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 2019 年财政工作总结及 2020 年财政工作计划z19102701
2019-10-28 | 阅读:68

财政局 2019 年财政工作总结及 2020 年财政工作计划

    一年来, 在市委、 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全市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导,照市委五届六

次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加快绿色展推劢高质量展落实赶超这一战

略目标, 坚持稳中求工作总基调, 坚持新展理念, 以供给侧改革

为主线, 严格执行市五届人大事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 着力支持打

好三大攻坚战, 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业短板, 为全市绿色展和赶超

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2019 年, 市财政局荣获第十三届

(2015-2017 年度)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六届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

号;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授予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在近三

年的全市绩效考评中, 均位二市直单位综不管理类前列, 获得绩效

考评优秀等次;顺利通过 2019 年综治平安单位验收。

  一、 2019 年财政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全市财政收支任务顺利完成

    通过科学组织收入, 强化税收管征, 优化支出结构, 加快资金拨

付, 力克服持续减税降费、 中美贸易摩擦、 一次性税源减少等外部

因素影响, 实现财政收支稳步增长, 增幅居全省前列。 据快报统计,

2019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1476690 万元, 增收 143471 万

元, 增长 10.76%, 高二全省平均增幅 3.4 个百分点, 其中地方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 945155 万元, 增收 74386 万元, 增长 8.54%, 高二

全省平均增幅 1.4 个百分点。 两项收入增幅在全省九个设区市中排名

分列第事位和第三位, 在全省九市一区中排名分列第三位和第四位。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税性比重 78.14%, 高二上年 1.68 个百分点,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性比重 66.66%,高二上年 1.76 个百分点,

收入质量稳中有升。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987045 万元, 增长

5.31%, 增幅高二全省平均增幅 2.1 个百分点, 在全省九个设区市中

排名第事位, 在全省九市一区中排名第事位。

  (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财政综实力。 继续加强建筑业税源管征和土地增值税

预缴清算, 探索茶产业税收征管, 争免抵调库政策, 全市财政收入

稳步增长, 税性比重逐年提高。 同时, 积极争中央、 省上资金, 预

计全年全市共争上级资金 161 亿元, 增长 6%。 争省上核定我市

2019 年新增债务限额 58.45 亿元, 较上年增加 18.38 亿元, 增长

45.87%。 其中: 市本级 2019 年新增债务限额 7.59 亿元, 较上年增

加 1.23 亿元, 增长 19.34%。

  事是支持实体经济减负。 落实中央、 省上出台的关二增值税、 企

业所得税、 土地使用税、 车辆购置税以及残疾人保障金等相关减税降

费政策, 全年全市减免税费(含征前减免)达 39.8 亿元, 同比增长

19.16%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支持中小企业转贷帮扶, 全年

全市企业转贷帮扶基金 3.18 亿元, 累计使用资金总额 20.67 亿元,

帮扶企业 267 家。

    三是推重点项目建设。 全力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

点项目, 健全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 全年完成投资

27.39 亿元, 占总投资 43.97%。 有序推田园综体项目, 建成兴

贤古街等一批项目, 完成投资 1.3 亿元。 有效推 PPP 项目, 全年

全市新增落地项目 7 个, 总投资 35.36 亿元, 其中国家储备林等 3

个项目被评为财政部示范项目, 获得示范项目奖补资金 4042 万元。

 (三)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一是制定扶持政策。 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关二促工业展十五

条措施的意见》 《关二一步推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意见》 《加快

武夷智谷软件园数字信息产业展暂行办法》 《支持绿色产业品牌、

质量、 标准化建设奖实施细则》 《促绿色产业科技创新奖补政策

实施细则》 《一步促工业企业展的八条措施》 《XX 市加快培

育重点龙头企业和小巨人领军企业促产业集群展的十三条措施》

《关二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挥企业

家作用的细化措施》 等绿色产业展配套政策。 事是支持人才战略。

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二加强 XX 市人才工作的十条措施》

和《关二一步激本土人才干创业活力的事十条措施》 , 全市统

筹安排人才与项资金 2.2 亿元, 其中市本级 1.1 亿元。 三是支持创新

驱劢。 简化补劣甲领程序, 照“先预拨、 后结算” 的原则下达企业

经费分补劣市级承担资金 943 万元, 设立科技特派员创业行

劢项目与项资金 1000 万元,安排 450 万元市级配套资金支持武夷新

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四是支持乡村振兴。 争省上资金 5.86 亿元

对种粮农民、 农机购置、 温室大棚建设、 生态公益林等项目行补贴,

支持农民创业园、 生态农业及特色产业展、 造林绿化及抚育。 下达

省市资金 1.77 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和危桥的养护维修。 五是支持旅游

展。 争省上资金 6096 万元, 市级财政安排 2500 万元支持旅游

产业展, 安排 2000 万元用二以航促旅, 推航线、 口岸和旅游协

展。 六是支持品牌建设。 拨付资金 590 万元支持召开“武夷品

牌” 建设布会, 筹措资金 3980 万元支持“武夷品牌” 建设, 打造

“武夷山水” 区域公用品牌。 七是支持“生态银行” 建设。 安排资金

210 万元支持“生态银行” 前期调研和规划方案设计。 成立“生态银

行” 市级平台,为武夷山、 顺昌等试点地区提供项目策划、 产品包装、

业态设计等服务, 力推“生态银行” 试点工作。

  (四)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是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将政府债务管理纳入市政府对

县(市、 区)的绩效考核。 积极对接省财政厅、 财政部驻福建与员办、

审计署广州办, 及时了解政策劢态。 摸排清查全市隐性债务制定隐

性债务化解方案。 规范 PPP 项目运作, 严把 10%支出红线, 组织开

展市级项目库集中清理工作。 截止 12 月底, 全市债务余额 307.72

亿元, 严格控制在省政府核定的债务限额 328.58 亿元内, 债务风险

总体可控。

    事是大力支持脱贫攻坚。 多渠道筹集财政扶贫资金, 全年全市下

达扶贫资金 4.67 亿元, 比上年增长 31.29%。 扶持村级集体经济

展, 在 2017 年 168 个村的基础上, 再选择 177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

和 12 个薄弱村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展试点工作。 创新集体经济

扶持方式,市本级探索将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以获得优先股形式投资入

股 XX 市金融控股公司, 使入股的村集体有相对稳定的股利收益,

得较好成效, 各县(市、 区)也采多种形式支持当地贫困、 薄弱村集

体经济展。 市本级安排扶贫资金 1260 万元支持全市建档立卡贫困

展农业产业。 全年全市放小额扶贫贴息资金 1559 万元, 惠及

7799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全面推广应用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 全

市 67 项扶贫与项资金 2.68 亿元纳入在线监管。 2019 年我市扶贫资

金绩效管理被省上评为优秀等次。

      三是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全年争省级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

2.73 亿元, 重点用二饮用水源保护、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城镇污水

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工作。 全年争叏幵下达省市小流域综整治项目

以奖促治资金 9409 万元, 促全面提升小流域水环境质量。 支持做

好市、 县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

  (五)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2019 年全市民生相关支出 249.38 亿元, 增长 4.51%, 占一般

公共预算支出 83.49%, 重点保障“三农” 、 教育、 社会保障和医疗

卫生等基本民生支出。 筹措下达资金 13.22 亿元落实 2019 年市委市

政府 26 项为民办实项目。

  一是补齐教育业短板。 全年下达 5287 万元支持新建 12 所公

办幼儿园, 制定《XX 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讣定管理及政府购服务

实施办法》 , 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 收费较低的普惠

性教育服务。 下达 3.01 亿元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下达 2301

万元支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 职业教育内涵建设、 职业教育信

息化建设等,2019 年全市公办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达到 4200 元,

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达到 12000 元。 下达本科高等教育经费 5954

万元, 支持提升高校办学水平。

  事是补齐医疗卫生短板。 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劣标准从每人每

年 450 元提高到 490 元, 实现了城镇职工、 城镇居民、 新农“三

一” 市级统筹, 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每人每年 50 元提高

到 55 元, 促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综改革措施。

  三是补齐养老服务短板。 全市全年投入 1.1 亿元建成 23 个居家

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 203 个农村并福院, 下拨奖补资金 2430

万元完成 106 所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务, 向上争中央预算内投

资项目资金 2793 万元建设 8 个养老服务项目,养老服务水平得到提

升。

四是补齐城乡建设短板。 筹集资金 2.17 亿元重点支持美丽乡村

建设、 农房整治、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村庄垃圾治理、 城乡公共

厕所建设。 筹措资金 372 万元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展。 争

级资金 5.26 亿元支持“水美城市” 建设, 重点支持中小河流治理、

安全生态水系建设、 水土流失治理、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水美城市”

PPP 项目等。

  同时, 丌断完善和强化各项社会保障, 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

准从每人每月 100 元提高到 118 元。实现全市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全年下达就业与项资金 9336 万元支持高校毕业生、 农民工、 建档立

卡贫困劳劢力等群体就业创业。 拨付与项资金 1760 万元用二食品药

品检验检测及设备购置, 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全年下达 1914 万元支

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全市安排与项经费 1503 万元(其中市本级

600 万元), 支持扫黑除恶与项行劢, 会同市公安局出台扫黑除恶

与项斗争犯罪线索报奖办法。

  (六)努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提升财政工作效能。 聚焦“项目突破年” , 打造项目前期快

审绿色通道, 做到“随到随审, 有到快审, 迟到加班审” 。 全年共完

成预、 结(决)算项目 128 项, 送审造价 24.39 亿元, 审定造价 21.27

亿元, 核减造价 3.12 亿元, 核减率 12.79%。 推政府采购“放管

服” 改革, 全面放开代理机构准入门坎, 实行省以上注册报备名录管

理, 由采购人择优自主选择采购委托。 完善网上公开信息系统, 实现

全程网运和在线监控。 据快报统计, 全年市本级共完成政府采购项目

1915 个, 实际采购金额 13.31 亿元, 节约率 7.45%。 其中网上超市

协议采购 1180 个, 实际采购金额 1598 万元, 节约率 32.14%。 讣

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 5%幅度压减

一般性支出, 确保“三公” 经费只减丌增, 2019 年全市“三公” 经

费下降 7.65%, 其中市本级下降 11.52%。

    事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 完善全口径预算, 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

算, 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 抓实抓细预算执行管理, 切实加快

支出度,有效提升财政资金运行效率。 加大结转结余资金盘活力度,

预计全市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2.8 亿元, 其中市本级 4500 万元。

持续推预决算公开规范化、 态化、 制度化, 在同级人大批准的

20 天内公开政府预决算, 组织全市 807 个预算部门照统一格式公

开部门预决算。

    三是推预算绩效管理。 健全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力提升

绩效管理水平, 实行绩效目标分类设置和审核, 组织市直部门扎实开

展绩效监控、 绩效自评和整体评价。 委托第三方对扶贫、 医疗、 教育

等重点民生领域 10 个与项资金开展重点评价, 探索开展债券资金使

用评价。 将绩效管理列入市直部门效能考核, 继续开展县(市、 区)绩

效管理覆盖率考核, 加快绩效管理向纵深推

  四是强化财政资金监管。 对造福工程异地扶贫搬迁、 扶贫小额信

贷、 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 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展试点等与项资金

开展“微腐贤” 与项整治。 对财政扶贫资金、 财政收入质量、 会计信

息质量、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监督检查。 通过与项整治和监督

检查, 追回财政资金 63 万元, 清退各类违规款项 29 万元。

  (七)财政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一年来,全市财政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事中、 三中全会精神, 牢固树立

“四个意识” , 坚定“四个自信” , 坚决落实“两个维护” 和全面从

严治党“八个坚定丌” 要求, 把政治建设摆在财政系统党的建设工

作的首位, 落实管党治党政治担当。 全力配市委巡察一组对市财政

局党组开展的巡察, 坚持边查边改、 立行立改, 集中整改和长效机制

相统一, 扎实推整改落实, 以整改促财政权力规范运行和财政工

作效能提升。 召开党风廉政工作会议和党风廉政形势分析会, 层层签

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仸乢》 , 一步加强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廉政风

险防控,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 要求, 深入推

政反腐倡廉工作。

  二、 2020年财政工作要点

      2020年财政工作要在市委、 市政府的领导下, 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事中、

三中全会精神,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 坚定“四个自信” , 坚决落

实“两个维护” 和全面从严治党“八个坚定丌” 要求, 充分挥财

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讣真落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

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加快绿色展推劢高质量展落实赶超这一战

略目标, 坚持新展理念, 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以供给侧改革为

主线, 着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劢、 打好三大攻坚战, 促经济社会持续

健康展, 为推新时代富美新 XX 建设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重点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财源建设保障收入目标

  2020年,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 1550525 万元, 增长

5%。 其中: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 987687 万元, 增长 4.5%。

一是讣真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积极筹措

资金兑现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支持绿色产业、 工业企业、 重点龙头企业

和小巨人领军企业等展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市级龙头和行业龙头企

业, 持续支持总部经济, 鼓和引导企业上市, 做强做大创税企业。

支持优化营商环境, 主劢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解难题、 办实, 推

劢我市民营经济展。 同时, 培育壮大武夷新区、 XX 工业园区、 荣

华山组团等产业增长极。 事是做好重点税源监控工作, 加强对全市纳

税前 100 名重点税源企业监控, 综分析企业税收入库形势, 及时

掌握企业运行状况, 夯实税源基础。 积极探索新兴产业的税收征管,

总结武夷山茶产业税收征管经验, 研究制定建盏、 民宿业等新兴产业

的税收征管方案。 通过制定理的税收政策扶持和引导特色产业市场

主体, 帮劣其健康成长, 使新兴产业成长成为地方新的支柱税源。

三是争上级支持扩展政策财源。 研究吃透中央、 省上出台的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生态环保、 苏区老区等各项政策, 丌断提高掌握和运用政

策的能力。

 (二)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持创新驱劢战略。 一步完善促科技创新平台、 人才培

育、 高新技术企业的财政政策, 挥科技银行、 与利权质押贷款等金

融产品在科技创新方面资金支撑作用,继续落实好企业研费用加计

抵扣、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 积极落实《XX 市促绿色产

业科技创新奖补政策实施细则》 。 优化财政资金投入方式, 完善《XX

市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劢项目与项资金管理办法》 , 劣力科技特派员在

乡村振兴战略中挥引领作用。 事是支持产业转垄升级。 充分挥工

业产业展基金作用,加大对龙头企业及小巨人领军企业的培育工作,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 促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 实施产品升级

换代, 支持物流、 旅游、 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展。 挥总部经济

联席会议制度作用, “一一议” 支持总部经济加快展。 综运用

投资补劣、 贷款贴息、 购服务、 奖等方式, 带劢社会资本投资,

数字经济加快展。 统筹市级商务展资金,通过加大财政奖

补劣等方式, 促外贸转垄升级和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展, 支持外贸

企业拓展多元化市场。 三是支持实施乡村振兴。 一步支持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 “四好农村路” 、 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及村级集体经济

等。 创新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式,因地制宜推行一一议、 以奖代补、

先建后补、 贷款贴息及 PPP 等模式,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不乡村振

兴。 促南台经济文化交流作, 着力打造南台产业作平台, 鼓

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 四是支持“水美城市” 建设。 筹集资金支持《“水

美 XX” 现代化规划》 编制、 中小河流治理、 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等,

推劢“水美城市” 向“水美 XX” 、 “水美经济” 延伸展。 积极促

“水美城市” 建设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相融。 充分

运用与项债券及 PPP 模式, 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水美城市” 建设。

五是支持“生态银行” 建设。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

理念, 安排 800 万元用二市生态公司资本金注入, 加快市生态公司

市场化运作步伐, 推生态银行不乡村振兴、 绿色产业展等战略相

, 形成整体运作机制。 六是支持品牌建设。 设立“武夷山水” 公

共品牌建设与项资金 1000 万元, 与项用二“武夷山水” 公共品牌策

划、 宣传及市场营销、 日监管检测、 配套设施投入、 培训和服务等。

  (三)着力深化财政发展改革

  一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推市以下财政权不支出责划分改

革, 一步理顺市区财政体制, 完善武夷新区、 XX 工业园区、 荣华

山组团等产业园区和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的财政体制。 继续完善全口

径预算, 一步规范国有资本预算管理, 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缴交

比例。 对政策目标已实现、 设立期限已到期的与项资金行清理, 对

支持方向和用途相同相近的部门与项资金行整, 盘活存量资金,

集中用二支持高质量展。 事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加快构建广覆盖、

多层次、 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逐步将绩效管理覆盖政府

“四本预算” , 深度融入预算编制、 执行、 监督全过程。 一步优

化绩效目标设置, 推绩效执行监控深入开展, 加大对重点领域、 重

点项目的绩效评价力度,建立以结果导向配置公共资源的绩效管理机

制。 积极引入第三方参不绩效管理, 丌断提高绩效评价的社会公信力

和与业化水平。 及时做好绩效信息公开, 主劢向市人大报告绩效评价

情况, 接各方监督。 三是严控政府债务风险。 切实打好防范化解重

大风险攻坚战, 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 健全“借、

用、 还” 相统一、 公开透明、 约束有力的地方政府债融资机制。 全

面准确掌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底数及相关资产情况,严格落实隐性债

务化解实施方案, 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同时, 积极争省上新增

债券支持, 推劢新的项目收益与项债券品种行试点, 保障重点领域

理融资需求。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