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自守政策。√
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高度集权的独裁专制制度 。ⅹ
3.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是以为道家思想观念主干,融合其他多种学说观念而逐步形成的。ⅹ
4.1838年6月林则徐将从英美烟贩手中搜缴的2万多箱、237万多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取得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ⅹ
5.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的时间是1839年6月。ⅹ
6. 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下关的英舰汉华丽号上,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7.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858年至1860年。ⅹ
8.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8100年。ⅹ
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1000年。√
10..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统治的过程。ⅹ
1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领拜上帝会会众,在**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起义军称为红巾军。ⅹ
12.太平天国提出的理想蓝图是按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光制定的平均主义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因此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1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1864年7月19日南京被湘军攻破。ⅹ
14.洋务运动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重点创办军事工业阶段和创办与军用工业有关的民用企业阶段。√
15.18100年在参加京会试的举人发动的戊戌变法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ⅹ
16.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17.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温和革命不能把中国的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革引向成功。ⅹ
18.1894年11月,孙中山联合二十余名华侨,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
19.孙中山在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振兴中华。ⅹ
20.中国同盟会是11005年9月20日 在**成立的。ⅹ
21.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2.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有明确政治纲领和组织机构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临时大总统是黎元洪。ⅹ
24.1912年2月12日,清帝光绪退位,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ⅹ
25.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以民族主义为指导,用革命暴力的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革命。ⅹ
26.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度。ⅹ
27.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
28.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但其天生的软弱性决定了它难以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彻底的胜利。√
29.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30.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政治启蒙运动。ⅹ
31.1917年11月7日,俄国发生了由普列汉诺夫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ⅹ
32.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三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ⅹ
33.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ⅹ
34.五四爱国运动的目的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5.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36.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37.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38.1920年下半年,毛泽东在与周恩来的通信中讨论了建党问题。ⅹ
39.**共产党组织是1920年8月成立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
40.五卅运动是全国大革命风暴的序幕。√
41.中国工人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即与最先进的文化形式相联系,最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ⅹ
42.1921年7月23日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举行。出席大会的各地共产党组织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4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称为中央局。√
4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直至消灭贫富差距,实现共产主义。√
45.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完全新型的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以毛泽东思想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ⅹ
4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力量。ⅹ
47.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现阶段革命斗争的目标。ⅹ
48.1921年8月,党在**建立的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是中国劳动者协会,并出版了《劳动周刊》。ⅹ
49.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第一次农民运动高潮。ⅹ
50.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51.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三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ⅹ
52.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5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3年6月12日 在广州召开的。√
54.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国共两党建立同盟军的策略。ⅹ
5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4年1月在**召开的。ⅹ
56.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结束。ⅹ
57.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建了陆军军官学校,其党代表是周恩来。ⅹ
58.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59.中国共产党“四大”,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中的地位,明确指出在国民革命中坚持打击资产阶级的重要性。ⅹ
60.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61.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 曹 锟 、张作霖。ⅹ
62.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叶挺独立团作为先遣队,出兵**,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63.叶挺独立团及所在的第四军以他们的英勇善战、屡建战功赢得了“铁军”称号,叶挺也获得“北伐名将”的声誉。√
64.1927年3月,**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胜利,北伐军顺利进驻**。ⅹ
65.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率部在绥远五原誓师,策应国民革命军
66.《**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章的发表,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ⅹ
67.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南京逝世。ⅹ
68.“四二五”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 汪精卫反共,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最终失败。ⅹ
69.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湘赣起义。ⅹ
70.第一次大革命期间,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给革命造成了严重危害。 √
71.随着北伐军的胜利进军,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南京。ⅹ
72.秋收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ⅹ
73.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74.“八一”南昌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75.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标志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的发表。 √
76.“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变中国为它独占殖民地的开始。√
77.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933年初党的临时中央被迫由**迁到中央革命根据地。√
78.著名的“三湾改编”的地点是**永新县三湾镇。√
79.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为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80.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上杭县古田召开的。√
81.古田会议决议案规定,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担负起打仗、分田和做群众工作这三位一体的任务。ⅹ
82.1931年9月,赣南和闽西根据地联成一片,以南昌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ⅹ
83.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8年6月在**召开的。ⅹ
84.***“六大”批评了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正确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86.1936年10月,中央红军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ⅹ
87.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进行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这是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
88.1935年12月,党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8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洛川会议精神的贯彻执行。 ×
90.在长征途中,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留下佳话的红军将领是朱德。×
91.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政治和组织的问题。ⅹ
9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吴起镇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ⅹ
93. 1932年9月18日,驻扎在中国**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ⅹ
94.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蒋光鼐、蔡廷锴指挥的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ⅹ
95.一二·九运动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起点,其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96.***中央1935年12月的在陕北瓦窑堡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从理论上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
97.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华民族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的标志。√
98.1937年7月7日,日军突然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反击。七七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发端。ⅹ
99.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勇抵抗,史称一二八事变。ⅹ
100.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101.抗战时期,王明在主持长江局工作期间,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
102.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
103.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报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104.党的“七大”修改的新党章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强调群众路线。√
105.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是把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对立起来,把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混同起来。√
106.芦沟桥事变后,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向,已经不是“左”倾关门主义,而转变到右倾投降主义了。√
107.抗日战争中存在着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两条对立的抗战路线。√
108.1938年9—11月,***在延安举行了六届六中全会,会议基本上克服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109.1939年1月召开了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规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并设立了专门的“防共委员会”。×
110.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将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三大作风”。×
111.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112.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113.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如何抗战和如何争取抗战胜利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国民党的消极抗战路线。ⅹ
114.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团结中间势力,打击顽固势力”。ⅹ
115.***同顽固派斗争的原则是有礼 、有理、 有节。√
1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革命。ⅹ
117.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和根据地建设。 ⅹ
118.延安整风运动加强了全党思想上的统一和组织上在的团结。√
119.大生产运动是克服困难、巩固和发展敌后根据地,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精神保证。 ⅹ
120.中国共产党“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各民主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 ⅹ
12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的。√
122.***“七大”通过的新党章确定马克思主义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ⅹ
12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所以,8月15日为全国抗战胜利纪念日。 ⅹ
124.1945年7月26日,中、美、苏三国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ⅹ
125.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企图在全中国重新恢复资产阶级专政的统治。 ⅹ
126.1945年8月,毛泽东赴**谈判。10月,双方签订了《国共双方和平谈判纪要》。ⅹ
127.1946年1月,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五项协议。 ⅹ
128.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按照其既定方针,彻底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挑起了空前规模的内战。√
129.“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毛泽东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中提出的。√
130.从1946年6月至从1947年3月,在中央的正确指挥下,解放区军民仅用8个月的时间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ⅹ
131.从1947年3月到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又粉碎了敌人对**和陕北的全面进攻。ⅹ
132.1947年6月30日,解放军主力在鲁**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133.1947年7月至9月,***中央工作委员会在**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134.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完整地提出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土地革命总路线。√
135.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36.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革命总路线是:依靠贫下中农,孤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ⅹ
137.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又发起了辽沈、徐州、绥远 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蒋介石赖以维持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ⅹ
138.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彻底覆灭。√
139.1949年3月,***中央在**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ⅹ
140.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团结、奋进、戒骄、戒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ⅹ
14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ⅹ
14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根本大法的性质。ⅹ
14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144.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时期。ⅹ
145.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是在**召开的。√
146.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把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确定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
147.“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贪污、反受贿、反官僚主义。ⅹ
148.1949年,我国共有民主党派10个。√
149.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15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51.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成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
152.“五四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53.《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是11005年3月的七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ⅹ
15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ⅹ
155.毛泽东在1100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了良好的开端。√
156.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是逐步过渡的形式。√
15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就是消灭资产阶级。ⅹ
15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006年9月在**举行。ⅹ
159.中国共产党“八大”作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改革上来的决策。ⅹ
160.毛泽东在11007年2月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161.“八大”通过的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
162.党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63.《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处理同民主党派的关系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164.《论十大关系》提出的处理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针是“既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发对少数民族主义。” √
165.1100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标志着反右派运动的开始。√
166.“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八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的。 ⅹ
167.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方针是调整、充实、改革、提高。ⅹ
168.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宣布:我们要争取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ⅹ
169.“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的内乱。√
170.《五.一六通知》的通过和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文革”“左”倾错误在党中央开始占据支配地位。√
171.1966年8月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规定:“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
172.九届二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军开展了批林批孔运动。×
173.1971年3月,林彪在**制定了反革命武装政变计划——《“571工程”纪要》,阴谋以武装政变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
174.林彪阴谋夺取最高权力事件的发生,客观上宣告了“文革”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175.1975年11月3日,清华大学党委传达毛泽东对刘冰等人所写之信的批示,从此开始了所谓的“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176.天安门事件实质上是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的群众运动。√
177.华国锋等推行“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就是把毛泽东思想教条化。√
17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的时间和刊物是1978年5月10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