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知党情”知识竞赛决赛题库
一、选择题
1、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B)。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2、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C )。
A、军阀专制独裁社会 B、落后的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C )。
A、人民大众和封建军阀的矛盾
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4、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C)。
A、文化革命 B、提倡新文化 C、民主和科学
5、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日本制造的济南惨案
C、《九国公约》的签订
6、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B)建立的。
A 长沙 B ** C 南京
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B )在**举行。
A、1921年7月1日 B、1921年7月23日 C、1921年7月31日
8、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 C)举行。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A、**浦东 B、**无锡太湖 C、**嘉兴南湖
9、党的( B )上诞生了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
A、***一大 B、***二大 C、***三大
10、下列文章中张闻天所著文章是(B)。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我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观》
C、《中国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11、最先在中国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的是( C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蔡和森
12、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最重要的历史贡献是确定了党的(A)。
A、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B、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路线
C、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13、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推动下,(B)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A、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央执行委员会杭州西湖会议
14、1926年7月9日,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C)的雄壮口号中正式开始。
A、“解放全中国” B、“先烈之血,主义之花” C、“打倒列强,除军阀”
15、党领导的(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16、1927年8月,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B )的方针。
A、推动工农运动高潮 B、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创建革命根据地
17、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B)。
A、蔡和森 B、毛泽东 C、朱德
18、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在进军井冈山时,到达**省永新县三湾村时进行了著名的(A) 。
A、三湾改编 B、新式整军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19、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上了(A)。历史证明,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A、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B、夺取敌人力量相对弱小的城市和发动城市暴动相结合
C、领导、组织工人运动来推动革命的发展
20、1935年1月,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即(B),结束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通道会议
21、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到达(A),同红一方面军会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静宁以北的(A),同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A、会宁;将台堡 B、陕北;延安 C、两河口;甘孜
22、1935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制造**事变,企图将**从中国分割出去。中华民族危亡日益严重。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北平学生在12月9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示威游行活动,这就是著名的( C)。
A、一二•一运动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23、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震惊中外的(A)及其和平解决,对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
A、西安事变 B、**事变 C、两广事变
24、(A)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它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A、平型关大捷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25、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地区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对日军的进攻战役(A)。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26、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集全党的智慧,科学地论证了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B)。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B、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C、革命的主要力量
27、毛泽东在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的文章是(C)
A、矛盾论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持久战
28、1947年7月至9月,在(A)主持下,***中央工作委员会在**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A、刘少奇 B、邓小平 C、毛泽东
29、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什么(A)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A、鲁**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30、经过八年抗战,日本战败。日本于(A)宣布无条件投降。
A、 1945年8月15日 B、 1945年8月8日 C 、1945年9月2日
31、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是( A )。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32、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实行战略转移是(C)。
A、遵义会议 B、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
33、《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作者是(A)
A、刘少奇 B、陈云 C、王稼祥
34、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美国进步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提出了(C)的著名论断。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东风压倒西风 C、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35、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在(B)召开。
A 、洛川 B、延安 C、西柏坡
3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C)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
A、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37、党的( A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七大 B、八大 C、九大
38、党的( C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39、11003年至11007年,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期,也被称为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五”计划把(B)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轻工业、重工业并举
40、1100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A)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篇重要文献。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41、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B)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宣布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A、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42、1100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教育的、(C)的方法去解决。A、阶级斗争 B、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斗争 C、团结——批评——团结
43、11006年9月15日至27日,党的八大在**召开。八大正确地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44、20世纪50年代,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B),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A、合作友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互利互助互惠原则
45、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C),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中子弹 B、导弹 C、原子弹
46、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发表《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在中美《联合公报》中,中方重申自己的立场,指出(A)仍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
A、台湾问题 B、历史问题 C、贸易问题
47、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题为(A)的文章,拉开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序幕。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关于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48、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邓小平发表了题为(B)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和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创建社会主义建设新理论的宣言书。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49、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邓小平致开幕词,第一次提出了(A)崭新的命题。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是硬道理”
50、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B),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A、《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实行承包经营制的决定》
51、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B),提出台湾海峡两岸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和发展贸易,进行经济交流,即通航、通邮、通商的“三通”建议。
A、《关于台湾问题白皮书》
B、《告台湾同胞书》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
52、1986年3月3日,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等上书***中央,提出发展高科技的建议。这一建议后来被称为(C)。
A、星火计划 B、菜篮子工程 C、“863”计划
53、(C)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A、“多党执政” B、“平等独立” C、“一国两制”
54、党的十三大报告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的基础上,系统地阐明了(B)。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任务
5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C)。
A、政治体制滞后于经济体制
B、发展生产力与教育、科技体制的矛盾
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6、1988年,邓小平在正确判断和总结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时,提出了(C)的著名论断。
A、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7、1910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证券交易所和(C)相继开业。
A、广州证券交易所 B、**证券交易所 C、深圳证券交易所
58、19100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A),把在社会主义中国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方案更加具体化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B、《中英联合声明》
C、《关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决定》
59、1991年12月15日,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B)并网发电。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30万千瓦的核电站。
A、大亚湾核电站 B、秦山核电站 C、大鹏湾核电站
60、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1、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作了题为《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C)概念,统一了全党的认识。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调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2、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63、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完整的理论表述,是在(A)的时候。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党的十四大 C、邓小平《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讲话
64、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规定,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C)。
A、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5、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C)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是: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A、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B、加强党的理论建设 C、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66、1994年12月,我国(A)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8日,工程实现大江截流。大坝2021年5月20日全线建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建成后充分发挥了防洪、通航、发电三大效益。
A、长江三峡 B、黄河小浪底 C、南水北调
67、19100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B)的重要讲话,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提出了八项主张。
A、《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8、19100年5月,***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根据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B)战略。
A、可持续发展 B、科教兴国 C、西部大开发
69、(A)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A、1997年7月1日 B、1992年12月30日 C、1993年1月1日
70、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首次使用了(B)的称谓。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1、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考察工作期间,提出了(C)的重要思想。
A、科教兴国 B、反腐倡廉 C、“三个代表”
72、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进入新世纪党面临的新任务,审议通过了(A)。
A、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B、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C、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
73、(B),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即WTO第143个成员。
A、2000年12月1日 B、2001年12月11日 C、2002年12月30日
7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A)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A、改革、发展、稳定 B、工业、农业、服务业 C、政治、经济、文化
75、新中国建立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三农”问题基本含义是(C)。
A、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问题、农业投入问题、农产品加工问题
B、农产品问题、农民工问题、农村基层组织问题
C、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
76、十六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B)的科学发展观。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B、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7、2021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A)的若干重大问题并通过了相应的决定。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C、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78、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从2021年1月起,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B)。
A、“三讲”活动 B、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C、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活动
79、2021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通过了(A)。
A、《反分裂国家法》 B、《香港基本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80、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B),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已经成为历史。
A、《农业税征收管理条例》 B、《农业税条例》 C、《农业税征收办法规定》
8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A),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A、《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82、入党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 A ),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A、执行党的决定 B、执行党的路线 C、执行党的政策
83、( C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A.爱国统一战线旗帜 B.“一国两制”旗帜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84、在中国各政党中,各民主党派是( A ) 。
A`参政党 B.执政党 C.在野党
85、( C )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1999年10月1日 B、1999年7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86、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要着重从(C )上建设党.
A.理论 B. 政治 C.思想
87、( A )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88、我国的国体是( B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89、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 ( B ) 。
A、人民民主专政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00、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C)。
A、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B、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其他配方式并存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91、《共产党宣言》发表(B)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
9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A)的成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A、《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93、“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重要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在(C)上提出来的。
A、1947年党的十二月会议 B、党的七大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9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B )。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10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C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96、科学发展观回答了( B )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97、( A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解放思想 B、与时俱进 C、开拓创新
98、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 、完善(A) 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A、经济发展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方式
99、党章规定,党员享有如下权利:行使表决权、(B),有被选举权。
A、监督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10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C)。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10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B),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02、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A、坚持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03、在党的80多年历史间,党章已历经(C)次修改。
A、3; B、7; C、14;
10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 C )没有变。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
105、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B )。
A、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0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C )。
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7、当前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 C )。
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10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C)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09、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做到( C )。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效率优先
C、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头三年的主要任务是( B )
A、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 B、恢复国民经济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11、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国务院
112、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A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113、“三个世界”的理论是( A )提出来的。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11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党开展了( A )。
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要不要改革开放的讨论 C如何评价毛泽东的讨论
115、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 B )。
A、党的八大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116、1933年5月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任命(B)为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北上迎击日伪军。
A、方振武 B、吉鸿昌 C、蔡廷锴
117、1935年8月1日,***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名义草拟了( C),即著名的《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B、《为抗日救国争自由宣言》C、《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118、1937年8月下旬,***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 C)提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A、《论新阶段》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19、为减轻人民的负担,党外人士( A)于1941年11月首先提出精兵简政的意见。
A、李鼎铭 B、吴玉章 C、范文澜
120、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是按照( C)的原则建立的。
A、民主集中制 B、公选制 C、三三制
121、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问题和日本战败后的处理问题,并发表(A)。
A、《开罗宣言》 B、《波茨坦公告》 C、《德黑兰宣言》
122、推进党务公开的目的是,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 (A)党内事务。
A、了解、参与和监督 B、参与、支持和推动 C、参与、推动和监督
12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 C )中国。
A、建设 B、强大 C、发展
124、坚持把发展 (B)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群众性文化事业 B、公益性文化事业 C、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
125、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应该把(B)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指标。
A、把维护人民利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B、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运用正确战略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战略水平
126、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C)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A、党的中央政治局 B、党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C、党的中央委员会
12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特点是( A )。
A、国家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
B、先进行国家的工业化,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先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进行国家的工业化
128、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C )年。
A、 11001年 B 、11002年 C、11003年
129、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在(B )发表的
A、1962年3月5日 B、1963年3月5日 C、1961年3月5日
130、( A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
A 、1970年 B、 1973年 C、1975年
131、(B),党中央对外交工作作出富有远见卓识的重大战略调整,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A、1971年 B、1972年 C、1973年
132、1976年( C ),党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
A、9月6日 B、10月1日 C、10月6日
133、党的(B )在历史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A、 四大 B、五大 C、六大
134、秋收起义时,毛泽东领导的革命队伍称为( C )。
A、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 C、工农革命军
135、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是在( B )。
A 、南昌起义时 B、八七会议上 C、文家市决策时
136长征途中,红军冲出敌人包围是在(B )。
A、四渡赤水后 B、渡过金沙江后 C、强渡大渡河后
137、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的是( C )。
A 、彭德怀、项英 B 、张国焘、陈毅 C、 陈毅、项英
138、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 A ),强调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提出“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
A 、《〈共产党人〉发刊词》 B 、《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 C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39、1942年5月,八路军副总参谋长(B)在指挥八路军总部进行反“扫荡”战斗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
A、 朱瑞 B 、左权 C、 黄公略
140、1943年7月,( B )首先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先使用了“毛泽东思想”的概念。
A、朱德 B、王稼祥 C、张闻天
141、( B )中央人民政府同**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获得和平解放。
A、1949年 B、11001年 C、11002年
142、我国现有的民主党派有( B)个。
A 、7 B、 8 C、 9
143、新中国的( A ),随着接管城市过程中没收官僚资本企业逐步建立起来。
A 、国营经济 B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 合作社经济
144、(B )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重任。
145、1100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C ),在新解放区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46、11001年12月中央决定在( C )开展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147、11006年2月至4月间,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报告确定的基本方针,就是(B )。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向现代科学进军
148、11006年12月( A )提出:地下工厂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只要有市场、有原料,这样的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149、( B ),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得到恢复。
A 、1970年 B、 1971年 C 、1972年
150、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 A ),集中表现了我国科学技术达到的新水平。
A 、牛胰岛素 B 、猪胰岛素 C、 人胰岛素
二、判断题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公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4、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自然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7、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8、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9、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一个时期(√)
10、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3、我党主张唯物主义,不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1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5、党章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推进。(√)
17、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8、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主要包括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
20、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21、我国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
2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为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4、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