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退休干部作用,加强社区建设的建议
2021-10-20 | 阅读:1275

※背景情况※

  近几年,上海着力探索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工作的规律与方法,做了不少尝试与探索,社会共治和社区自治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效。从实际工作中来看,作为社会治理主阵地的社区,要形成上下协力,全民参与的社区自治的格局,居委会、业委会等由社区居民直接选举产生的群众自治组织作用的发挥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

※问题及分析※

  现在居委会及业委会在财力、物力等方面得到了政府大力的支持,特别是业委会还可以依法依规在相关经费中列支费用与津贴,但是,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参与居委会和业委会工作的还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上海社区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现在居委会的参与人员主要的是近年里参加工作招考进来的,还有一部分是社工,学历高,年轻能干,相对而言,社会工作经验缺少,政治上的成熟、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综合管理与协调等能力和水平都有待提高,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亟需有人帮带、提高。

  另外,由于业委会的工作涉及物业管理、维修基金使用、小区收入等方方面面,对业委会成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业委会成员要有法律、经济、经营、建筑等方面的知识与专业素养,有社区治理与自律、综合协调、经营管理等能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业委会成员来源广泛,有高学历的,年轻能干的,有充满积极性和责任心的,也有出于各种考虑而参与的,还有一部分原来做基层管理工作的,也有个别是知名人士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成员差异较大,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参与还较少。

※建议※

  在我们国家进入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在上海着力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和五个中心的时候,夯实社区建设的基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重要。

  为此建议:

  1、充分发挥近年里从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干部的作用。以他们政治素质较高、领导能力较强、工作经验丰富,特别是长期从事各种管理工作,了解政策、法规,所掌握的沟通技巧、协调方法也是社区最需要的能力的特长,参与居委会和业委会的工作,“传帮带”。他们虽然退休,但其体力和能力足以胜任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相关部门要对此作出规划和制度性安排,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让退休领导干部为基层社区治理发挥作用,为“强本固基”贡献力量。

  2、加强宣传和动员,创造全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当前人们谈到居委会工作通常会认为是做婆婆妈妈的事,谈到业委会就认为是小区杂事,对于这两份工作的社会评价还不高。许多领导干部退休之前与社区联系不多,对居委会和业委会的工作了解不多。事实上,随着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五个中心目标的进一步明确,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民的素质在不断提高,民主意识在不断提高,社区治理的工作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正是退下来的各级领导干部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要通过舆论宣传报道,让全社会更好地了解党的十九大对社会共治和社区自治的要求,认识全民参与的重要性,既为社会共治和社区自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也更好地提高和调动退休领导干部的参与热情。

  3、加强责任教育,调动退休领导干部参与社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作为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干部,“为人民服务”是终身的使命。因此退休领导干部原属单位及居住地所属街道要共同做好引导工作,使其意识到社会治理是直接关乎到百姓民生、关乎到社会稳定、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不忘初心的一种精神体现,意识到参与居委会、业委会工作是作为一名退休干部服务社会、施展才华的新舞台,从而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4、树立退休领导干部积极参与社会共治和社区自治工作的典型,做到学有榜样,进而形成各方面关心、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进一步推进上海社会治理工作不断发展。

 

收藏:
点赞:
下载:1526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