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1-10-19 | 阅读:1280

 

2021年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1年1月6日在鸡西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 李岫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全市法院全面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截至12月24日,全市法院受案35285件、结案32318件,同比分别上升15.9%、15.1%。其中中院受案2647件、结案2423件,同比分别上升1.9%、5.8%。全市法官人均结案131件,同比上升17.1%。

一、聚焦聚力稳定大局,全力深化平安鸡西建设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始终保持对各类严重犯罪的高压态势,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153件,判处罪犯1575人。其中判处五年以上刑罚138人。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类犯罪398件418人,危害生产安全类犯罪442件489人,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类犯罪280件377人,毒品类犯罪25件48人。坚决落实中央反腐败斗争决策部署,依法严惩职务犯罪56件85人,净化社会发展环境。

重拳惩治黑恶势力犯罪。围绕“深挖根治”目标,持续加大“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力度,从严从快惩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确保扫出清风正气。自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共审结一审涉黑案2件42人、涉恶案12件79人、“保护伞”案7件9人,重刑率分别为43%、26.6%、22.2%,追缴、罚没财产483.8万元。组织全市法院7次同步集中宣判16件102人。坚持以“铁证”办“铁案”,发回重审2件,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偏离法治轨道。

加大人权司法保障力度。严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342名被告人依法判处缓刑、管制或免予刑事处罚,对189名罪犯依法减刑。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赦工作,裁定特赦14人。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为律师依法履职提供切实保障和便利。

二、聚焦聚力发展要务,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妥善化解民商事纠纷,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16473件,结案标的额16.26亿元。围绕加强产权保护,审结买卖、租赁等合同纠纷11457件,尊重契约自由、维护诚实守信。围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审结知识产权类纠纷9件,正确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围绕服务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破产及清算案件6件,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制发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等3个实施意见,开展“走企业、提建议、促发展”活动21次,参与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清理专项行动,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审慎处理民告官纠纷,助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363件,审查和执结行政非诉案件331件,涉及牡佳特运专线等一批重点工程拆迁纠纷得到妥善化解。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一审、二审出庭应诉率均达100%,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连续三年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等部门报送行政审判“白皮书”,协助行政机关培训180余人次,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服务“放管服”改革。

及时兑现胜诉权益,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执结案件11541件,执结到位标的25.31亿元。与11个部门联合采取惩戒措施,公布失信被执行人9060人次,限制购买飞机票17783人次、高铁动车票1413人次,限制高消费13021人次,限制出入境23人次,司法拘留404人,罚款396人554.24万元,判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7人,促使3812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判决义务。先后开展“雪暴行动”“惩赖行动”“涉金融机构执行活动”等专项活动,保障群众胜诉权益及时实现。

三、聚焦聚力为民宗旨,全力践行“打官司不求人”承诺

强化科技支撑,让群众打官司更加方便快捷。积极推动“互联网+诉讼服务”,开通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平台及移动微法院,增设智能导诉导览查询系统,配备导诉员提供“体验式操作”“互动式讲解”,全市法院办理网上立案307件,跨域立案40件,在线开展诉讼活动45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便捷与温暖。

凸显改革成果,让群众打官司更加公正高效。99.4%的案件由独任法官、合议庭直接作出裁判;院庭长办案4810件,占结案总数的14.9%。在全国率先将人民陪审员参审范围扩大到刑罚执行案件,全市881名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3787件,其中参审减刑案件8件。一审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率提高到28.1%,当庭宣判案件548件。“轻刑快审”案件平均审限4.6天,民事速裁案件平均审限9.5天。一审民商事案件诉前调解1235件,综合调解撤诉率52%。一审家事案件服判息诉率97.9%。坚持有序放权与有效监督相统一,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案件279件,再审改判、发回重审案件36件。全市法院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6%,当事人服判息诉率92.9%,审判质效持续向好。

深化司法公开,让群众打官司更加透明安心。制发覆盖各审判执行程序的“打官司明白卡”,利用微信、短信向当事人智能推送诉讼流程节点信息,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在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24439条、执行信息34916条、裁判文书30318份、庭审9782件,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先后邀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472人旁听庭审57次。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172期,参观人数6000余人。张贴“打官司不求人”宣传海报1.2万余份,大力宣传“五项郑重承诺”“五项温馨提示”,推动形成全社会不支持求人、不帮助求人的司法文化氛围。。

四、聚焦聚力过硬素质,全力夯实人民法院发展根基

强化主题教育淬炼政治过硬。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学习、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带领广大干警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站位,增强斗争精神,激发工作干劲,确保一批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强化监督培训促进业务过硬。运用司法大数据自动收集法院、法官审判质效指标,动态排名、定期通报,审判质效不佳的法院、法官自动进入“警示名单”,结果与评先评优、晋级晋升、绩效奖金挂钩,督促全市法院、法官奋力争先,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持续开展“学习型法院”创建活动,组织各类分类培训15期,培训干警1462人(次)。

强化文化建设激发责任过硬。丰富荣誉室、法治文化长廊内容,定期组织宪法宣誓活动,让司法职业精神潜移默化、入脑入心;举办各类兴趣班,组织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等活动,增强干警团队归属感、幸福感。培树先优典型,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凝聚法院创新发展动力。全市法院共有29个集体、49名个人荣获省级以上表彰。强化严格管理打造纪律过硬。深入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修订工作制度56项,再造工作流程,细化工作环节,明确工作标准,完善奖惩措施,堵塞管理漏洞。从机关纪律作风着手,全市法院1362名干警和临时聘用人员,每天考勤、每月通报,对考勤异常、作风不佳的法院,进行精准督察、及时整改,干警在岗率、出勤率、专注率大幅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强化专项整治实现作风过硬。扎实开展“以案为鉴、正风肃纪专题教育”“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项整治活动,认真整改中央和省市委巡视巡察反馈问题,确保整改落地见效。坚持挺纪在前、执纪必严,通报反面典型案例2起,查处违法违纪干警6名。

过去的一年,全市法院不断强化主动接受监督意识,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20次,办理代表关注案件4件。邀请市检察长列席中院审判委员会2次,参与讨论重大案件2件,审结抗诉案件3件。办理“大法官留言”“院长信箱”群众留言来信39件,回复率100%。举办新闻发布会46次,发布典型案例50个。

同时,当前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司法理念和司法能力不完全适应新时代新需求,审判质效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仍有差距,基层法官长期超负荷工作,个别法官作风不实、办案不公、司法不廉,损害法院形象,危害司法公信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依靠各方支持,逐步加以解决。

2021年工作安排

一是以更鲜明立场把牢法院发展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不动摇,严格执行党内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全市法院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守司法领域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担负起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

二是以更务实举措服务保障振兴发展大局。围绕市委决策部署,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案件,及时跟进司法服务措施,不断提升司法保障的精准度和保障力。严惩各类犯罪,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大保护产权和民营经济力度,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服务法治政府建设,促进良法善治。

三是以更大力度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扎实践行“打官司不求人”承诺,妥善审理和执行涉民生案件,强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常态化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全方位落实司法公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司法的新要求。

四是以更扎实步伐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司法责任制及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让法官集中精力尽好责、办好案。不断完善审判权运行监督机制,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确保放权不放任。推动现代科技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助力司法公正高效权威。

五是以更诚恳态度主动接受人大及各方监督。丰富代表委员联络形式,拓展监督渠道,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以及代表委员关注的每一起案件,支持代表委员依法履职。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主动邀请社会和舆论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法院工作。

六是以更严格要求锻造新时代法院队伍。聚焦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强化全员岗位培训,健全职业精神培育机制,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刀刃向内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努力打造一支人心思进、风清气正,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全市法院将不忘初心、忠诚履职、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不断开创全市法院工作新局面,为实现鸡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收藏:
点赞:
下载:3747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