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竞赛题库2
2021-11-18 | 阅读:1266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新中国史知识题库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B)。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五卅运动

  2、1100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A)。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日本制造“济南惨案”

  C 日本出兵占领青岛 D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3、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是(A)。

  A 民主和科学 B 新道德和新文学 C 民权和平等 D 自由和民主

  4、20世纪初期哪两大中、外政治事件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

  A 11001辛亥革命、11009年共产国际成立

  B 11009年的五四运动、11007年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 1100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1004年列宁逝世

  D 11001辛亥革命、11009年的五四运动

 5、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意义在于(B)。

  A 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史的开端

  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C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D 具备历史的理由

 6、11009年5月,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B)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邓中夏

  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D)。

  A 11001年6月1号 B 11001年7月1号

  C 11001年7月21号 D 11001年7月23号

 8、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A ***一大 B ***二大C ***三大 D ***四大

 9、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事件是(C)。

  A 秋收起义 B 广州起义 C 南昌起义 D 百色起义

10、由大革命失败进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一个历史转折点的标志是(A)。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四大 D ***五大

  1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给我党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C)。

  A 必须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B 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C 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必须建立国民统一战线

 12、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B),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古田会议 B 遵义会议 C 黎平会议 D 两河口会议

  13、党的(B)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洛川会议

   14、“红军不怕远征难,**水千山之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D)。

  A 把革命的火种洒向西部

  B **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 “避敌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 红军第五次“反剿”的失利,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15、11001年,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北部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突然进攻沈阳北大营中国军队,发动了(A)。

  A 九一八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一二八事变 D 七七事变

   16、11007年(D)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A、九一八 B、一二八 C、华北 D、卢沟桥

 17、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根本前提是(A)。

  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B 中国共产党倡议和平解决

  C 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 D 英美支持蒋介石在中国继续掌权

 18、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A)。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长沙大捷

19、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系统阐述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毛泽东于11008年5月写了(A)这篇重要文章。

  A 《论持久战》 B 《论联合政府》 B 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C 确立的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

20、下列关于对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 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B 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伟大思想解放动

  C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21、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三大作风是(C)。

  A 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B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加强团结

  C 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D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22、党的(B)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A 六大 B 七大 C 延安整风运动 D 八大

 23、11009年3月,***中央在(D)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

  A 阜平 B 延安 C 北京 D 西柏坡

  24、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是在党的(B)上作出的。

  A 七大 B 七届二中全会 C 七届三中全会 D 七届四中全会

 25、 11009年4月23日,经过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B),宣告国民党在全国反动统治的覆灭。

  A ** B 南京 C 南昌 D 杭州

  26、11009年9月21日,(B)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A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政务院会议 D 中央政治局会议

   27、(A),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作战,并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A 11000年10月 B 11001年10月 C 11002年10月 D 11003年10月

 

  28、11003年至11007年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期,也被称为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五”计划把(B)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A 优先发展轻工业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轻工业、重工业并举 D 工业、农业并举

 29、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C)。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30、1100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B)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A 朝鲜 B 印度 C 柬埔寨 D 越南

   31、11008年8月召开的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把(B)运动迅速推向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A “大跃进”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 人民公社化 D 反右倾

32、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B)。

  A “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

  B 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C 群众运动 D 扩大化运动

  3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党开展了(A)。

  A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要不要改革开放的讨论

  C 如何评价毛泽东的讨论 D 转移工作重心的讨论

  34、1100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A)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揭开了真理标准讨论的序幕。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C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D 《唯一的标准》

  35、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A)。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八大

  C 党的九届二中全会 D 党的十二大

  36、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A)的讲话,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 《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基本原则是(A)。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多党合作制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生产责任制,而(B)又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

  A 集体经营 B 家庭联产承包制 C 包产到户 D 土地私有

  39、党的第(B)全国代表大会阐明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十二次 B 十三次 C 十四次 D 十五次

   4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C)。

  A 以经济建设为核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发展改革开放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发展

  41、19100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C)。

  A 小康社会 B 生活富裕 C 共同富裕 D 经济繁荣

   42、19100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邓小平(C)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A 改革开放 B 全方位外交 C 一国两制 D 和谐世界

 43、坚持(B)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A 和平统一 B 一个中国 C 独立自主 D 主权和领土完整

 44、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理论飞跃是形成了(B)。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A)。

  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 坚持与时俱进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实事求是

 46、(D)是党的根本宗旨。

  A 以人为本 B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C)。
A 社会主义    B 空想社会主义    C 马克思列宁主义    D 列宁主义

  4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A)写入党章。 A 科学发展观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49、(B)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B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C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D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50、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B)问题。

  A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5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C)。

  A 深圳 ** 汕头 珠海 B 深圳 厦门 ** 珠海

  C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D 深圳 ** 厦门 汕头

  52、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C)。

  A 辽沈、淮海、渡江战役 B 上党、淮海、渡江战役

  C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D 鲁**、淮海、渡江战役

 53、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1100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历时43天的谈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A)。

  A **谈判 B 南京谈判 C 北平谈判 D **谈判

  54、11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B)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

  A 旧民主主义 B 新民主主义 C 社会主义 D 民族主义

  55、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一二九运动 D 七七事变

  56、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C)。

  A 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B 封建社会的残余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5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A),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 新时代    B 新纪**    C 新阶段    D 新时期

5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B)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A 思想建设   B 政治建设   C 纪律建设   D 作风建设

5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一个新目标,即“在本世纪中叶建成(D)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富强、民主、文明、幸福、绿色

B 富强、民主、文明、幸福、美丽

C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绿色

D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60.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列举了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第一条是:(D)。

A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B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D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6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B)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A 宪法     B 党章     C 党的纪律     D 党内法规体系

6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B)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

 A 规矩    B 纪律    C 问责    D 执纪

6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C)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 创新    B 改革    C 发展    D 开放

6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决维护国家(D)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
A 主权和治权    B 治权和领土
C 领土和领空    D 主权和领土

6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B)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 群众      B 人民    C 执政党    D 中国共产党

6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B)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 改革 B 创新 C 开放 D 科技

6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D)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A 民主法制建设    B 全民建成小康社会   
C 增进民生福祉    D 建设生态文明

6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D)。
A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 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 中国共产党领导

6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B),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A 参与感    B 获得感    C 满足感    D 幸福感

7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D)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A 中国道路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科学社会主义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517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