们的工作,还会给我们提出一些质疑,我们也只能默默承受。而且每天朝九晚五地工作也是完成既定任务,你感觉没有目标和方向,我都是明白的。

但是,基层有广豪的土地,有淳朴的乡亲,也需要我们来发挥才干,创造价值。基层虽然有缺点,但如果一味想着晋升、提拔、调动,基层的人才就会流失不仅不利于党的执政根基巩固,更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我们都有家人如果你家那里的基层干部,因为工作累和苦,就不做了,那谁又来守护家人们的安全呢?

我们年轻人就像种子,而基层才是土地,种子具有“向地性”,无论怎么放都会向地下扎根,这既是种子的自然选择,也是强大的生长力量。我们只有像种子一样,汲取“向下扎根”的力量,才能茁壮成长。

我们身边的榜样很多,比如我们的领导,坚守在基层20余年,一直默默奉献,在组织需要他的时候,他也没有退缩,毅然而然选择了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李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长征路”,我相信你也是明白事理的人,我们要打起精神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继续前进。

第三题:你进入岗位以后,最希望单位给你提供什么岗前培训?

能进入单位是我的荣幸,我最希望单位能给我提供以下的岗前培训:

第一,单位概况。新进单位,我最想了解单位的基本环境,包括单位的历史科室分布,领导组成,办公室、食堂、车库、会议室等分布情况。单位最需要打交道的部门,业务量比较大的科室,个人费用报销程序,办公设备的申请领用要求等。

第二,法律法规。我还想知道日常工作会接触的法律法规,如行政法、会计法、管理规范、奖惩条例、请销假制度、公车管理制度、接待制度等,通过培训学习我,能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做工作的时候应该把握哪些细节,遵守哪些原则。

第三,业务工作。业务相关的工作内容,如走访调研、统计数据、窗口服务等方面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学习办文办会办事方面的要求如文件起草的格式规范语言等,会场的桌椅摆放、设备调试等,群众接待上访的处理流程和要求等

第四,其他工作。除业务以外的其他工作,如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治理、防汛抢险方面的政策,了解单位的主要工作安排和部署。消防安全知识,设备安全知识以及紧急事件处理等。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108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