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职工思想动态监控和心理疏导对维护企业稳定发展的意义
2020-07-14 | 阅读:9046

 

浅谈加强职工思想动态监控和心理疏导

对维护企业稳定发展的意义

 

[摘要] 随着企业深化改革步伐的逐渐加快,各种矛盾日益凸显,一些职工易出现思想偏执和心理问题,影响企业生产稳定和个体心理健康,作为基层支部和支会要畅通信息收集渠道,组织开展思想动态监控和分析,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帮助职工提升思想认识及心理素质,要深入开展走访帮扶活动,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要大力开展素质提升和文体活动,帮助职工提升技能、缓解思想、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努力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局面。

关键词:党支部、支会  思想动态监控  心理疏导  策略

一、背景

当前,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公司进行了多次调研,通过充分论证,推动企业改革,以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薄膜厂作为传统塑料加工企业,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盈利能力差、市场竞争激烈,随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和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技术、产业升级或企业整体转型,这势必会造成部分员工需要转岗分流,重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面对日益加快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面对不断变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各种矛盾将集中凸显,呈现出类型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内容复合化、调节疑难化、矛盾易激化等特点。一些职工特别是一部分残疾职工,容易出现思想焦虑、偏执和抵触等负面情绪,影响自身身心健康,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疏通思想,化解矛盾,缓解职工心理压力,促进企业职工心理健康,是基层党支部和工会工作者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当前职工产生思想压力的原因分析

    (一)心态失衡是引发思想矛盾的直接根源。在企业多年稳定发展格局中,职工工作和收入的稳定性、管理方式的固化带来了职工自我要求降低、适应竞争能力下降的现象。在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企业规章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模式提升后的严格化,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岗的精细化,检查的标准化、考核的细致化等,对职工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职工未能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产生过度紧张感、和排斥感,使少数职工出现思想认知和心理偏颇问题。

    (二)观念落后是引发思想的深层根源。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时期,原有社会利益格局被调整,加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现的各种腐败问题,使部分职工思想产生负面影响,产生了一些失落心态、悲观心态,对社会问题的片面认识更使部分职工的思想认知感受到被剥夺的心理感受。

三、疏导结合,帮助职工提升自我,适应发展

    加强职工的思想动态的监控和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应是企业关注的现实问题。作为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应帮助职工理顺情绪,分析思想动态,找准切入点,化解主要矛盾,帮助职工提升思想认识,改变传统观念,主动适应改革发展潮流;在个人心理方面,要通过心理疏导和案例分析,调适心理。在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方面,帮助职工提升自我素质和专业技能,适应管理模式转变的要求,同时工会要主动发挥优势,通过开展民生“五必访”、“民管会”等项目,为职工分忧解难,解决后顾之忧。通过以下主要措施达到目的:

    (一)积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帮助职工提升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围绕当前形势任务并渗透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保正中心任务的完成。当前企业结构调整,人员转岗,势必影响职工队伍稳定,首先就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就要从理入手,正确引导,说服教育,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以“大道理”去引导职工的“小道理”,以用“经济形势”大家看谈认识、树信心,明确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小道理”,就事论理讲明优势,正视问题,克服困难,把职工对利益的期望值化作保安全、保质量、提效益中实现,让职工气顺劲足努力工作;二是注重职工思想动态调研。定期组织人员对员工思想状况进行详细调研,坚持定期开展职工思想状况调查,掌握在企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企业发展改革过程中职工所思、所想、所盼,在有针对性做好职工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更保护职工积极参与改革和生产建设的和谐整体,强大的合力就是企业的活力。

(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职工提升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职工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淡化对名利得失的计较,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工会组织要在这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不断重视和加强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注重关注职工心理健康,积极倡导“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享受工作”的理念,注重加强员工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引导,认真做好人文关怀思想上加以引导、从心理上进行疏导等工作,使员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二是对一些已经存在思想上和心理问题的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和辅导。基层工会组织要及时根据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加以适当的疏导,通过企业文化教育、思想动态分析和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开设专业知识讲座、单独谈心谈话等方式,“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人一事”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职工正视压力,挑战压力并有效地缓解思想和心理压力,从而把身心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逐步缓解或调整职工由于认知错误引发的思想问题,使其能通过情绪转移、自我宣泄、改变认知、寻求支持等方式自动消除紧张心理和焦虑情绪。

(三)畅通信息收集渠道,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在全面摸清职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信息收集等多种形式,对职工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畅通员工表达意愿的渠道,让职工的需求能够快速有效地传递给企业相应组织,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也要注重结果的反馈,即将问题、诉求的结果,及时回应反馈给职工。对企业制度、绩效考核、以及各项管理等环节存在问题的要及时纠偏,不因为岗位设置不科学、工作流程不合理、薪酬不公平、考核不透明等管理因素给员工造成不必要的压力,要以科学、合理、顺畅、和谐的管理促使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发展前景。

(四)深入开展走访帮扶活动,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

一是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而把思想工作从企业延伸到职工生活中,一直是工会工作的传统做法,也是工会组织与职工增进了解、相互沟通的有效渠道。二是要做好“五必访,六必谈”。经常性的走访慰问工作,关心职工的实际困难,实施民生项目,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以及“金秋助学”、职工本人和家庭核心成员患病住院慰问、协助有毒有害岗位人员调休、离岗休养生活摸底,在员工休假、特困结队、困难帮扶等活动中,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爱。

(五)大力开展素质提升和文体活动,帮助职工提升技能、释放思想压力和负面情绪。

基层组织面对职工的思想敏锐度和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要积极帮助职工释放心理压力。通过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陶冶性情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职工发泄情感创造机会和空间。本着“立足基层、面向群众、争创特色”的原则,通过开展多种内容、多种形式、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职工群众广泛的体育活动,开展训练目标明确、挑战自我、磨炼意志的团队训练活动,开展广泛的读书活动和经常性的技术练兵、技能提升活动,扩大职工群众之间的相互交往、扩大领导和职工群众之间相互沟通,营造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文化氛围,帮助思想压力和心理压力较大的职工消除烦闷感、紧张感、失落感、自卑感等不良情绪,通过提升自我素质,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求,并在工作中获取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和快乐感等良性情绪。

    在企业里每一名职工需要确立自己的方向,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通过岗位责任感归属感的建立,激活、升级自身行为“盈利”的“新版本”,“本质盈利”实质就是为荣誉而工作,就是自觉自发,最完美地履行好职责,让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成为一种习惯,为企业赢得发展,也为自己赢得尊重!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