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解读要点
一、 十九届四中全会这 9 个值得注意的关键提法
1. 国家治理效能
“着力固根基、 扬优势、 补短板、 强弱项,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 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加强系统治理、 依法治理、 综合治理、 源头治理, 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2. 建立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制度 “要建立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制度, 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 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健全为人民执政、 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 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 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3. 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4.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
5.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6. 社会治理共同体
“建设人人有责、 人人尽责、 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安定有序,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7. 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 “要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8. 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 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9. 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管治, 维护香港、 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二、 解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关键词
关键词 1——显著优势
全会强调,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
优势。 包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党的科学理论, 保持政
治稳定, 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等 13
个方面。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教授严书翰表示, 这 13 个方面
的显著优势, 是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次科学、 系
统、 客观的全面总结, 全面揭示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
系的优越性, 也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国家制度结构和体系功能的认
识不断深化。 这些显著优势, 就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
关键词 2——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提高党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水平。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许耀桐表示, 全会明确提出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具有标志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强大生命力、 巨大优越性最集中的体现, 就是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 必须健全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关键词 3——人民当家作主
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房宁说, 社会主义社会
是人民的社会,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的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是中国历史激越变革、 激荡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
现人民当家作主, 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 集中人民的智慧, 凝
聚人民的力量, 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关键词 4——依法治国
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提高党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能力。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说, 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一体建
设, 同时强调要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 完善立法体
制机制。 这标志着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体系, 将从宪法制度、 立
法制度、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制度和监督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
关键词 5——政府治理体系
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 构建职
责明确、 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马怀德说, 行政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会
强调要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 通过完善国家行政
体制, 优化政府职责体系,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最终形成科学完
善的政府治理体系, 让政府更好承担起按照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 管理社会事务、 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
关键词 6——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经济高
质量发展。
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说, 全会强调了 社会主义基
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性地位, 明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
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同时强调要全面贯
彻新发展理念,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
重要保障。
关键词 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
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教授辛鸣表示, 国家治理是建立
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 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强大精
神支撑, 必须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马
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这对于保证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意义重大。
关键词 8——民生保障
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 的民生保障制度, 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石建勋说, 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在决胜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各地区发展水平仍有差异, 脱贫攻坚
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解决这些问题, 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 亟需完善制度来保障。 全会强调, 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并在教育、
医疗、 住房、 养老等多个方面提出要求, 必将推动民生保障制度
进一步完善,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关键词 9——社会治理共同体
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保持
社会稳定、 维护国家安全。 建设人人有责、 人人尽责、 人人享有
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马怀德表示, 健全社会治理制度, 才能使社会稳定、 国家安
全更有保障。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民主协商、
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 法治保障、 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在
党委领导的基础上强调民主协商, 在法治保障的基础上强调科技
支撑, 同时明确提出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最终目 标, 进一步丰
富完善了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内涵。
关键词 10——生态文明
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说, 全会
体现了 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必须践行“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 统筹目 标、 责任和利益, 建立高度协
同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创造一条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新型道
路, 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11——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 确保
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专家认为,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 永
远不能变, 永远不能丢。 无论军队建设内外环境如何变化、 军队
组织形态怎么调整, 我们都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动摇,
确保人民军队始终沿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奋勇前行。
关键词 12——“一国两制”
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 制度体系, 推进祖国和
平统一。
专家表示, “一国两制”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
举。 公报展现了 我们党坚决维护“一国两制” 行稳致远的坚定决
心, 必将为香港、 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为推进祖国
和平统一进程, 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保
障台湾同胞福祉提供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13——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袁鹏表示, 和平外交政策日益
成熟和定型, 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我
们将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高举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旗帜, 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 发展利益, 坚定不移维护
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 14——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强化对权力运行
的制约和监督。
辛鸣表示,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 需要高效有力的领导制
度和行政体制, 也离不开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监督体系。 党和
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 自我完善、
自我革新、 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 也是党确保权力始终用来
为人民谋幸福的关键之举。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