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台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登
2021-10-19 | 阅读:126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台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登)

发布日期:2021-01-03

来源:东台日报

鲍  宇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在***东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中央、省委和盐城市委政协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中心大局,紧扣推进“五个新实践”,扎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强化党建引领中筑牢忠诚履职“压舱石”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定期向市委报告重点工作安排,每半年汇报一次政协党组全面工作和党建专项工作,年度协商计划、领办工作情况、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重要内容及时报市委研究审定,始终做到在市委全面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央、省委和盐城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后,及时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先后6次组织班子成员和各委办负责同志集中研讨交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用党对人民政协工作一系列新要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全力建优学习平台。定期召开党组(扩大)学习会,组织机关全体人员学习新思想、新政策和人民政协理论知识,传达上级重要会议、活动和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常态化开展“委员轮讲”活动,先后邀请政协常委、委员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中国书法的演变史》《民办中小学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日常生活需要律师》等内容作专题讲座,努力形成互为师生、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积极打卡“学习强国”APP,引导机关人员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人文素养。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高标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结合履职实际,扎实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做深做实“五聚焦五确保”。组织机关党员和各委组、界别围绕“政协初心是什么”“政协新时代使命是什么”开展专题研讨交流48次,动员和引导全体委员在守初心中铸忠诚、在担使命中谋作为,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活动期间,机关党员干部撰写调研报告22篇,检视整改问题160余条。

二、聚焦改革发展大局,在积极建言资政中拓宽协商民主“主渠道”

为深度接轨上海添助力。在调研谋划基础上,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关于接轨上海系列活动的建议》。周密组织“百辆路虎露营活动”,邀请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摄影家协会、路虎(上海)俱乐部及相关媒体记者260余人来东台采风,积极宣传推介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禀赋。邀请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等专家领导,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专题讲座,市四套班子领导和500多名党政干部参加,进一步拓宽全市上下深度接轨上海、全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胸襟视野和谋略思路。组织镇区、部门及青年企业家代表近200人参加第九届上海创意博览会,有力增强了东台在上海科创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组织力量对“接轨示范区”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思考,形成了《彰显优势谋新篇、深度接轨示范区》的专题报告,市委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批示。邀请上海市相关领导出席我市“先进制造业投资说明会”“特色农产品推介会”等各类宣传活动,协同普陀区政协组织医卫专家来东开展“名医名家进乡村”义诊活动,进一步活跃沪东两地多层次合作交流。

为激发经济活力建真言。第十次常委会议就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开展专题协商,与会常委认真分析我市产业特色、转型升级、人才引培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充分激发自主创新活力、打造“云上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对策建议21条。第十八次主席会议围绕强化科技创新、激发发展活力,邀请市科技局负责同志到会通报情况,经济界、科技界、农业农村界等6名委员在产学研融合、研发平台建设、农业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15条。此外,我们还就现代农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新组建部门履职服务情况等开展对口协商,形成了一批有见地、可操作的议政成果。

为推进社会治理献良策。就加快我市融媒体中心组建步伐,分两个批次赴长兴、如皋、张家港和江阴等地考察,在此基础上,召开第十六次主席会议,提出了推动市级媒体从“融”到“合”、打造全媒体“中央厨房”、创新机制解决融合矛盾等建议,有力助推我市融媒体中心高效整合资源、及时挂牌运行。第十七次主席会议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纳入专题协商内容,委员们就加强河流水体保护、推进耕地质量检测、强化“散乱污”企业整治、重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32条,得到了主管部门的积极采纳实施。一年来,我们还围绕文物保护利用、网络安全建设、国省考断面达标整治、沿海土地综合整治等议题出谋划策,不少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并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

三、助力增进民生福祉,在共创美好生活中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推进提案工作,提质增效做加法。抓选题,面向全市各镇区、部门和群众广泛征集提案线索,整理、印发参考选题,引导广大委员提出高质量提案。抓办理,协同市政府办对278件提案进行交办,主动搭建“提办”双方协商互动平台,让提案人参与到办理全过程,推动“办成率”持续提升。抓督查,对第十四次主席会议协商确定的“一号提案”、重点提案和重要提案,在提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阅后,由班子成员分别挂钩督办,通过重点突破,实现以点带面。今年以来,委员们提出的花大力气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推行我市小学生课后服务、促进经济薄弱村长效增收等一批涉及民生问题的意见建议,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和落实。

聚焦社情民意,排忧解难做减法。动员委员深入镇区、企业和界别群众实地走访,及时了解企业所需、回应群众所盼,累计收集建议信息116条,遴选编报《社情民意信息》24期32条,为党政部门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提供第一手资料。《农民群众盼望乡村“亮”起来》《进一步规范市区临时便民疏导点》《加强人力客运三轮车整治》《守护好老年人钱袋子》等信息报送后,受到相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不少建议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

彰显叠加效应,服务民生做乘法。第十一次常委会议聚焦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推进情况开展监督式协商,累计组织各工作组、联络组开展分线视察42次,并邀请市政府领导到会通报项目进度、听取评议结果,为实事工程加快推进“众筹”了一批好主意。把全市养老产业体系建设列为第十五次主席会议协商议题,与会委员提出了加快“智慧养老”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大力引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等16条对策建议。组织教育体育界、医药卫生界和社科社保界委员,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系统医务人才现状、妇幼健康全程服务等开展界别协商,提出意见建议53条,为持续提升我市基层公共服务水平积极献计出力。

助力小康建设,扶贫济困做除法。继续支持“九三亮康村村到”行动,全年筛查眼疾18000多人次,成功为773名困难群众实施复明手术。持续开展“五送”下乡进社区活动,组织具有专业特长的界别委员深入困难群众献爱心、走近弱势群体送温暖,努力为他们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机关党员干部与低收入农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解决生活困难、给予物资支持、协调企业用工等途径,帮助他们走上致富道路。协助挂钩经济薄弱村制定增收计划,帮助他们盘活集体资产、争取补助资金、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如期“摘帽”。

四、广泛凝聚智慧力量,在增进各界共识中画好团结协作“同心圆”

以庆祝活动汇共识。召开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暨建言成果汇报会,邀请部分历届、各级政协委员,畅谈与政协共成长、与东台同发展的心路历程,进一步团结动员全体委员在强化政治引领上提升新境界,在服务改革发展上彰显新作为,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创造新业绩,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展示新风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贡献“政协智慧”。积极参与全国和省政协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歌曲征集活动,我市4件作品被省政协评为优秀作品,并推荐报送至全国政协办公厅。

以广泛联谊谋合作。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邀请九三学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政协会议和协商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大会发言、调研报告、提交集体提案等形式参政议政。持续增进与港澳台侨界和民族宗教界人士的联系,围绕侨资企业发展、宗教场所管理等开展对口协商,广泛听取意见,积极反映诉求,造浓在交往中增进感情、在交流中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参加长三角十三县(市、区)政协工作交流会,共同研讨进一步发挥政协组织在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中的积极作用。

以文史资政聚人心。围绕讴歌党的领导、畅谈发展成就,寻觅历史足迹、展望美好未来,向历届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和全市文化名人广泛征集作品,编印《颂祖国、庆华诞、赞家乡、展风采——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征集作品汇编》,充分彰显政协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炽热情怀。编撰《东台民俗精粹》,组织政协文史研究员深入镇村、社区,搜集民俗文化素材,珍藏优秀民俗记忆。铭记革命历史,按红色地名、红色遗址、红色人物、红色故事4大类,系统整理我市红色文化史料,进一步传承革命传统、弘扬斗争精神。

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持续改进作风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注重主体作用发挥。坚持把学习作为知情明政的起点、协商议政的前提,累计组织界别、小组开展研讨交流57次,邀请常委、委员参加视察调研、协商议政活动380多人次,致力打造“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委员队伍。强化委员履职考核,对在提案、社情民意和建言献策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引导大家当好“责任委员”、做优“委员作业”。

注重履职平台搭建。结合我市实际,建立党性教育、科技创新、文博研究、优化服务等8个各具特色的“委员之家”,制定和完善《委员之家工作职能》《委员之家活动管理制度》等,积极打造委员学习、履职的有效载体。按照省政协工作部署,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按照“融入式、开放式、共享式”要求,建立“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32个,推动实现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参与基层治理的实际效能。

注重队伍作风建设。切实抓好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教育引导机关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健全和完善机关各项制度,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认真学习并积极践行“艰苦奋斗、科学求真、守正创新、绿色发展”的黄海林工精神,推动履职效能和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2021年工作要点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开启“十四五”,向基本现代化出征的布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盐城市委政协工作会议要求,按照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紧扣“一体化”和“现代化”,着力接轨示范区、对标试点区,在深入推进“五个新实践”上积极建言、主动作为,为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开创“强富美高”新东台建设新境界作出更大贡献。

——突出一个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我市政协工作。

——注重两个发力。做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既积极组织引导各界委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序表达意见建议;又协助党委政府多做宣传政策、凝聚共识、理顺情绪、汇集力量的工作。

——做到三个紧贴。紧贴发展大局,围绕接轨示范区、对标试点区忠实履职;紧贴重点任务,在项目攻坚、服务企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方面倾力作为;紧贴民生热点,在“三走进一联系”、视察评议实事工程、办理民生提案、收集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上务求实效。

——强化四个建设。强化党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在政协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强化队伍建设,分批组织各类学习培训,提升委员履职素能。强化机关建设,深化“履职能力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增强各委办服务大局、服务委员能力。强化载体建设,深入推进“委员之家”和“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让委员学习交流、协商议政和服务民生更加常态、便捷。

重点工作上,我们将突出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践行新要义,突出理论武装强定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推向纵深,确保政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组织各委、组、界别开展系列学习研讨活动,引导委员将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落实中央、省委和盐城市委政协工作会议部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到政治协商助力思路谋划,民主监督推动任务落实,参政议政促进问题解决。

聚焦新目标,突出协商资政添助力。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明确了“接轨示范区、对标试点区”的重点目标,我们将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切实发挥职能优势,努力谋求新的作为。围绕“接轨示范区”,重点就产业链融合、科创对接、生态绿色品牌塑造、公共服务联通等工作深入调研、献计献策,为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多谋实招。围绕“对标试点区”,紧扣智能制造、农业基本现代化、生态绿色经济等内容精心选题,广泛协商,为加快建设以智慧、绿色为特质的江苏沿海现代化城市多献良策。

围绕新期盼,突出为民服务提能力。把创业引领工程、健康东台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等纳入专题协商、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内容,为全市高水平全面小康圆满收官多发“好声音”、多出“金点子”。深化提案办理“双向评议”,对重点提案、重要提案督办全覆盖,实现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双提升。继续跟踪评议为民办实事工程,推动尽快落地见效。深入开展“三走进一联系”“五送”等活动,全力打造联系群众、服务民生品牌。

展现新作为,突出和谐共进聚合力。探索政协专门委员会与党派团体、工商联对口联系制度,就共同关心的课题联合开展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活动。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机制,组织开展“委员感受全面小康发展成就”系列参观考察活动,不断提升政协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发挥界别团结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作用,上下半年各开展一次“界别活动周”,由政协常委组织、委员和界别群众参与,共同开展学习研讨、视察调研、公益服务等活动,充分彰显界别特色、体现界别功能。

适应新要求,突出创新机制增活力。强化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全覆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定期开展协商活动,积极打造党委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继续推行“连组成片”机制,组织镇区委员共同开展学习交流、视察评议等特色活动,不断扩大镇区委员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分批组织机关干部和骨干委员开展业务轮训,进一步激发活力、增强才干,努力以一流标准、一流作风创树政协工作一流业绩。

 

 

收藏:
点赞:
下载:3602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