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现场目视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
——全面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摘要:目视化、标准化、精细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三大手段,设备制造分公司近年来以生产现场为重点大力推进现场目视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取得的较好的成效,生产质量、现场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关键词:目视化 标准化 精细化 现场管理
目视化、标准化、精细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三大手段,近年来得到公司的大力宣传和推行,对基层车间而言,不断加大和提升这三种管理手段,不但可以提高现场生产管理水平,而且现场HSE管理也将大大受益,现对设备制造分公司一年来推行三个管理如下:
一、全力推进标准化管理
1、标准化的书面定义
标准化,就是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标准就是企业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那些认为编制或制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严格执行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2、设备制造分公司在标准化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
2.1严格执行公司各项标准和规章
标准化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设备制造分公司以集团公司、兰州石化公司、ISO9000行业标准和维达公司质保体系和程序文件为基础,在现场铆焊制造、机加工、现场检修中严格执行以上标准和规制度,减少和杜绝现场随意性,按流程工作、按规章工作在车间内部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车间一年来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管理,使得车间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压力容器、机加工产品出厂合格率一直保持为100%,生产现场HSE实现零事故、零违章。
2.2以标准为基础,有所创新和改进
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设备制造分公司在大力推行标准化的同时,鼓励员工有所创新,进行小改小革,推行QC小组攻关,车间在伊萨埋弧焊工艺改进、机械密封修理、细长轴加工方法改进等难题上发挥员工的创新精神,推行QC小组攻关,取得的显著的效果。
二、全力推进目视化管理
1、目视化管理的含义
目视管理,就是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的一种管理方法。目视管理有三个要点:(1)无论是谁都能判明是好是坏(异常);(2)能迅速判断,精度高;(3)判断结果不会因人而异。
2、设备制造分公司在目视化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
2.1严格规范厂房绿色通道,做好现场警戒标示
设备制造分公司共有铆焊和机加工两个厂房,底子薄、条件差是现场的真实现状,如何以目视化管理标准来促进现场环境不断改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为了切实的改善现场HSE管理现状,车间先后完成了机器、工具箱的更新和定址摆放,规划了绿色安全通道、安全警示标识、安全防护网,随着目视化管理的深入推行,一个专业化的厂房焕然呈现,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使得清洁生产具有了物质保证,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本质安全。目视管理实施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办公室,目视管理均大有用武之地。在领会其要点及水准的基础上,大量使用目视管理将会给企业内部管理带来巨大的好处。
2.2严格做到制度上墙,让员工做到一目了然
车间及时更新各种标语和标牌,做到企业文化标语上墙,规章管理制度上墙,岗位职责上墙,让员工能够随时看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是通过"五感"(视觉、嗅觉、听觉、触摸、味觉)来感知事物的。其中,最常用的是"视觉"。据统计,人的行动的60%是从"视觉"的感知开始的。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强调各种管理状态、管理方法清上墙,达到"一目了然",从而容易明白、易于遵守,让员工自主地完全理解、接受、执行各项工作,给车间日常管理和HSE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通过目视管理,使得车间全体人员减少差错、轻松有序地工作。
2.3常用节水节电标示及时、醒目张贴,培养员工的节能习惯
21世纪是能源紧缺的一个时代,在这个能源紧缺的大环境下,公司上下都在大力宣扬节能环保意识,车间通过目视化管理这一手段,较好的达到了公司下达的节能目标。
(1) 在车间水房、卫生间墙上醒目张贴节水标识
通过对车间所有的水龙头对应墙面醒目张贴节水标示,员工逐渐养成了随手关闭阀门的好习惯,避免了长流水现象的发生。
(2) 对办公楼所有电器开关上方贴上节约用电标示
通过对车间办公楼所有电器开关醒目张贴节水标示,员工逐渐养成了随手等的好习惯,避免了长明电现象的发生。
2.4现场人员着装的统一化
现场人员的着装不仅起劳动保护的作用,在机器生产条件下,也是正规化、标准化的内容之一。它可以体现职工队伍的优良素养,显示企业内部不同单位、工种和职务之间的区别,因而还具有一定的心理作用,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荣誉感、责任心等,对于组织指挥生产,也可创造一定的方便条件。因此,车间严格按照公司“3312”规定要求员工上班期间必须穿工作服、工作鞋,让员工在宝石花的照耀下精神饱满的投入每一天的工作。
三、全力推进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2、设备制造分公司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
2.1建立专业化的岗位职责体系
以前在车间在组织架构、岗位职责方面比较混乱,导致管理无序、扯皮、推诿、内耗,领导头痛、技术人员烦恼、员工抱怨,效率低下。如何解决这些管理问题呢?首先是组建适应车间发展的组织架构,其次界定清晰各职能、各班组的职责,再次把各个职能、各个班组的职责细分到各个岗位。用《员工岗位职责描述》细分,2010年石化公司开展了全公司的岗位职责描述,技术人员细化到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人在日常工作中对哪些事情负责,生产上来了任务如何登记、下达、实施、检查、出厂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自从公司开展岗位责任制大检查,实行精细化管理以后,车间员工工作积极性、自觉性大大提高,通过自身的岗位责任学习,员工都做到尽职尽责,完成公司下达的自己本岗位工作。
2.2量化考核,对铆焊和机加工执行工时计件制度
车间通过紧密结合、细化岗位职责描述,提炼出合理的、量化的考核指标,对铆焊生产和机加工执行了工时计件制度,明确员工绩效评价指标有哪些,绩效目标值是多少,各项指标的权重有多大,然后通过每月奖金考核发放,使得员工感觉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因此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四、总结
在推行现场目视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或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车间结合自身存在的短板,通过不断推进现场目视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活动,对重点和难点逐个进行攻坚克难,从而促进车间各项生产指标保持良好正常运行、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提升车间现场的管理水平,确保做好对石化公司西区装置检维修、机加工及备件、机械密封修复、压力容器制造及修理等任务,为兰州石化公司的检维修更好的保驾护航!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