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7日云南省普洱市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2022021437
2022-02-14 | 阅读:1272

 

2021年11月27日云南省普洱市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第一题:选择题(30道题)

1.(  )是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的精神之“钙”。

A.道德修养  B.思想道德  C.理想信念  D.人生价值

答案:C。

2.“三去一降一补”中的“一补”指的是(  )。

A.降成本  B.补短板  C.降能耗  D.去库存

答案:B。

其他还考了公文文种、中央一号文件、行政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第二题:判断题(20道题)

考了政务服务、户部知识、典故等。

第三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1:L市优化营商环境,简政放权,“证照分离”,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审批程序和材料等。

问题:做减法后如何做到监管不缺位?7分。

一是完善监管链条。建构以信息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监管制度,运用社会共治手段,提升监管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二是提升服务质量。简政放权并不放低标准,不放低工作要求,不放低服务质量。反而要完善服务,种好责任田,以辛苦指数来换取幸福指数。

三是创新监管方式。积极探索非现场监管,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探索推广移动监管,实现监管全程可追溯、数据全过程可查询,提高监管效率。

四是加大行政监督。提升简政放权工作的“含金量”,借助制度平台,织密公众对于放权改革的“监督网”,进而实现改革与民意的良性互动,以“简政”带动“善治”,让市场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材料2:L市关于激发消费能力、促进消费升级的措施。包括举办主题活动,建设商业示范街、稳外贸外资等。

问题:除了这个市的做法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拉动消费?8分。

一是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强化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健全消费后评价制度,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

二是强化中高端消费品供给。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服务消费升级方向,供给更多高质量的消费品和服务。

三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四是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加强对促进消费工作的舆论宣传,培育健康理性的消费理念。

第四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S市N市在社会保障的一些做法,包括提供就业渠道,提升医疗服务、教育资源、以及养老设施,老旧小区改造,基层治理等。

建平台精准对接人,实现人岗匹配;提升改造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提升医疗水平,医疗条件大改善;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增加。

养老院功能化提升改造,实现幸福家园;老旧小区改造发挥党组织作用,倾听民意促改造,成立小区党支部,推动小区设施升级;挥群众自治实现共治共享,自发成立治安队,巡查小区,解决问题,我为别人服务一天,别人为我服务二十多天;小区停车位再利用,改造地下车位创收入等。

问题1:总结概括材料中民生保障措施。7分。

一是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健全就业网络服务平台,促进用工就业信息交流,实现人岗匹配。

二是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改造卫生基础设施,改善医疗条件,加大医疗投入。

三是补充教育资源配置。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化。

四是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倾听民意,推动小区设施升级。

五是盘活停车资源效益。改造地下车位,新增停车位,合理对外开放,增加小区公共收入。

六是开展群众共建活动。成立治安队开展巡逻服务,帮助解决问题,促进共建共享。

问题2:改善民生还可以采取什么做法?14分。

要提高经济质量。要把蛋糕做大,为改善民生提供基础。加大财政惠民力度,让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体现在民生提标上。增加收入,让城乡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要促进共同富裕。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域统筹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全域民生保障同步提标扩容。

要完善社会保障。加大对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关爱和保障体系,弱有所扶,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

要营造良好环境。努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推进城乡综合整治,为城乡居民营造更加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要维护社会法治。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群众感受到法治公平正义。

第五题:大作文

材料均为人才重要性的讲话,以及搭建人才平台的例子。科研经费,政策、环境、发挥的平台,住房补助等等。

问题:围绕“城市发展与人才”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800-1000字,35分。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

功由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普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就必须要重视人才工作。要想办法集聚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

城市要发展,就要在集聚人才上着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普洱要发展,就要想方设法汇聚天下英才。要用宜居的环境吸引人,要聚焦功能优化、环境美化、服务提升、文化保护,推进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建设,打造花园城市,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让生活在普洱的人舒心。要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思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绿色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让来普洱的人才有事可干、有活可做。要注重延续城市文脉,不搞大拆大建,建好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音乐厅、剧院、美术馆,提升城市内涵、有品位来吸引人。

城市要发展,就要在培育人才上着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普洱要求得大发展,就需要在涵养人才上着力。要强化学校育才,发挥高校在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要强化产业育才,加强政府、学校、企业合作,坚持政府引导、学校牵引、企业支撑,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给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多一个选择,培养更多“大国工匠”,更多优秀的产业人才。要强化社会育才,宣传终生学习理念,营造人人可成才、人人向往成才的氛围,借助数字技术,推广慕课,提升普洱全社会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

城市要发展,就要在用好人才上着力。人才难得,轻视不得,耽误不得。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要加强人才激励,鼓励科技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期权奖励、技术有偿转让等方式参与要素收益分配,真正让有真才实学、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实现“名利双收”。

能够集聚人才、重视培育人才、善于利用人才,普洱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2754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