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企业特色防腐体系
2020-07-20 | 阅读:8990

浅谈如何构建企业特色防腐体系

当前,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应充分认识构建具有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性,逐步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具有企业特色,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公司高质量稳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构建具有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现实的需要和发展的必然

1、构建具有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推进股份制改造、公司制改革,以及联合重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新形势对各种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腐败问题提出了有效预防的现实要求;同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股份多元化、治理结构规范化、管理程序化、监督公开化等,为建立统一协调、有机配合的资产经营监管和惩防腐败体系,从客观上搭建了新的平台,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可见,构建国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正是适应了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的治理结构的需要,反映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要求。

2、构建具有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建立和形成国有企业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客观要求。国有企业多年来结合实际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要求,取得了明显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反腐倡廉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注重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思考,逐步实现由被动查处向主动防范、事后监督向过程监督、单项治理向综合防治、机构监督向机制监督的转变,步入并加快了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和惩防腐败体系的进程,表明构建国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和客观条件。

3、构建具有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在实践中勇于探索,运用现行的企业法律法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基础,从研究产权关系、结构制衡、监督体系入手,把各自独立、缺乏沟通的监督主体,通过制定企业规章,理顺相互关系,形成信息沟通、协调配合、优势互补、一体化运作的监督合力,延伸到制度建设和教育过程,渗透到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以企业体制机制管理创新为前提,不断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工作,把逐步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推进; 在具体工作中把反腐败的形势任务、领导体制、工作格局、法规制度和已经形成的做法经验科学地有机衔接起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和完善,在创新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按照中央要求和部署,结合国有企业的特点,在工作中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综上表明构建国企惩防腐败体系,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4、构建具有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着眼国有企业未来发展的根本要求。探索惩防腐败体系的构建,既考虑到转轨变型期的现实需要,又放眼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既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基本国情、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刻理解上,也是建立在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前提下。可见,构建国企惩防腐败体系是开放的、发展的、渐进的。

二、构建具有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需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要处理好上级部署与本企业实际的关系。构建具有特色惩防腐败体系是一项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国有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惩防腐败体系。在探索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工作中,提出的基本框架和工作措施必须适应企业改革发展和重组改制的总体要求,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及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之中,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适应本企业的实际。不仅体现出国企惩防腐败体系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全局性,而且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要处理好“四项工作格局”与惩防体系的关系。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四项主要工作”(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效能监察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我们要把“四项主要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同步推进,相互促进,同时要研究“四项主要工作”与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腐败体系的关系。“四项主要工作”是惩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构建国企惩防腐败体系的具体组成部分;惩防体系是“四项主要工作”的升华和理论概括,又反过来对“四项主要工作”起指导作用。由此可见,以“四项工作格局”为重点全面推进国企反腐倡廉工作,与构建惩防体系是统一的。

3、要处理好惩治与预防的关系。这也可以说是治标与治本的关系。首先是惩防并举,重在预防。其次是发挥惩治的预防作用。惩治是事后监督,但是惩治也可以发挥预防作用。构建国企惩防腐败体系,必须一手抓惩治、一手抓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惩治和预防紧密联系,互为促进,是构建惩防体系的两个重要方面,治中有防,防中有治,辩证统一。既要立足于惩治,又要着眼于预防,使“治”与“防”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处理好惩治和预防关系的同时,又要把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关系和惩防并举的关系融合在一起,真正构建一个体系。

4、要处理好教育、制度、监督的关系。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教育、制度和监督各有侧重,不能相互替代。同时,三者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教育为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制约奠定思想基础;制度建设为巩固教育和监督的成果提供保障;监督为制度的贯彻落实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提供必不可少的硬性约束。我们要在三者并重上下功夫,通过加强教育,进一步强化制度意识和监督意识;通过健全各项法规制度,使教育和监督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通过强化监督,使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扎实有效,三管齐下,优势互补,形成惩治预防腐败的整体合力,逐步建立“五个机制”:充分发挥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的作用,把法律、纪律、他律转变为高度自律,把外在制约转变成内在自觉,形成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进行体制创新,实现从“权力反腐”到“制度反腐”的转变,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建立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努力形成大监督格局,建立不能腐败的约束机制;从严治企,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切实纠正不正之风,建立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逐步建立以俸养廉的薪金制度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不必腐败的保障机制。

三、构建具有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结合实际整体推进

1、建立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重点是加强企业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党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的反腐倡廉教育。要积极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总结探索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营造廉洁文化氛围。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企业宣传教育总体部署,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资源,形成宣传教育合力,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

2、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一是结合企业实际,以规范企业事权、财权、人事权和物权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规范权力运作。规范事权,重点规范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和管理制度。规范财权,重点健全完善财务预算、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关键环节监控的制度。规范人事权,重点完善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和履职情况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体制。规范物权,重点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监控的制度,健全电子商务运行机制,完善营销体制,健全采购设备和物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二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管理制度。要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制度,完善反舞弊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企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三是建立完善党风建设基本制度,要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制度,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员责任追究和惩处制度。企业党政领导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班子其他成员要抓好分管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

3、进一步完善监督约束机制。要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人员、经营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和重要岗位的监督;要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切实加强党组织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内部审计监督、职工民主监督、职能部门监督,积极探索发挥监督整体效能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形成“大监督”格局。

4、充分发挥惩治的治本功能。要坚决惩治腐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严肃处理违纪违规突出问题,严格依纪依法办案,坚持查办案件与防治腐败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做好预警防范工作。

5、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作用。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协助党委分解工作任务,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抓好督促检查。同时,各级党委要加强对纪委工作的领导,为履行职责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创造条件。

6、努力形成有效工作机制。坚定不移地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规划,并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明确工作职责、内容及进度要求,保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有序进行整体推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