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位一体”惩防体系  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
2020-07-15 | 阅读:9010

构建“三位一体”惩防体系 

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

 

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实现惩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整体效能,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统一于反腐倡廉的全过程。腐败是腐蚀剂,它消磨党的意志,瓦解党的队伍,削弱党的战斗力,破坏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正如党的十大报告所指出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近年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我们党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一些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社会法制的不断健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为开展反腐败斗争创造了有利的经济环境、制度保证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因而,反腐败斗争在策略和方法上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反腐败斗争实现了由重惩治、重查处、孤立反腐向关口前移、强化监督、注重预防、惩防并举的系统反腐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反腐败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反腐败工作新的发展和创新。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了从严治标的措施,又涵盖了注重治本的内容。教育、制度、监督三者目标一致,各有侧重。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只有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惩防体系,才能解决好“不愿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问题,进而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目的。

一、构建“三位一体”惩防体系,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切实解决“不愿腐”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拒腐防变的思想保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人来说,从来就没有无思想的行为。腐败行为的背后,必定有腐败思想的支配。腐败思想是腐败行为的基础和前奏。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就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基础作用,铲除腐败思想滋生的土壤,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屏障。思想教育虽然不具有强制性,其功效也并非立竿见影,但思想教育对人们观念的确立和行为养成却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导向作用。长期的思想教育,有助于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的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一经形成,不但影响人生的某一阶段,甚至作用于人的一生。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思想道德教育在防腐倡廉中的地位,注重发挥教育在防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保持党的纯洁性,增强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从思想上解决“不愿腐”的问题。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行为取向。腐败分子之所以孜孜以求于利,蝇营狗苟于名,原因就在于其价值观的错位。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成熟是道德高尚的前提。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就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科学理论武装,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为利诱、不为财惑、不为色迷,保持坚强的党性、坚定的信念和廉洁自律的高尚品格。二是要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关。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要加强党的宗旨教育,使党员干部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的意识,增强群众观念,关心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疾苦,表达群众意愿,反映群众心声,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要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享乐观。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党的性质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通过艰苦奋斗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各种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享乐观,培养励精图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态度,坚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高尚道德情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发奋进取。四是要加强党纪条规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廉洁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境界。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党纪条规教育,才能净化灵魂,提高境界,强化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廉洁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为使党员干部知法懂法,提高政策水平,增强自律意识,自觉做到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经营、照章办事,要不断加强党纪条规教育。在对党员干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优化教育形式,选择有效载体,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纪法规教育相结合,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注重教育的超前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吸引力,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入脑入心。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让廉政文化进岗位、进家庭,大力营造廉政光荣、腐败可耻的舆论氛围,努力形成崇廉尚廉的社会风尚。要建立有效机制,通过长期不懈、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构筑起廉洁自律的坚固思想防线。

二、构建“三位一体”的惩防体系,要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切实解决“不能腐”的问题

体制和制度的弊端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就必须健全制度、完善体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发生的深层次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不能腐”的问题。一是规范管理,增大权力运行的透明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对于企业而言,要进一步规范营销、供应、财务、干部人事等窗口单位、关键岗位人员的从业行为,细化管理,严格程序,建立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管理体系。对诸如物资采购、工程发包等“敏感”问题,凡是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运作的都应利用市场手段来处理,通过权力的公开运作,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要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大力实施“阳光工程”。要不断深化厂务公开的程度和内容,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民主权,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二是坚持民主决策,防止权力滥用。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要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程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防止决策失误和权力滥用;三是严格程序,选贤任能。人是权力运作的主体,掌权人素质低劣,势必导致权力的滥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切实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原则,广纳贤才,让权力掌握在那些素质高、作风正、有真本事的人手中。四是要严肃纪律,发挥惩治的警示作用。预防和惩治是反腐倡廉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只有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因此,要严肃纪律,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对违规违纪人员决不姑息、决不手软,要运用纪律、法律等手段予以惩处。特别要通过典型案例的查办和对腐败分子的惩处,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震慑和警示,自觉做到警钟长鸣、节操自持、勤政廉政。健全的制度,严格的管理,完善的机制,严格的纪律,对从源头上解决和治理腐败问题将起到有效的保证作用。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惩防体系,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切实解决“不敢腐”的问题

失去监督的权力最容易导致腐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缺乏监督或监督不力,是造成权力失控、腐败滋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要重点把握以下环节:一是增强监督者的责任意识和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要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认识到,如果放弃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就是对自己民主权利的放弃和对腐败行为的放纵。只有依法加强监督,才能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章》的要求,不断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二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班子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发现问题及时的优势,开展经常性批评和自我批评,把违纪违法的苗头消灭在萌芽中。要加强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违背民主集中制的惩处制度,保护班子成员开展监督的积极性,;三是要加强对重要部门、关键岗位权力行使的监督。要规范人、事、财、物“四项权力”的管理,对重要部门和岗位过于集中的权力进行科学细化和分解,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努力做到群众关注的热点,就是监督的重点;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四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离任审计、效能监察等措施,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要延伸触角,拓展领域,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和监督,净化领导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狠刹庸俗之风,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关口前移,把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落到实处,切实解决“不敢腐”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努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防体系,大力营造“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社会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实现“做大做强做美”的目标创造良好的纪律环境,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6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