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摘 要] 基层党组织是党整个体系的组织支撑,党落实任务的工作支撑,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支撑,党应对风险考验的战斗力支撑,基层强,党就强;基层弱,党就弱,因此,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所以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
[关键词] 基层党建工作;从严治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其中,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论述,广泛涉及基层党建的基础地位,强调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地位和功能作用。早在1906年12月,列宁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无所不能。”1929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首次提出党的组织力的概念,并在《论持久战》中把政治组织力的强弱作为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予以深刻论述。1943年11月,毛泽东同志专门以《组织起来》为题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使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员队伍建设的意识树立起来、把责任扛起来,激活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组织力。这些重要论述,都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总书记还强调,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着力点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功能上的一个要求,但总的是战斗堡垒,不能变成纯粹的服务组织,它的政治功能要充分发挥。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地位和功能作用,指出了抓基层打基础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强调党的力量支撑和矛盾问题都在基层,是因为基层党组织是党整个体系的组织支撑,党落实任务的工作支撑,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支撑,党应对风险考验的战斗力支撑,基层强,党就强;基层弱,党就弱,因此,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兴党,重在基础。强调抓基层打基础是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是因为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四种风险,基层党组织处在经受考验、化解危险的最前沿,只有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根基打牢,整个党才能坚如磐石;只有持之以恒、固本培元,我们党才能长期执政、永续执政。强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是因为政党作为一种为实现特定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必然有其特定的政治属性、政治特征、政治任务和政治功能。基层党组织必须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以落实党的任务为职责,着眼于履行党的政治责任、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发挥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各级都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强化固本强基的思想,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努力把每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把各级党委注意力引导到抓基层打基础上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基层打基础上来,大抓基层、抓好基层,固本培元、夯实基础,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从严管党治党”必须抓基层。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目前看,基层党组织整体状况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甚至软弱涣散;一些党员党性意识淡化,组织纪律性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有的党组织党内生活中的形式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有所滋长。这些问题不认真加以解决,必然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历史经验证明,基层基础工作须臾不可忽视,须臾不能放松,只有把从严管党治党贯彻落实到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中去,贯彻落实到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中去,贯彻落实到党内组织生活中去,才能使我们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抓基层。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越是向纵深发展,越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现实情况看,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实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基层基础工作出了问题,必然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影响深化改革的成效。必须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适应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新变化,适应产业布局、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新变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创新党组织设置。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群众投身改革、参与改革,深入做好思想引导、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工作,集聚正能量、消解负能量,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抓好改革各项任务落实,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积极贡献。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抓基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等等,这些都与基层党组织有着密切关系。基层党组织要在基层治理中有所作为,教育引导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法治观念,正确处理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的关系,提高依法办事能力,通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任务和举措落实到基层。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抓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如果不把基层组织建设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向往、对利益诉求日趋强烈、对服务需求日渐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提高服务能力,拓宽服务渠道,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平台,探索因地制宜的工作载体,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在薄弱环节和新兴领域健全组织扩大覆盖,不断巩固党的组织基础;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把高知识群体、新社会阶层的广大人员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基层组织的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业,使广大党员队伍充满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参考文献《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