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严三实”之严以修身
2020-07-15 | 阅读:9147


浅谈“三严三实”之严以修身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将党的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对“三严三实”中的严以修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的基础,同时契合了中国人的传统道德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将修身置于首位,可见修身作为人生必修课的重要性,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从我做起,才能真正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一、严以修身,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习总书记在论述作风建设中曾指出:“做到防微杜渐,时刻自厉自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现实生活中,有种很不正常的现象,个别组织部门和领导对干部的评价和使用存在着致命的误区,他们认为评价一个干部够不够格、优秀不优秀,主要是看其能力、看其政绩,至于其个人生活作风上的些许不检点则无关紧要。看能力、看政绩,这很对;但忽视其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往往会铸成大错。俗话说:“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此话以生动形象的比喻,阐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警示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修养,防止腐化变质;必须守住小节,防微杜渐。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就是忽视了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最终铸成大错的。“风起于青萍之末”,不该吃的吃了,不该拿的拿了,不该去的地方去了,不该办的事情办了,不少人正是从这里开始堕落的,以至于发展到见酒则醉,见财则贪,见色则淫。须知,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要求,在小利小惠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漫舞中丧失了人格,这样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

小事小节不仅是领导干部个人品德的反映,更是党风政风的一面镜子。越是隐藏的东西越能看出人的品质,越是细微的情节越能显出人的灵魂。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广大职工群众正是通过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的小事小节,诸如是否大吃大喝、公物私用、收受礼物等等,来评价领导干部、看待党风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小事小节上做好了,就会赢得广大职工群众的信任、拥护,反之,就会影响到党的形象、威信。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一个人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腐败分子,其走向堕落大多数是从不注意小节开始的。近些年来,不断揭露出来的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充分证明了:灯红酒绿消人志,纸醉金迷亦梦幻,声色犬马过眼空,执迷不悟趋祸端。玩乐奢靡成风极易销蚀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进取心,使人变得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思想颓废,最后走向违法乱纪的深渊。所以说,生活作风对领导干部来说确非小事,是一件关系到党风政风的大事。因而,领导干部应力求耐得住艰苦,顶得住歪理,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但是也确有不以为然者,他们认为生活作风是“个人的自由”,用公款吃喝玩乐是“工作需要”。纵欲放任是“享受生活”,抓此类问题是“小题大做”。由于这此错误思想的驱使,有的领导干部不讲身份、不顾形象、不管影响,什么样的朋友都敢交,什么场合都敢去,什么钱都敢花、什么东西都敢要,透视这些人的本质,大抵都是政治上软,经济上贪,工作上浮,生活上奢,纪律上散的人。

小事当慎,小节当拘。一个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的领导干部,也很难在大事大节上过得硬。领导干部只有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自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从小处培养自己的为官之德,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才能干大事,成大业。

二、严以修身,要谨记“生活情趣非小事”

习总书记早在《之江新语》中就指出领导干部生活情趣非小事:“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情趣和爱好。相对工作、学习而言,个人的生活情趣和爱好在业余时间展现,当属个人的“小事”。但是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和爱好就不同了,它是不能与一般的职工群众的生活情趣和爱好等量齐观、同日而语的。我们说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和爱好不是小事,是鉴于领导干部身分、作用和影响力。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自觉与否,总会在职工群众中产生一定的影响,无形中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引导一种方向。

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和爱好事关重大。一是事关导向。“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一个单位职工群众的兴趣爱好,往往能从这个单位领导的兴趣中找到影子和渊源。比如,领导干部喜欢学习,这个单位学习会蔚然成风;领导干部喜欢“搓麻”,他周围必然有“筑城”大军;领导干部喜欢喝酒,他手下有几个“李太白”也是肯定的了。因此,领导干部的立身做人的标准和要求事关重大。二是事关形象。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和爱好事关领导干部的形象。一个不注意小节,不注意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吃喝玩乐的领导干部在职工群众的形象肯定不会好。三是事关素质。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在这方面投入的多了,在那方面就必然投入得少。兴趣有雅与俗、正与偏之分,如果不爱学习,只爱消遣,素质提高只能是空话。

总之,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慎重对待朋友交往,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讲操守,重品行,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严以修身,要坚持“先禁其身而后人”

习总书记曾指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解决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到慎微、慎初,慎欲、慎交,严格操守,从而牢固构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慎微:事物的发展源于微小,变于渐进。从腐败分子发展的轨迹看,他们并不是“根里坏”,有的也曾是“好党员”、“好干部”,并且为党的事业奋斗过,兢兢业业地工作过,但随着地位的升迁、权力的增大,以及客观条件的变化,面对诱惑,加上自身“免疫力”的下降,“病菌”也就慢慢的侵入。这个从小到大、从轻到重、从一时的闪念到不能自拔的过程,也是一个偶然的量变到必然的质变的过程。因此,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见微知著,常弃非分之想,常修从政之德,防微杜渐。千万不能因为职务升高了,权力大了,就放纵迁就自己,对细小琐碎之事要警惕,小处不可随便,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严于律已,筑牢“思想大堤”,免得由不拘小节发展为气节不保,身陷泥潭,“一失足成千古恨”。慎初:古今中外腐败分子的蜕化,往往是从“就这一次”、“下不为例”这些人生的“管涌”开始的。拒腐防变,慎初最为重要。领导干部时刻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面对权、钱、色的诱惑不搞下不为例,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是廉洁自律的前提。慎欲:慎欲是廉洁自律的关键。私心和贪欲是万恶之源。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确立崇高的人生追求,淡泊明志,耐得住寂寞,顶得住歪理,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常思贪欲之害。一旦利欲熏心,就难免利令智昏,将党纪国法抛到脑后,腐化堕落,以致葬送自己的前程乃至性命。因此,领导干部要警惕资产阶级腐朽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腐蚀,不为声色犬马、灯红酒绿所动,过好金钱关、美人关、享乐关,做到俭以养德。慎交:领导干部也有七情六欲,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自然也面临交友的问题。好的朋友能够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坏的朋友能够成为消极堕落的助力。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这个道理。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择善从友,远小人,亲贤臣,警惕包藏“陷阱”的友谊,切不可蝇营狗苟,朋比为奸,更不可卖身为奴,道德沦丧,授人以柄,任人摆布。古人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意思是说,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是不能不慎重的事,这是培养自己品德的基础。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走向腐化堕落,就与一些别有用心的“朋友”的引诱存在密切联系。可见交往中有学问,生活中有政治,要过好“廉洁关”,首先要过好“生活关”、“交往关”。领导干部如果头脑不清醒、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交友不慎重,就可能被“糖衣炮弹”所打中。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应努力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和情操品位,经常审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多交一些品格高尚的朋友,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多交一些富有学识的朋友,以增长自己的能力;多交一些敢于批评自己的朋友,以保证自己在生活、工作中少出差错。

慎微、慎初,慎欲、慎交都是讲道德修养的,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状态的境界,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都做到了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选择个人的爱好,摆脱低级趣味,严治家、慎交友,无论是“工作圈”还是“生活圈”,都立得住、过得硬,就一定能够形成一个奢风吹不倒,糖弹打不垮的坚强群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实现企业的稳健发展。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3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